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加强道桥工程防水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史秋震
[导读] 摘要: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公共设施的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道桥工程就属于其中的一种,随着我国道桥数量的增加,人们对其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质量较高的道桥工程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其不仅为行驶在道桥上的车辆提供安全,还能降低相关单位在道桥工程后期维护上的成本支出。
        北京路桥瑞通养护中心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97
        摘要: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公共设施的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道桥工程就属于其中的一种,随着我国道桥数量的增加,人们对其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质量较高的道桥工程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其不仅为行驶在道桥上的车辆提供安全,还能降低相关单位在道桥工程后期维护上的成本支出。本文针对加强道桥工程防水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道桥工程;防水;混凝土;施工
        1、道桥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1.1温度的影响
        在桥梁和桥梁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环境因素的变化对混凝土的性能有重要影响。温度变化对凝固阶段混凝土的水化反应有很大影响。环境温度越高,水合反应越快。据研究,在每次升温10°C时,同样比例的混凝土在相同条件下的水化率可提高70%。同样,温度下降则水合速度减慢。温度差异也会影响浇注过程中混凝土的下垂。通过实验验证,该温度成反比床贮槽,即,温度越低,较高的增加,水此时的量减少时,测试结果表明,温度下降到10℃,以相同的比例不同条件下的混凝土一样在这种情况下,1m3的混凝土必须减少约7kg的用水量。
        1.2施工操作规范性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必须在主观上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如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随意性比较大,经常出现不规范操作,不能充分结合客观条件使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即使在施工工艺设计相对合理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加以妥善管理,或者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现象,就非常容易导致道桥工程混凝土施工出现质量问题。鉴于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施工操作规范性给予高度重视。
        1.3裂缝问题
        裂缝问题是常见的混凝土质量问题,该问题不仅会降低混凝土的美观度,还会导致水分的渗入和浸蚀,长时间的浸蚀会降低钢筋结构性能,甚至降低混凝土原有的强度、承载力等性能。如果该问题出现在冬季,那么水分结冰后会产生膨胀,造成更深程度的破坏。调查显示,裂缝问题会逐渐恶化,最终形成坑洼并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在隧道工程之中,水分会通过裂缝渗漏到隧道之中,对隧道的安全性有很大的影响。造成裂缝的原因可以分为超荷载因素和其他因素两种。超荷载裂缝是常见的裂缝问题,由于实际承受能力超过结构应力,进而导致裂缝的产生。出现此类情况的主要原因为施工原料问题,由于混凝土质量与实际需求不符导致各项问题。其他影响因素中,环境因素最为重要。环境的温湿度变化、环境成分等都有可能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1.4混凝土出现气泡、蜂窝
        混凝土凝固后在表面形成了类似蜂窝状或气泡状的不平面,这主要是混凝土的配比不合理引起的,水泥用量少,水灰比大,粗骨料级配不合适添加量太大,使得浇筑后混凝土的密实度不够容易使混凝土表面不平整。施工时的操作不规范也是其产生的原因,振捣不充分、不匀实、时间短,底部的气泡不能上浮消散,凝固后在混凝土内部和表面形成空隙和凹面。而振捣时间过长,使得大颗粒下沉分层,底部出现蜂窝。外加剂的添加也可能出现此情况,有时混凝土需要添加外加剂以改善其性质,但外加剂的使用常常出现气泡增多的现象。过分搅拌、搅拌不匀、模板表面粗糙等等也都是混凝土出现气泡、蜂窝的原因。对于气泡来说,体积较小时对于提高混凝土的性能有好处,但气泡体积较大会严重降低结构的强度、耐腐蚀性,更影响外观。


        2、道桥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思路
        2.1规范混凝土施工工艺
        要想加强道桥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首先要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精确绘制施工图纸,规范施工流程。其次,要注意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对全体施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引导他们规范施工操作方法,熟练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避免出现人为因素诱发的施工质量问题。再次,应着重改善施工工艺,避免施工纰漏,加强对各项施工环节的管理,确保施工流程之间的有机衔接。例如,浇筑完墙和柱,1~1.5h后再进行浇筑,能使混凝土沉实,避免接缝位置出现施工裂缝。与此同时,监理工程师须认真查看道桥工程混凝土施工方案与施工图纸,及时完善细节,确保施工方案的安全性和图纸的精确性。此外,要想避免道桥工程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监理工程师须着重细化整个施工期间和验收期间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配合施工单位严格检验机械设备的安全质量。而且,监理单位应注意引导全体监理工程师全面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依法履行工作职责。
        2.2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
        道桥工程混凝土施工使用原材料不合格是无法进行修复的。鉴于此,在施工环节必须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严格管控,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拌制混凝土,并适当使用缓凝剂,在投产使用前要严格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检测,针对混凝土原材料水泥初凝、终凝时间、强度、级配等各种性能指标进行全面把握。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充分结合环境因素来合理设置混凝土原材料配比,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试验来最终确定原材料配比的合理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混凝土施工出现质量问题。
        2.3防止混凝土裂缝
        设计施工前应当检测环境温度、湿度、地质情况,合理设计施工工艺,当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制定针对性方案,避免环境影响到混凝土的性能。如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施工时,应当考虑到温度的影响,控制好混凝土入模温度,可考虑采用隔热保温材料制作模具,或者临时将施工现场进行保护,必要时采取加热措施。当工期较紧需要赶工,可以考虑添加外加剂的方式改变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和抗冻性,或通过增加混凝土的气含量的方式提高其流动性,使之易凝聚,缓解结冻产生的压力变化,有利于混凝土的抗冻。高温条件下需要保持混凝土的湿度,使水分的流失变缓,根据坍落度实验调整加水量,防止混凝土收缩产生裂缝。环境湿度较大或者隧道施工时做好防水措施或增加混凝土的防水抗渗性,注意处理好防水卷材连接处,小心操作避免损坏防水卷材。在腐蚀性环境中还应当提高混凝土的耐腐蚀性。
        2.4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在混凝土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应做好混凝土块的养护工作,定期向混凝土块的表面洒水,在混凝土块的表面覆盖上一层塑料薄膜,预防因为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凝固之后的混凝土块出现开裂的现象。在道桥项目工程路面铺设的过程中,当混凝土浇筑结束之后,若是发现存在混凝土开裂、气泡、塌陷等问题时,施工技术人员可以采取填充混凝土浆液、向混凝土表面施加压力等方式,对混凝土块进行修复工作,从而确保建设完成之后道桥项目工程的建设质量。道桥项目工程的建设承包单位应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依据混凝土施工的流程和工作内容,制定相应的培训内容,如搅拌器的清洁工作内容、混凝土浇筑时的注意事项、先进施工设备的操作规范、混凝土养护工作内容等,使得参加培训之后的施工技术人员,不仅具备较高的施工能力,同时还能够意识到质量监管的重要性。
        3、结束语
        总之,在制造道路桥梁防水混凝土时,应提前采取预防措施,解决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的问题。道路和桥梁结构应根据浸渍混凝土施工过程进行设计,以避免各种设计问题并影响施工质量。准确地进行防水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确保技术应用达到规定标准,做好质量控制,有效实施质量控制。桥梁工程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和桥梁的总体使用。只有确保施工质量合格,才能有效保证桥梁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杰.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J].交通世界,2018(31):106-107.
        [2]张丽娜.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4):121-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