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6期   作者:冯娟娟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科学教学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冯娟娟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小学  天津市  30045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科学教学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科学教学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平日的科学教学活动中,包含海量自然学科、人文科学等基础知识内容,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前提基础,着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并构建高效课堂。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小学科学教学中依旧存在许多问题,教师应结合具体情况提出时效性解决措施,满足学生今后全面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小学科学;核心素养;高效课堂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科学课堂构建现状
        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主动性,还能够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目标。但是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依旧延续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够被动接受相关知识内容,单一化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产生厌烦心理,不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另外,开展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高校课堂的构建。但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因学生缺乏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只是单纯的记忆科学知识,难以构建小学课堂高效课堂。
二、核心素养对小学科学教学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工作当中,核心素养从以下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首先,要求学生具备一定文化基础,在平日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建立基础的知识体系,逐渐运用自己的思维代替教师的表达,提高自身的科学逻辑思维。其次,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学生将已将掌握的知识内容作为基础,向外进行拓展,不再单纯依靠教师的灌输,而是将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的学习与生活当中。最后,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核心素养提出的每一项要求,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均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促进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
(二)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科学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基础,小学阶段所学习的知识内容,包含科学能力、态度、精神等,这些均是构成科学素养的核心要素。科学方式是帮助学生实现核心素养的主要方式,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探究精神,是科学教学的核心。在平日的教学活动当中,可适当融入核心素养思想,既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兴趣的驱动下帮助学生调整学习态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小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因年龄较小且天性爱动,需要较长的时间适应身份的转变,对于学习内容缺乏精确的定位,依旧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学习知识,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平日的小学科学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可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参与兴趣的同时,还能直观的感受到科学学习的乐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

例如,在学习《液体的热胀冷缩》时,教师可事先为学生搜集相关资料,用多媒体为学生直观的展示相关内容,液体受热时逐渐膨胀,遇冷时逐渐缩小的过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另外,可采取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内容,在超市中大部分应用水均没有装满,若出现装满情况后瓶身就会长起来,这就是所谓的热胀冷缩。采取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愿意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内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开展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沟通与交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师习惯性带领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学生再进行试验验证结论,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缺乏必要的交流互动,学生难以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直接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另外,开展小学课堂教学活动时,应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师可发挥语言的魅力,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引导,学生也可进行思考与自主学习。学习《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内容时,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为学生展示同体积的铁块与木块在水面上的漂浮情况,既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使学生清晰的关注实验情况。教师可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通过细致的观察后,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在小学科学教学活动当中,实验教学占据较大比重,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够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借助实验教学的方式,学生能够直观的观察到各种神奇的科学现象,愿意主动学习与深入探究充满魅力的科学实验,结合所学习的各项知识进行理解。为提高学生学习科学这门学科的兴趣,科学实验属于一项主要途径,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若一味将演示实验为主,则会限制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其探究能力也难以得到显著提升。因此,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应重视实验教学存在的意义,明确开展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共同完成时间,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直观的观察实验现象,探究现象背后所蕴含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空气的热胀冷缩》时,教师可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彼此相互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保证实验方案的合理性,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在平日的小学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发展情况,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与方式方法,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了解学生的所之所想,有针对性的对教学活动进行完善。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能力,教师也应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逐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满足学生今后全面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学习 迁移 生成——山区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案例开发研究[A]. 石秀.第五届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论坛获奖论文集(上)[C]. 2014
[2].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思路[A]. 陈永祥.2020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三)[C]. 2020
[3].“研学后教”理念下微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 谢洁玲.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教科研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高级研修班”论文集(七)[C]. 2019

作者简介:冯娟娟(1990-08),女,汉族,籍贯:山西省吕梁市,当前职务:小学科学教师,当前职称:中小学二级,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化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