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问成就精彩——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实践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6期   作者: 刘正英
[导读]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提问
       
        刘正英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鲁纳乡中学校       654215
        摘 要: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提问,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中进行提问,对教学的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考验,并且对课堂教学的质量具有一定的影响,文章根据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现状,研究了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措施。
        关键词: 初中数学;有效提问;实践研究
        课堂提问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究,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并且教师合理设计问题,能够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一、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积极鼓励学生投入课堂活动,对教师提出的数学问题进行积极思考;这不但能加强师生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并且还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热爱。教师在营造学习氛围的基础上,还应该尊重学生,让他们觉得自己是班级的主体,使其能够独立思考。在学生遇到难题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帮助,使其能够解答难题,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教师对自身的尊重;当学生回答课堂问题错误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激励的话语,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例如:在讲解《三角形稳定性》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为了能够更好的缩短学生和数学知识的距离,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以下提问:“同学们知道为什么高压铁塔的结构都是三角形而不是长方形的吗?”这时,就能引起学生进行激励讨论。
        通过对生活中的事例进行列举,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过程中,把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可视化、具体化。让学生能够轻松、愉悦的进行学习,使得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状况能够得到显著的改善和提高。
        二、精心设计问题
        问题的设计是否合适会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以及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应重视课堂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并充分发挥问题的作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并让学生在问题的思考中拓展思维。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充分了解教材,并整合教学资源,设计出合适的课堂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同时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还应注意问题的难度选择,教师应从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来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保证问题的难度能够适用于所教的学生,并且能够满足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的需求。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同时在对学生进行提问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来安排不同难度的问题,让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都能得到正确的检验,从而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应对每个学生进行了解,针对学生的进步和特点来进行相对应的提问,实现因材施教。

如在进行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讲解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一般函数形式及正比例函数形式,让学生进行观察,并提问学生其中存在的区别,然后让学生回答,接着再让学生观察以前学过的函数图像与正比例函数图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的理解所学的知识。
        三、探究问题,强化理解
        在设计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站在素质思想的角度进行全面考虑,合理的设置探究性问题,即保证问题的开放性,以及自主探究的价值。让学生在数学课上结合具体的问题展开深层次的探究,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建设,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以较强的学习自主性,参与到问题的深入发掘与积极探索活动当中,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意识的支撑下,全面提高自身的学习水平。
        比如说,教师在讲解“多边形的内角和”时,教师可以先将学生按照平时所掌握的学情信息进行均衡化分组。之后,引导学生对多边形的内角和数学规律进行假设,并通过组内合作的方式进行自由探究。学生在小组内部可以通过设计多边形模型的方式确定探究方向,之后利用量角器等工具对图形模型进行内角的测量。最终,通过统计与分析掌握内角和的规律。在小组内部探讨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具体的探究结果进行组间分享,并委派小组成员进行观点分享和阐述,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索行为进行合理的总结,从而保证问题的分析和探索效能更加突出,也能够让学生在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中领悟合作学习的内在含义,从而实现初中生团队配合意识的综合性培养。  
四、启发诱导,发展思维          
        在规划和组织提问环节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思维的有效启发。通过问题的设置,帮助学生明确具体的学习方向,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思维认知提出问题,并通过提出、分析、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步骤,系统地参与到数学课程深入学习活动当中,从而实现学生在数学领域从思维到能力再到综合素养的全面性训练。比如说,教师可以针对空间几何图形的三视图设置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分别从正向和逆向的思维角度对图形进行推理。先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几何图形,比如说长方体,之后引导学生通过空间想象推理出其所对应的三视图。或者,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具体的三视图图形,之后,引导学生逆向推理,对数学图形进行还原处理,从而让学生在问题的支撑下形成良好的变式思维,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针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和实践解决能力,形成良好的培养和综合性的提升。
        综上所述,不断完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提问环节,不仅能够满足现代社会下的新课改需要,并且能够有效促进学校的发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有效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并且还能让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指导和改正。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对数学引起高度重视,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在初中数学课堂教育中使用有效提问,还能良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意义,促进学习效率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宏心.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有效提问[J].数学教学通讯,2020(2):23-24.
        [2]刘永艳.农村初中数学对话教学的实践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