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环境安全及其污染防治对策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1高文 2李可
[导读] 摘要:土壤环境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有着很重要的影响,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推进,整体的城市发展速度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1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崂山分局  山东青岛  266061 2青岛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山东青岛  266003
        摘要:土壤环境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有着很重要的影响,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推进,整体的城市发展速度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然而,生态问题的逐渐出现却越来越严重,大量污染物排入土壤,对土壤环境造成极大破坏,造成了很严重的污染问题,保护土壤环境成为了我国环境保护中的一项重要的举措,良好的土壤环境是我国生态环境的一种重要的体现方式。鉴于此,文章论述了土壤环境安全及有效的防治污染对策,旨在可以为行业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最终为土壤环境安全及污染防治工作的更好开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土壤环境;安全;污染;防治对策
        前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土壤污染问题日益浮现,而社会环境的日益恶化,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土壤环境的污染问题的出现,也是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对人类的健康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土壤一旦出现污染问题,就会造成治理或改善期间的工作难度的增大,如果一些重金属物质无法处理到位,就会出现间歇性的污染问题。为了可以更好地保障我们的美好生活,推动国家的持续的发展,做好相应的土壤污染治理工作是刻不容缓的。
        1目前我国土壤污染的基本情况
        1.1农业污染问题
        农业污染是影响土壤污染的重要因素,因为耕地时对化肥和农药的需求较大,导致了我国大多数的耕地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此外,由于农用耕地受到大气与固体、液体废物的共同的作用,使得农产品出现了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对于食用者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健康与安全的威胁。其次,农业用水受到了污染,进行灌溉就会导致灌溉区域内的土壤受到严重影响,这种条件下的土壤,会呈现持续的微酸性,进而会导致地表重金属物质的聚集的加剧,使得农产品的污染程度更大。
        1.2区域性污染
        由于我国的地势发展是不平衡的,尽管土壤污染的问题是属于全国范围性的问题,但也会因为地区经济或者产业结构的限制,使得区域性土壤的污染变得更加严重。例如,我国北方的重工业城市,当地土壤环境化学因素或者重金属物质的构成是异常的,那么,最先受到影响的就是农产品的质量,其次,如果治理工作经济投入力度过大,就会使这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形成一定的制约,对于产业的结构调整以及社会生产力的进步都是非常不利的。
        1.3复合型污染
        复合型污染是一种持续性、综合性的污染,是由于人类的活动产生的。例如,进行农田种植时,农药、化肥等,会经过食物链进行传递,产生对人类身体健康不好的作用。其次,城市的污染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都是导致土壤环境严重受损的问题的产生,这部分均为复合型污染产生的一类基本条件,基于此类因素的影响之下,这些都是复合污染的基本条件,通过这些因素的作用,有害物质进入土壤也会产生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进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
       
        2造成土壤环境安全与污染的原因
        2.1废水随意排放
        部分企业为了将自己的生产成本降低,则通常会将自己工业产生的废弃物及废水,违规的或未经处理就进行随便排放,且人们日常生活污废水也会随意排放,进而严重的污染土壤和农田环境。
        2.2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
        农作物生长需要各类养料辅助,然而,若过度应用农药与化肥,则会使土壤的性质出现改变,导致养料不能有效供给,甚至会让土壤变硬,不利于耕种。化肥和农药的过度和频繁应用,会严重的影响到作物的产量,同时严重破坏土壤的微生态环境,进而引发严重的土壤环境问题。
        2.3生活垃圾处理不当
        很多经济落后的地区,垃圾处理系统都十分短缺,加之人们对待垃圾的随意态度以及素质低等问题存在,使得人们会随意丢弃与堆放生活垃圾,且环卫工人缺乏一定的责任心,进而使得一些有害的化学物质对土壤的微环境形成不断破坏。此外,也有城市生活垃圾不断向农村周围进行输送,土壤对日渐增多的垃圾不能有效降解,进而会进一步破坏土壤环境的安全性。
        3土壤环境安全及其污染防治对策
        3.1提升土壤环境修复技术
        据相关数据显示,纵观我国土壤污染的整体状况,其形式不容乐观,甚至部分地区的土壤污染已然达到了危急的程度,为此,现今,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对土壤的修复工作,可以说管理和修复我国污染的土壤对我国土壤环境保护而言,发挥着十分巨大的现实作用。根据调查,土壤环境修复的技术,主要是利用焚烧和固化的手段,处于中难度的一些技术正处于试点的阶段,例如热处理技术和生物通风技术等,还处于试验阶段的有更难的级别的化学淋洗和电动力修复。因此,土壤修复技术的提升,有着很现实的意义。
        3.2建立土壤污染防治体系
        当前的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需要我们做好相应的治理工作。建立土壤污染防治体系,相关的工作人员应提高对于这方面工作的重视,将规定和策略进行完善,从整体角度考虑,细化与之相关的应对措施,来对土壤污染的防治体系的专一性与针对性进行强化。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中,我们应该着手于几个方面。首先,增加土壤环境保护的科研投入,资金问题是长期以来土壤污染防治的重要内容,拨付的专款用作配合专家开展数据调查,提出的更多有效防止土壤污染的建议,有利于整个体系建设工作的更好开展。其次,就是巩固土壤质量检测监控体系。有效保护土壤环境,土壤质量检测应作为一项常规工程进行,以及时检测土壤环境,可有效监控土壤环境的污染情况,进而做到未雨绸缪。最后,对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环境保护部门的工作开展非常缓慢,就是因为缺乏完善的相关规定,造成了停滞。因此,积极收集各方的建议,对关键性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能够对土壤污染防治体系起到积极地作用。
        3.3宣传土壤环境保护的策略
        土壤污染问题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然而,土壤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复杂性、隐蔽性特点,需引起相关专业人士的重视。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得到民众的关注与重视是很困难的,因此,对土壤环境进行进一步的保护,需要相关的人员对土壤污染防治宣传工作进行强化,将这项活动变成全社会人员共同参与的活动。但是,要达到这一效果,还需要政府广泛推广和实践相关内容。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对土壤环境安全进行防护的工作中,相关的人员应当清醒的认识当前的污染问题,土壤环境安全和污染治理工作的结果,对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也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健康与生存环境。我们应根据实际的情况,深入分析污染的源头,进行有效地治理与保护工作,积极地引导大众参与到保护工作当中,从我们每个人自身做起,对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员进行土壤保护意识的强化。如果想不断加强土壤环境安全与污染治理和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就需要我国结合实际的情况,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着手,从源头出发进行全面的治理。
        参考文献:
        [1]巫小燕.土壤环境管理政策的实践应用与完善建议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9(11).
        [2]邹尚伟.土壤环境安全及其污染防治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7).
        [3]周艳,万金忠等.浅谈我国土壤问题特征及国外土壤环境管理经验借鉴[J].中国环境管理.2016(03).
        [4]吕孟.土壤环境管理政策的实践应用与完善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9(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