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荣艳生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荣艳生
[导读] 摘要:目前,经济发展迅速,我国的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提高。
        宁津县政务服务中心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  253400
        摘要:目前,经济发展迅速,我国的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提高。现代化社会对建筑企业管理工作提出了严格要求,以应用信息化管理模式为主,在保证建筑工程项目高效施工的同时,提升管理效率。在信息技术水平显著提升的背景下,信息化管理模式发挥着重要作用,将其应用到建筑企业各项管理工作中,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内部问题,而且还能推动建筑企业向信息化和标准化的方向转变。通过加快信息化平台质量升级速度、精准规划信息化平台建设方向、完善管理信息化标准体系等多种方式,在为管理人员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不断推动信息化管理模式向各个领域延伸。本文从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特点入手,结合其信息化平台建设问题展开阐述,针对如何高效开展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应用分析
        引言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市政项目建设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更好地提升市政项目建设水平,保障市政项目建设质量,需要在市政项目相关建筑工程管理中引入信息化管理技术。通过对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能够在市政项目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进而有效提升市政项目管理水平。
        1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特点
        1.1集成化
        随着社会整体发展,我国建筑业信息化管理工作已经逐步进入了新阶段,各个不同的功能作用和模块都在集成系统中进行统一管控。为了进一步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不断开发和应用嵌入式技术,不仅能够达到管理功能模块集成的目的,而且可以有效提升建筑企业信息处理单元的整体集成效果。
        1.2数字化
        建筑行业近年来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在此期间产生了大量的信息数据需要整理和管控,应以数字化储存方式为主,做好各项工作。此外,对光纤通信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进行充分应用,以此来提升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在保证各项管理工作具有及时性的同时,不断拓宽信息分布范围。
        1.3智能化
        现代化社会对建筑企业管理工作的要求比较严格,既要紧跟信息化发展趋势,又要保证管理质量。在实际应用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将多项先进技术作为主要支撑,全面展现出各种电子信息技术的智能化优势。正因为如此,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效率显著提升,甚至能够有效整合各方面资源,在节省人力和物力成本的同时,创设更多的经济效益。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在市政项目中的应用现状
        2.1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市政项目的建设需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市政项目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对高科技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对于高科技的管理制度依然处于基础管理阶段,对相关技术的管理不够系统,无法有效管理高科技相关材料的采购、使用、维护和升级等。同时,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更加注重对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因此在市政项目的应用中通常会更加强调市政项目的施工过程管理。这种管理体系过于陈旧,缺乏对市政项目的整体管理意识,管理效率低下,导致市政项目管理中常常会出现项目质量问题。
        2.2缺少新型管理人才
        当前在市政项目中,主要的一个表现是缺少新型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才。

目前,工程项目市场中存在两极化管理人才现象:一部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由于长期投身市政项目建设,因此具备充足的市政项目管理经验,相应的能力以及知识水平也能让其很好地应对市政项目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但对于新设备、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接受程度较低,尤其是市政项目管理中大多市政项目的趋同性,相应的管理人员更是难以主动接受新的管理知识,造成了管理人员经验越是丰富,对于新事物接受程度越低的现状;而新生代项目管理人员,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但工作年限不长,资历较浅,缺乏项目管理经验,尤其是市政项目这样对管理经验特别重视的工程中,年轻的管理人员更是难以参与其中,也无法充分准确的运用新型的项目管理知识。
        3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措施
        3.1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
        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完善的管理机制是不可或缺的,为了保证管理效果和质量,开展项目管理前,要综合考察项目的所有方面,制定相对应并且完善的管理机制,确保管理机制涵盖项目所有施工阶段,从项目开始直至竣工结束,对施工全过程起到监督和管理的作用。同时要制定突发状况处理方案,结合施工项目现状,分析其可能存在的问题或隐患,并且提出可行性高的处理对策,保障工程项目如期完成。比如,项目开始初期,要对施工过程涉及的成本花销进行精准计算,并且选择与施工项目相匹配的施工队伍、技术人员等;施工中期,要实时反馈进度管理、安全管理及施工状况,从而形成完整的管理组织,避免施工问题的产生,同时要针对施工重点、难点问题制定强有力的参考机制,这样才能为管理工作的实施指明方向,确保将管理工作贯穿于每个施工细节,从而使施工管理更具科学性、规范性。
        3.2强化项目管理意识
        工程项目管理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不断完善,若想保证管理效果达到项目建设的管理需求,强化项目管理意识十分必要,让所有工作人员充分认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为了从根源上规避管理问题,要以完善的管理机制为根本,对管理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和规范,通过加强管理意识的培训,最大程度保证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3.3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施工现场管理质量决定于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因此,应该注重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自身素养,确保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以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最大效能。此外,要定期开展现场管理人员专业培训,将一些先进的管理技能和理念渗透到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从而提升管理水平。为了保证现场管理人员能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方法,可以对其实践管理进行追踪,采取监测和评估方式,督促管理人员不断提升自我,使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但是要特别注意的是,管理培训的开展要以施工现场情况为根本出发点,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设计培训内容,为实现高难度的施工现场管理创造有利条件。
        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的趋势下,各大建筑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据地位,就要结合各项管理工作要求,充分应用信息技术,通过建设信息化平台的方式,保证施工质量,提升管理效率,从而降低建筑施工期间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能否落实信息化平台质量升级工作、能否做好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规划工作、能否完善建设标准体系等多项工作,都会对建筑企业最终的信息化平台建设质量造成影响。传统形式下的管理模式逐步暴露出各种问题,以应用信息化管理模式为主解决问题,在使建筑企业紧跟建筑业发展趋势的同时,不断优化和创新管理机制,为今后建筑企业提升经济效益拓宽渠道。
        参考文献:
        [1]张巍,张虹敏.基于区间数理论的建筑企业BIM信息化平台成熟度评价[J].项目管理技术,2020,18(10).
        [2]田超,冯庆庆,张奥.数据信息化平台对施工企业管理研究——以中建财务一体化平台为例[J].国际商务财会,2020(7).
        [3]杨丽辉.大数据时代下建筑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风险及防范途径[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12).
        [4]郭凯.论财务共享中心对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提升[J].时代金融,2020(33).
        [5]徐永.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以建筑企业为例[J].中国商论,2020(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