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江艳
文水县第二高级中学 ,山西 吕梁 032100
摘要:在新课改的深入推行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创新教育模式是每位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新课题,不仅能够在全新的授课模式下培养高中生所应具有的创新能力,还可以使高中生获得长足发展。基于此,本文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进行深入分析,力求营造出良好的环境,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启发,使之带着持续的热情参与课堂活动,将专业能力做到不断强化,构建出新时期下的高中生物课堂。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分析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所应具有的创新能力是其生存与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学生必备的基础素质。在21世纪,我国各行业对人才提出新的要求,创新意识和专业能力成为人才必备的素质,而这需要教师打破“唯智”的局面,加大对高中生的培养力度,有计划和步骤的完成学生创新能力的科学培养。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带着长远的眼光来调整授课方案,在可行和合理的教学手段下为学生带来引导,使之思维不断发散,激发出其潜在的创新意识,借助新旧知识的结合来解决所遇的诸多问题,对其综合实力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效用。
一、营造宽松气氛,培养创新能力
正常来讲,适宜的学习环境和赶超气氛可以将学生潜在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做到极大程度的释放,使之能够带着多变和灵活的思维,探索解决与生物相关的问题的多种方法。在实际授课中,教师站在高中生的角度,尊重其在课堂中彰显的个性特点和差异,在精神上理解与鼓励学生,这将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一是教师带着创新理念,改变授课风格,组建新颖和科学的课堂结构,寻找培养高中生所应具有的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这正是课堂改革的核心。二是为将学生的探究兴趣进行有效提高,教师将着力点放在各层次学生能力的科学培养上,将教学研究转换为学法研究,从而完善其学习方法,适应课堂的需求与社会前行的要求等,形成极强的核心素养,在成绩与能力的提升上获得成就感,可以在知识的积累下彰显学生自身的特点。三是创新授课方法,通过多变和灵活的点拨激发出高中生的潜能,使之饱含热情地参与生物知识的探索,在每一次的探究中获得新的成果,使之创新意识与其行动力做到统一,有效培养其创新能力。
二、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创新思维
思维的发散是学生创新能力得以科学培养的关键,教师应坚持“求异”理念,激发出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对其思维和智力有一定的启发,在多元的训练下萌生创新意识,借助新旧知识的结合验证自身的想法,使之创新能力得到极大程度的提升。
为此,教师依托网络优势,对生物教学的内容进行丰富,将生活化教学、探究教学等做到有效结合,融入生物科学的最新成果,让学生看到生物科学在生活中的独有价值,使之在看待社会现象与生活问题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与解释,做到“学以致用”。教师将授课内容转换为多种方式传递给学生,使之脑中的知识网络得以重构并更加稳固,可以在扎实的基础上进行大力创新。例如,在解读《组成细胞的分子》时,教师借助多媒体等设备展现出组成细胞的多个元素,学生在感官的刺激下饶有兴致地完成观察,主动思考生命所具有的物质性,同时也萌生求知欲望,使之精神生活愈发丰富,那么其思维才能得以发散并更加灵活,为创造能力的培养埋下伏笔。与此同时,教师巧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将学生分成4-6人的小组,对组成cell的化合物进行探究,各小组尝试对糖类、蛋白质和脂质进行区分,有意识地探索主要化合物及其相对的含量,也联系到日常生活,尝试在创新中保持营养的均衡。教师随之以减肥为主题,鼓励各小组来设计营养和科学的减肥餐,将其创新思维做到有效拓展。
三、巧用实验教学,促进能力锻炼
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看到生物学的现象,在直观的方式下完成规律的总结,从而将知识中的本质内涵进行极大程度的挖掘,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生物化学的内容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使之有意识地探究更多的生物知识,同时在实验中将以往的知识与所掌握的技巧结合,面对复杂的问题也可以找准切入点来解决,在教师的启发下激发出其创新意识,让创新不再只是空想。例如,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制作中,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方式对实验过程进行较为详细地讲解,但基于该制作方式的复杂性,教师抛开课本,鼓励学生调动自身的生活经验与信息能力,将实验转换为一种实践活动,在课下时间进行制作,可以在两周后上交。那么,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收集资料,也乐于在同学的帮助下完成制作,使之在自由的空间中将创新意识做到极大程度的释放,从而培养出其创新的能力。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可以调整心态,带着创新精神与自信来完成各类实验,同时也会在实验中进行创新,融入环保理念,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结束语: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秉承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的先进理念,对教学模式进行针对性的优化,探索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创新能力,从而营造出饱含趣味性和探究意味的教育环境,使学生所应具有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得到科学的发展,培养出带有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在不断的实践中,教师凭借前瞻性思维将素质教育做到细致化的落实,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授课的大方向,谨遵高中生的成长特点与发展规律,创新授课方案,在最大程度上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做到切实有效的激发,让学生勇于探索、乐于实践,从而走上成才之路。
参考文献:
[1]何航.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分析[J].高考,2021(12):41-42.
[2]郭孟巧.浅析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J].学周刊,2020(24):40-41.
[3]王晓燕.分析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9(01):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