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管理中机械维护维修的重要性探析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张高峰 刘金鹏 梁安祥
[导读] 摘要: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最常应用到的就是机械设备,它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体效率和质量,而且还为企业的安全、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
        中孚高精铝材有限公司  河南巩义  451200
        摘要: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最常应用到的就是机械设备,它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体效率和质量,而且还为企业的安全、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由于机械设备的管理是施工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在要不断地在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总结经验,并对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充分地认识到维修在机械设备管理中的重要性,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和研究,找到适当的解决措施,最终才能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机械设备;维修;设备管理;重要性
        一、动力设备的使用维护要求
        动力设备是企业的关键设备,在运行中有高温、高压、易燃、有毒等危险因素,是保证安全生产的要害部位,为做到安全连续稳定供应生产上所需要的动能,对动力设备的使用维护应有特殊要求:
        (1)运行操作人员必须事先培训并经过考试合格;
        (2)必须有完整的技术资料、安全运行技术规程和运行记录;
        (3)运行人员在值班期间应随时进行巡回检查,不得随意离开工作岗位;
        (4)在运行过程中遇有不正常情况时,值班人员应根据操作规程紧急处理,并及时报告上级;
        (5)保证各种指示仪表和安全装置灵敏准确,定期校验。备用设备完整可靠;
        (6)动力设备不得带病运转,任何一处发生故障必须及时消除;
        (7)定期进行预防性试验和季节性检查;
        (8)经常对值班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安全保卫制度。
        二、设备的区域维护
        设备的区域维护又称维修工包机制。检修员工承担一定生产区域内的设备维修工作,与生产操作工人共同做好日常维护、巡回检查、定期维护、计划修理及故障排除等工作,并负责完成管区内的设备完好率、故障停机率等考核指标。区域维修责任制是加强设备维修为生产服务、调动检修员工的积极性和使生产工人主动关心设备保养和维修工作的一种好形式。
        设备专业工程师主要组织形式是区域维护组。区域维护组全面负责生产区域的设备维护保养和应急修理工作,它的工作任务是:
        (1)负责本区域内设备的维护修理工作,确保完成设备完好率、故障停机率等指标;
        (2)认真执行设备定期点检和区域巡回检查制,指导和督促操作工人做好日常维护和定期维护工作;
        (3)在设备厂长指导下参加设备状况普查、精度检查、调整、治漏,开展故障分析和状态监测等工作。
        区域专业设备管理这种设备维护组织形式的优点是:在完成应急修理时有高度机动性,从而可使设备修理停歇时间最短,而且值班检修人员在无人召请时,可以完成各项预防作业和参与计划修理。
        设备维护区域划分应考虑生产设备分布、设备状况、技术复杂程度、生产需要和机械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等因素。可以根据上述因素将车间设备划分成若干区域,也可以按设备类型划分区域维护组。流水生产线的设备应按线划分维护区域。
        区域设备工程师要编制定期检修计划,并规定出每班对设备进行常规检查时间。为了使这些工作不影响生产,设备的计划检修要安排在工厂的停机时间进行。


        三、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的对策
        1.完善管理制度
        根据国际企业设备管理调查,截至2017年,中国有76.3%的企业在器械使用过程中没有采取高效严谨的管理方法,对于维修方面仅仅是流于表面,没有采取安全监督与合适的管理制度,在一些设备轻微的小故障问题上坐视不理,经年累月积累下导致机械设备达到难以修理甚至报废的境况。此外,一些企业在器械购买上也是目光短浅,唯眼前的小利是图,忽视了长期利益,在采购设备时过多注重硬件设备,而忽略了用于维修保养的软件设备,从而降低了机械的使用率。因此,完善管理制度对于机械设备的维修乃是重中之重,需要我们企业与专业工程师齐心协力,在细节上不断地去完善管理制度。
        2.科学的调整和优化机械设备检修机制
        在对机械设备进行管理期间,若对定期检修方式加以利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机械运行的稳定性。一方面,针对运行状态相对良好的机械设备,在经过反复的拆卸之后,设备的性能很有可能降低,从而加大了企业的维修成本。另一方面,定期对在恶劣环境中工作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会使得设备因为超负荷运行而频繁出现故障问题,影响了工作效率。基于这两方面情况,在对机械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修理期间,应该选择运用动态的维护模式。针对长期在恶劣环境中工作的机械设备,可以应用轮休手段,对设备展开一般性的检查和维修,尤其是设备中容易出现损坏的零件,应该认真地进行检查,保证机械设备故障问题能够减少,促进设备运行稳定性提升。同时,在对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应该建立完善的检查和保养制度,并对检查维护进行认真地记录,内容包括:机械设备的使用时间、故障的解决方法等。此外,将相关信息统计工作做到位,保证一旦后期机械设备现问题,可以结合之前的维护记录,有针对性地进行维修,提升工作效率。
        3.提高设备维护水平的措施
        为提高设备维护水平应使维护工作基本做到三化,即规范化、工艺化、制度化。规范化就是使维护内容统一,哪些部位该清洗、哪些零件该调整、哪些装置该检查,要根据各企业情况按客观规律加以统一考虑和规定。工艺化就是根据不同设备制订各项维护工艺规程,按规程进行维护。制度化就是根据不同设备不同工作条件,规定不同维护周期和维护时间,并严格执行。对定期维护工作,要制定工时定额和物质消耗定额并要按定额进行考核。设备维护工作应结合企业生产经济承包责任制进行考核。同时,企业还应发动群众开展专群结合的设备维护工作,进行自检、互检,开展设备大检查。
        4.提升维修人员的专业素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工业的拓展扩大,工业专项技术日新月异,更新非常快,这就要求我们的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地提升自我,不仅要对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与维护措施了然于心,而且要不断精进自身对设备的理解,并且时刻关注前沿设备的研究现状,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企业可以定期举办相关的学习会议,邀请业界的比较有代表性的专家进行教学与经验交流,从而达到提升维修人员专业素养的目的。
        结束语:当前无论是在生产加工领域还是在工程建设领域,机械设备都有巨大的使用价值,加大力度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修理可以促进社会经济高效发展。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不但可以促使其正常工作,还可以给企业带来更为丰厚的经济效益。所以,企业应加大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力度,在设备出现问题后要尽快给予处理,促进企业机械设备管理水平地提高。
        参考文献:
        [1]辛富兵.机械设备管理中机械维护修理的重要性[J].科技展望,2019,26(022):167.
        [2]魏浩博.机械设备管理中机械维护修理的重要性[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0,000(012):183-185.
        [3]王冠宾,陈小林.机械设备管理中机械维护修理的重要性[J].内燃机与配件,2019,278(02):137-138.
        [4]魏浩博.机械设备管理中机械维护修理的重要性[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0(12):83-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