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6期   作者:谭丽娜
[导读] 针对小学生的教育而言,培育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谭丽娜
        哈尔滨市实验学校
        【摘  要】针对小学生的教育而言,培育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既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利于引导学生学会审美,利于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为了更好地开展音乐教学,教师应认识到应用多媒体技术的重要意义,从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音乐教学;应用

        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知识,接触新鲜事物的年龄段,对于音乐往往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对此,音乐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特点,结合多媒体技术开展相关教学,不仅利于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还利于培育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进而取得教育工作的成功。本文对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有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1、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应用优势
        1.1打破教材局限性
        多媒体技术依托互联网中丰富的音乐教育资源,可以使小学音乐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不在局限于教材内容。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当前流行的、积极向上的音乐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这些耳熟能详的歌曲,学生们非常喜欢并充满学习热情。例如可以选择一些学生们喜欢的动画片主题曲,在寓教于乐的同时使学生更热爱音乐,体验到音乐带来的乐趣。多媒体技术作为多功能载体,在小学音乐教学运用可以充分满足学生好奇心,教师通过歌曲的音乐录像使学生边看边听边学,学生在观看过程中学习,有效避免了教学内容的局限性和枯燥性,有效提高了小学音乐教学效率。
        1.2简化教学内容
        音乐是一门视听性较强的学科,其中发音、歌词、曲调都要求标准化教学方式,通过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以多媒体的方式为学生呈现音乐学习资料,使教学内容简单易懂,学生学习更高效。利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实行重复性、不间断性的教学,同时不会使学生感到疲惫,这是教师口头教学很难实现的。多媒体技术以一种直观的方式为学生呈现音乐内容,对于学生而言,学生更乐于接受,也更容易理解,尤其是针对小学阶段学生,学生的学习和模仿能力较差,在学习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多媒体技术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开展教学,使教学内容更简单易懂,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师的帮助下使学生对音乐有初步的认识,为后面教学活动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3帮助师生间有效沟通
        多媒体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的整合,能够帮助师生间有效沟通和互动,针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要给予的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这要求教师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开展音乐游戏,吸引学生参与到音乐游戏中,与学生积极互动。针对学习进度慢的学生,教师可以下载多媒体视频或课件发送给学生家长,使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课余时间音乐知识的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更是学生放松的娱乐方式。另外,在组织学生音乐表演活动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制作表演活动需要的音乐,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模式。
        2、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1结合多媒体技术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
        音乐课堂学习过程中,良好的氛围凝聚学生的注意力,提升教学质量。小学音乐教育中,基于音乐科目的特点,教师可以优先营造良好的氛围,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着手,再开展有关深度教育势必利于教育工作成功。例如,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优先拨付音乐歌曲,让学生融入音乐环境中,在此音乐环境中,感受到音乐的力量,然后教师再开展相关教学,这势必利于凝聚学生的关注,让学生加强对音乐知识的了解,让学明确相关音乐的种类、类型等,将有关知识有效传递于学生。如小学音乐中,有《春天来了》歌曲,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先播放歌曲,让学生们熟悉歌词、韵律,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

歌曲播放完成后,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设置一些问题,如“春天像什么?”,让学生学会时空,形成对春天的概念。结合多媒体技术,教师还可以播放关于春天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春天,体会春天的内涵。
        2.2突出教学重点
        传统教育教学中,教师通常会采用录音机、现场演唱的方式开展教学,结合教学重点,教师通常会采用口述的方式,这虽然利于达到教学目的,但从教学效果上来看,并不是十分理想。结合多媒体技术,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熟悉音乐歌曲,在熟悉音乐歌曲的韵律后,教师可以拆分各个环节,将知识重点划分出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例如,在人教版小学音乐课程中,有《新年好》一首歌曲,教师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教授知识外,还应对新年文化进行传递。教师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多媒体技术,可以充分展现歌曲的表达形式、寓意内容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较为熟悉相关内容,从而乐于学习有关音乐。对此,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将音乐知识点进行拆分,再将有关内容及时传递于学生,势必利于学生掌握良好的音乐知识。
        2.3有机联系生活实际
        音乐的表达形式有多种,如歌唱表达方式、乐器演绎欣赏等,不同方式呈现出的韵律也不同,小学生的音乐知识学习过程中,认识不同的乐器也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对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认识音乐乐器,可以结合多媒体信息技术,将不同乐器的演绎形式传递于学生,让学生充分了解有关乐器。与此同时,学生在学习有关乐器时,可能只流于表面,对此,为了更好地开展声乐教学,教师还应鼓励积极联系实际,例如,让学生举出所见所闻的乐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也可以将其带到课堂中,这也可以让更多学生认识到有关乐器的实际样貌,进而丰富音乐知识,提升教学效果。当然,对于有关乐器的学习认识,还应结合实际,如可以携带一些较小的乐器,包括口琴、笛子等,相关超出学生能力范围之外的乐器应不鼓励携带,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结合多媒体教学,教师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能够主动结合多媒体技术设计相关教学内容,让课堂显得生动、活泼,以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获得身心上的健康成长。另外,有机联系生活实际不应只局限于乐器,有关歌曲歌词的表达内容也可以进行联系实际,以能够让学生明确歌曲的主题思想,学习到更多知识。
        2.4注重教学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方式展开教学,在评价方面同样可以此来完成。传统教学状态下对音乐水平的评估更多依靠了教师的感官层面,存在着主观性偏向,评价准确性不足。在多媒体形式下,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可得到更针对性的指导,例如在实施音准练习、发音练习时,可让学生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对比自产和原唱之间的差异,从而加以完善。在评价层面更强调客观性,而非自身感官下对学生的主观判断,让评价结果更具科学性、可参考性。
        3、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学生的教育工作而言,结合多媒体技术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教育教学工作的成功。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基于音乐的特殊性,利于培育学生专注听讲的习惯,教师有机利用多媒体技术,也利于科学合理地设置音乐课堂,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深刻掌握有关音乐知识。对此,小学音乐教师应认识到结合多媒体技术的重要意义,从主观出发,对课堂内容进行人性化设计,使其符合学生的特点,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丽梅.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散文百家,2019,No.390(12):131-131.
        [2]刘刚.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运用研究[J].科普童话,2020(18):103-103.
        [3]汉琳.解析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黄河之声,2020,000(006):114.
        [4]付建忠.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读与写(教师),2020(4):0150-01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