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 肖飞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肖飞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于开发新能源、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意识也越来越强。
        身份证号码:43072419831208xxxx  广东省  517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于开发新能源、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意识也越来越强。针对当前世界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现状,绿色建筑设计成为当前建筑业研究的重点内容。绿色建筑能够节约资源,降低建筑以及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可以有效减轻环境负荷并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对于缓解我国的能源危机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1导言
        当今社会,随着建筑施工带来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人们对于绿色环保、绿色建筑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发展绿色生态建设不仅是政府的决策支持,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绿色建筑设计就是在满足人们最大需求的同时,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尽量减少对资源的使用和环境的破坏,做到因地制宜,利用科学合理的技术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2绿色建筑设计的必要性
        据统计,全球50%的能源用于建筑,而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也是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尽管如道路、桥梁、隧道等不能以绿色建筑去衡量,但是居住区、办公大厦、公寓等对资源的利用是周而复始的。另外,建筑引起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占据了环境总污染的1/3以上,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中,40%为建筑垃圾。对于我国及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对住宅、道路、地下工程、公共设施的需求越来越高,所耗损的能源也越来越多,日益匮乏的能源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我国在建筑方面必须做出新的技术改革,绿色建筑业应运而生,并被重视和广泛应用。
        2.1绿色建筑设计与自然和谐统一
        当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一定污染和破坏后,尤其近几年气温明显升高,雾霾越来越严重,只有在建筑学中实现绿色建筑设计,减少对周围环境以及大气的污染破坏,才能保证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比如,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考量中尽可能多使用一些天然能源,利用自然环境,采用人工改造的方式,有效降低施工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2绿色建筑适应了国家政策
        从当前环境状况来看,我国只是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压力下避免了环境质量急剧恶化的局面。总体而言,大气、河流湖泊、海洋等方面污染还相当严重,生态破坏还在不断加剧。我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政策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保证措施,是环境政策向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扩展并与之相互融合的产物。同时,在建筑企业实际施工中大力提倡使用环保材料,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促进资源的循环合理再利用,有效降低原材料的投入成本,为企业节约了更多资源,真正做到对现有资源的合理利用。
        2.3绿色建筑带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
        绿色建筑区别于传统建筑,需要应用更多的新技术和新材料。因此,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的建筑方式将被新技术带来的节能减排、低能耗的建筑方式逐步替代。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应用更多的新技术,研发和生产更多的新材料,这些都将给建筑产业带来更多的行业变革。
        2.4绿色建筑符合大众提升生活品质的需要
        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理念就是生态环保,相较于传统建筑,绿色建筑设计从规划之初就充分考虑到采光、水、热、电等资源的综合利用,而且能使用新技术提高建筑的居住舒适性,更符合大众健康的生活需求。
        3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3.1因地制宜
        随着我国环境被污染、破坏的现象日益严重,很多地方的气候特征也发生了改变,不同的气候特征和区域特征下要使用不同的绿色建筑设计方式。因此,因地制宜,从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非常有必要。例如,在常年高温炎热的地方要进行遮阳板的研究勘察和安装,进而达到减少太阳辐射的目的;在常年温度低的地方,要注重选择保温性能好的墙体材料;在光照充足的地方,加设太阳能设施,充分利用太阳光照降低能源的利用与消耗。


        3.2大量使用绿色建筑施工材料
        绿色建筑设计,不仅包含从建筑规划开始的绿色、节能、环保的规划过程,还在于施工过程中绿色材料的选择与应用。在选材方面,除了绿色无污染,具有节能效果或可再生的建筑材料也是整个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关键。当下,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水泥及管材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物资消耗将被更多可循环再生或低能耗的材料所替代,而对人体造成极大危害的油漆或胶体等也会逐渐转变成为无害或可分解材料。
        3.3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主要是运用太阳能、风能、热能进行建筑物的匹配性研究,将这些技术最大限度地运用到建筑学中,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原有电力能源的消耗,并能在清洁性、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理想的作用和效果。但是,这种可再生能源必须结合自身所处的区域、能源分布的特点及建筑物的需求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
        3.4加强绿色建筑设计的优化配置
        我国的可居住土地面积少、人口密度大,对建筑物的要求更是多样化。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建筑形态与节能的设计呈现出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既要达到美观的效果。例如,尽量采用高层建筑,合理设计建筑体积,降低建筑密度,挖掘地下空间,改善绿化,做到自然环境与建筑的融合,还要注意建筑的采光和通风度。现阶段,人们在生活中很大程度上依赖空调解决了室内通风的问题,而相对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和全球气温的升高,因此,在设计绿色建筑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自然通风的效果,实现节约能源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比如,充分分析建筑的朝向、当地的气候和空间的布局等,降低整体布局中空调的使用率,达到空气流通和自然通风的效果,实现资源的节约和整体建筑设计中的优化配置。
        3.5带动整个建筑设计产业的升级
        绿色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使建筑设计师更加考虑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需要应用更多的新技术和新材料,这将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革新。一方面,在国家政策和行业标准逐渐完善的前提下,更加考虑绿色建筑设计的企业,无疑是对企业创新发展的新的考验:另一方面,新材料的应用也需要设计师开阔思路。同时,新材料的应用也推动了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产品的行业进入发展高峰期。在绿色建筑设计领域的专业人才将成为稀缺人才,社会上尤其是高校将适应市场发展,开辟更多的学科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
        3.6配套制度,规范建设
        要将绿色建筑设计当作一个产业来看待,就必须制定完备的法规、制度及配套的地方政策作为保障其实施和考察其实施效果的依据。因此,从国家到地方都应该将现有的有关绿色建筑设计的规定进行有效的梳理,查漏补缺,建立完善的运行监管体系以保障绿色建筑设计的稳步实施。
        3.7配套鼓励政策的出台
        为了保护绿水青山,需要从国家到地方对绿色建筑设计加大扶持力度,同时要求在公共设施及重大地方产业上必须使用绿色建筑设计,同时对涉及绿色建筑发展的领域给予资金扶持,以推动社会的全面建筑升级。
        4结语
        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前提下,绿色建筑设计对于我国建筑业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也成为当前建筑业设计的主流趋势。它对于减少能源的浪费,优化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促进建筑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今后的建筑设计中,人们会越来越多地体会到绿色建筑带来的益处,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彬.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J].智能城市,2020,6(13):34-35.
        [2]赵慧,李昊明.智能绿色建筑中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3):210-211.
        [3]刘永晖.试论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J].建材与装饰,2020,(18):89-90.
        [4]李志.建筑学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06):68-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