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路面施工控制测量技术分析 张广泽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张广泽
[导读] 摘要:将施工控制测量技术应用到道路工程中,可明显提高工程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确保工程控制测量工作的有序进行,为工程施工提供良好条件。
        鄂尔多斯市东宇道路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  017000
        摘要:将施工控制测量技术应用到道路工程中,可明显提高工程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确保工程控制测量工作的有序进行,为工程施工提供良好条件。因此,工程控制测量人员在具体工作中,应结合工程所在区域的具体情况,以及该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制定完善的控制测量方案,保施工控制测量技术的重要作用得到更好体现。文章对测量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借鉴。
        关键词:道路工程;路面施工;控制测量
        1道路工程施工概述
        由于道路工程施工过程涉及到的内容较多,所以很多因素都会对道路工程路面施工质量造成影响,例如施工人员基本素养、路基施工质量情况、路面基层施工情况、所用机械设备和材料等等,一旦这些因素控制不好就容易引发道路质量问题或者工期延长等问题。另外,工程对于土料的选用(包括取土质量、土料运输以及存储等等)直接影响到道路建设质量以及具体施工进程。因此,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采用有效施工控制测量技术,做到有效的施工控制与检测,从而保证道路工程施工质量。
        2道路工程路面施工控制测量技术分析
        2.1桩测量放样
        对于路面施工控制测量过程来说,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实施路面中、边桩放样,中边桩放样的情况直接影响着整个路面施工测量质量。路面施工时所有的结构层中桩都具有相同的方向变化值,但是不同结构层边桩的方向变化值则有所不同,主要是随着宽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进行路面施工控制测量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加强每个结构层边桩变化值的计算。
        边桩坐标值的计算会受到施工具体情况的影响,所以在对路面结构层边桩坐标值计算时需要参照审核通过的横断面结构图来实施,需要对每个结构层中桩到边桩宽度实施计算,之后实施坐标值的转换。计算之后实施放样时为了能够确保放样质量,需要对全站仪实施全面的检查以及校准,务必要确保设备符合标准要求。除此之外,需要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来加强桩位的保护力度,避免受到放样的影响而发生损伤。对于存在中央分隔带的道路来说,放样时务必要将分隔带的边桩放出。
        2.2工程施工控制测量
        在道路工程控制测量中,测量人员通过应用GPS技术,可以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得到良好控制,若采用传统的控制测量方法,会降低工程控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而GPS技术的有效运用,不仅能够降低工程施工控制测量成本,而且可以保证工程施工的有序进行。工程控制测量人员运用RTK动态定位技术,对道路施工进行准确定位,然后将GPS定位接收机安装到基准站,对各个卫星进行有效观测,并结合实际情况,将之前观测到的各项数据信息,利用固定设备传输到定位船中,实施动态观测,最终将各项测量数据传送到接收机中。
        与传统的工程控制测量技术相比,以载波相位观测技术为核心的GPS技术操作流程更加简单、便捷,在道路工程施工控制测量中,运用此项测量技术,能够帮助测量人员快速获取三维坐标数据,显著提高工程控制测量工作效率。
        由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道路工程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工程控制测量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道路工程所在区域的环境条件,科学选择GPS技术,不断减小外界客观因素对工程控制测量产生的影响,保证工程施工进度,真正达到提升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目的。
        2.3道路工程等高线生成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能够助力市政道路工程等高线的生成,主要便是在原有的地形图上去除掉一些无关紧要的建筑以及植被等地物。以往在获取市政道路工程等高线的过程中,通常都是采用自动以及人为的方式将无关地物除去,进而得到相应的地貌图,在完成数据计算工作之后,上传以及处理,周而复始,便可最终在构建不规则三角网的基础上获得相应的等高线。三维激光技术相比上述传统的等高线获取方法具有更多的优势,包括精准度更高、工作量更少,所得出的地形地貌更加清晰。


