黄如军
个旧市第十四中学,云南 个旧 661000
摘要: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教育部进行了多次教育改革。与其他科目相比,物理知识晦涩难懂,学习难度较高。在新课标的影响下,教师逐渐认识到实验对初中物理教学的积极作用,但由于缺少相关经验,实际教学效果并不好。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进行了相关研究,并提出具体的施行措施。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实践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锻炼抽象思维,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物理实验的重视程度较低,无法完成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新课标出台后,各学校对现有的物理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难点分析
教学模式单一。初中阶段,课程较多,每个科目的学习时间有限,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大多是在教师带领下完成验证性实验,这种单一模式下,趣味性较低,学生并没有了解实验的目的和具体步骤,也没有探索创新的机会,学习体验差,同时,教师对物理实验的轻视也影响到了学生,学习热情较低。
无法达成预期目标。学生亲身参与物理实践,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但在实践教学中,无法达成这些目标,一方面,受应试教育影响,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足,而物理实验的步骤较多,难度大,容易出现错误,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部分物理实验需要归纳总结,受认知程度的影响,学生对抽象内容的理解不深入,不能得出正确结论。
二、如何应对当今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实践教学
(一)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学校可以与教育部门沟通,增加财政拨款,或者寻求社会企业的捐赠,减轻财政压力,然后建设现代化物理实验教室,购进计算机、凸透镜、天平、量筒、弹簧测力器等实验器材,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同时,根据自身情况,研发或购买信息系统,实现“数字化”实验,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营造良好的实验氛围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教师需要营造良好的实验氛围。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物理实验的目标,然后分解为阶段性目标,明确教学目的,在开展物理实验前,教师要进行实验设计,将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索式实验,增强趣味性,让学生积极参与物理实践,实践过程中,增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实时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在浓郁的学习氛围中体验物理实验的魅力。
(三)引进信息化技术
在现阶段的实验教学中,教师不能拘泥于单一的教学形式,可以引入信息化技术,开展多媒体教学,利用视频、图片、3D演示等将抽象知识具象化呈现,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开展物理实验和后续归纳总结奠定基础。同时,教师还可以将物理实验的具体过程拍摄成视频,学生在预习和复习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可以进行即时学习,进一步巩固知识。例如,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凸透镜的汇聚作用和凹面镜的发散作用”,利用3D视频展示不同镜面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规律。
(四)定期开展课外实验活动
除了在专业教室中开展物理实验,还可以定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多元化物理实验的形式,将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增强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物理素养。在开展课外实验前,教师要与每一个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个人兴趣爱好和学习情况,选择符合大多数人喜好的物理实验,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实验目标并注意维持秩序,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实验,既帮助学生复习了物理知识,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实践策略分析
初中物理中,力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学习难度较大。而在学习力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必须掌握摩擦力的相关规律,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可以开展相关物理实验。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摩擦力无处不在,那么,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将手放在桌面滑动,用力时产生的摩擦力与不用力时产生的摩擦力一样吗?”(通过趣味性问题集中学生注意力,引起他们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引出实验主题:摩擦力大小与物体所受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确定本小组的实验主题,并根据教材知识制定本小组的实验步骤,然后各小组上台展示实验计划,教师与其他小组可适时提出问题,减少漏洞,进一步完善方案。经过讨论后,各小组确定实验计划,例如:1.在水平桌面上放置木板,在木板上放置砝码,然后用弹簧测力计动砝码,作匀速运动,记载此时的数据,2.在同样条件下,拉动两块砝码,记载数据,进行重复试验,并计算出不同条件下摩擦力大小。在实验结束后,每个小组对比各次实验的条件和数据,归纳出一般性结论,显然,在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物体表面粗糙程度越高,摩擦力越大,物体受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同学们,通过实验,我们已经得出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摩擦力呢?大家可以畅所欲言,用摩擦力解释生活中常见的情况”(刹车,鞋底纹路,自行车把,暖水壶木塞……),通过引申思考,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并学会运用物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这一过程中,教师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知识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习热情,为了更好地利用教学时间,教师限定了实验主题,然后将时间交给学生,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小组协作交流,了解摩擦力与表面粗糙程度、压力的关系,在掌握力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结束语
本文主要研究了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简单阐述了初中物理实验的难点,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实验氛围、引进信息化技术和定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四方面提出施行措施,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钧.浅析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2)
[2]白兴旺.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20(80)
[3]吴晓宏.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J].中学教学参考,2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