        2.4道路工程土方计算
        以往我国在计算市政道路工程土方量的过程大多应用RTK、水准仪以及GPS等仪器设备,详细测量地表实际的凹凸情况,并利用数字地面模型计算市政道路工程的土方量。该类传统的市政道路工程土方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该方法的工作量比较大,所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具有不稳定和不可控性。另一方面,因为测量样点有着较大的时间间隔,所以会存在精度比较低的问题。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有效弥补传统计算方法所具有的局限性,能够减少深入到野外开展样点采集的工作,并直接在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完成基准面的构建,当去除无关地物后便能够形成数字高程模型,直接完成对于工程土方量的计算工作。
        2.5道路工程变形监测
        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市政道路变形监测中,能够构建起更加系统的道路三维数据模型,针对整个道路开展周期性扫描工作,进而获得点云数据,同时通过设备内部处理器的应用,将相关数据导入到Geomagicstudio内,可以建立起更加具体的三维数据模型,高效开展数据采集、处理以及评估等工作。在进行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将三维激光技术设备安置在所要勘测道路的周围,确保测量视野的开阔性,在道路周围设置六个数据采集点。在进行数据处理过程中,工作人员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首先对于点云数据的拼接和纠正,其次是点云数据的滤波过程,最后是数据的缩减过程。针对点云数据开展与处理的工作中,大多是运用人工的手段删除多余的测量点,然后需要分析点云数据的误差,依据误差理论展开探究。
        2.6检验测量以及竣工验收
        一定要严格遵照验收规范来实施质量检验以及竣工验收,利用实际测量来明确其是否满足标准需要,从而进行施工质量的评定。一旦发现存在不合格问题就要求施工企业进行修整。另外,要按照施工现场的控制桩、控制网来对结构位置进行检验,对于轴线位置以及设计位置偏差情况进行全方位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可以通过锤球线或者经纬仪来检验垂直度的问题,可以通过水准仪来检验高程以及设计高程的差异情况,要确保每一项检验结果都保持在容许偏差范围内。
        基于车载移动测量技术进行城市道路竣工测绘精度可达到1∶500测图精度要求,可满足城市道路竣工测绘的精度要求,技术方案是可行且高效的。相对于常规测绘手段,采用车载移动测量技术进行城市道路竣工测绘有以下优点:(1)外业数据采集时间大幅度降低:整个测量路段如使用传统测绘手段,3人作业班组外业需8h,而使用车载移动测量技术,外业仅需要求0.5h便可完成,车载移动测量无法扫描到或扫描数据缺失较严重的地方,用传统测绘手段进行外业补测,外业总耗时也不超过2h,节省了75%的外业时间。(2)外业作业更加安全:大中城市中心城区道路尤其是主干路车流量较大且车速较快,给使用传统测绘手段的作业人员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3)可全天候作业:对于工期紧任务重的道路竣工规划测绘项目,车载移动测量技术夜间仍可进行测量作业,这是传统测绘手段无法比拟的。(4)点云数据精度高:车载移动测量技术极大地减少了不同作业熟练程度人员的人为误差和粗差,使整个项目相对误差精度得到明显提高。(5)点云、影像信息丰富:车载移动测量技术不仅包含了道路竣工测绘DLG线划图所需的信息,更多的含有其他传统测绘手段不具有的信息,为三维模型、街景地图开发利用提供了丰富的矢量和属性信息数据。
        3结语
        综上所述,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先进测量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特别是在道路工程测量控制期间,通过应用先进的测量技术,可以为道路工程施工提供准确的测量数据,显著提高工程测量控制精度。
        参考文献:
        [1]王露婉,韩晓坤,何华阳,苏文英,冷正威.道路交通标线动静态测量比对研究[J].公路与汽运,2021,(02):43-46.
        [2]刘志勇,罗国康,刘晓华.基于车载移动测量技术的城市道路竣工测绘的应用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1,44(03):204-206+209.
        [3]刘超.GPS技术在大型桥梁测量控制中应用研究[J].交通世界,2021,(Z1):170-171.
        [4]韩绍永.道路工程路面施工控制测量方法研究[J].智能城市,2020,6(03):145-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