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夏金亚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夏金亚
[导读] 摘要:建筑业属于当今时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建筑工程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居住的重要基础设施,同时也是各行各业开展生产活动的主要场所。
        中铁时代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安徽芜湖  241000
        摘要:建筑业属于当今时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建筑工程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居住的重要基础设施,同时也是各行各业开展生产活动的主要场所。随着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企业也面临着越来越高的工程造价,这时BIM技术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将BIM技术有效应用于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过程中,能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本文就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BIM技术;应用
        引言
        近几年,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建筑行业的规模逐步扩大,建筑公司也获得更大的市场发展机会,社会上建筑项目数量日益增多,使建筑市场不断地扩大。为了提高项目建设的水平,更多先进的信息技术被用到项目施工中来,实现了建筑企业稳步发展。BIM技术在目前工程造价工作中应用比较广泛,可以显著提高造价方案编制的精准性和科学性,保证建筑公司的利益,推动了建筑行业稳健发展。
        一、BIM技术概述
        1.BIM的基本概念
        BIM技术和管理技术是指建筑信息模型,通过建筑信息模型来对整个建筑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在对建筑开展建设管理的过程当中,利用数字信息仿真技术对建筑物的真实信息进行全方位的模拟,从而能够形成对建筑建设过程当中各种问题的提前预估,能够提前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保证在建筑工程整个建设生命周期当中建设的安全性,稳定性,从而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建筑信息模型具有模拟性,协调性,可视化的特点,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当中发挥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是目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采用这种手段能够在工程建设和工程造价计算和管理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BIM技术特点
        BIM技术和管理技术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这种管理技术具有协调性的特点能够通过对各个部门所需要的数据进行统一的收集和整理,通过相应数据的分析形成对建筑造价管理过程的整体把握。同时在利用这种技术进行造价管理的过程当中,能够减少计算误差,降低整体成本。这种管理技术和技术能够进一步提升建筑造价管理的可视化,通过数字模拟来让造价管理人员对于工程的整体施工过程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把握,从而为建筑物建设质量提升打下基础。
        二、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
        BIM技术实际上就是结合建筑工程项目各方面的参数信息所构建的一种基础模型,其不仅具备传统技术的基本功能,而且还拥有信息集成优势,能在短时间内将管理、施工等方方面面的信息纳入这一模型中,并完成检测与分析工作。通常,建筑工程的主要环节可分为投资决策、项目设计、施工等,且每一个环节都涉及诸多的数据信息,而以往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往往无法实现对这些信息的全面收集,也很难快速对这些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准确的辨识。但将BIM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后,则能达到全过程精细化管控的目标,从而在优化管理技术的基础上,增进和其他先进技术的配合,达到全方位监控造价的基本目标,把工程项目中呈现出的各种情况都直观而明确地显露出来,为相关管理人员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真实而准确的参考依据。通过BIM技术,不管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都能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反应,从而实现工程效率及质量的最大化提升。由此可见,将BIM技术引入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中是极为重要且必要的。
        三、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图1基于BIM的方案选择过程
        1.BIM技术在工程决策阶段的应用
        把BIM技术引入到工程项目的决策阶段,可帮助业主合理选择施工方案,从而实现对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的有效控制。从方案的选择上来看,在项目建设初期需要设计出各种不同投资方式下的方案,利用BIM技术可实现对这些方案的全面对比,进而从中选择出最具合理性与可行性的方案,帮助建筑企业降低成本的损失,图1为基于BIM的方案选择过程。不仅如此,通过BIM技术的可视化功能,还可对建筑实体进行直观而全面地审视,并预测周边环境可能对项目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提前制定相关应对措施,避免在后续施工中出现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2.BIM技术在设计阶段造价工作应用
        在工程设计阶段,使用BIM技术能够显著地提高造价控制的有效性,这也是当前工程造价最关键的环节。在设计阶段,增强造价管控,可以提高造价方案精准性,再结合实际的项目建设状况来编制工程造价方案时,使用限额设计,该方法应用比较广泛,而且该方法也是基于项目投资计算来设计,以此控制好项目资金的投入,使项目投资金额达到合理的配置使用目的。用BIM技术来整合目前的工程设计数据,调动公司内部各部门都参与进来,经过细致讨论,形成最优质工程设计方案,以避免工程项目资金浪费问题产生。
        3.招投标阶段
        由于建筑项目体量较大,项目的招投标造价控制工作变得更加复杂,此时造价人员就需要进行反复的工程量测算,及对工程量审核。工程造价人员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造价方案测算时,尤其是工程量测算会不可避免产生一些人为计算失误的问题,而引发更多的纠纷。使用BIM技术可以确保工程量清单制作在BIM软件内完成,使用计算机去计算,显著地减少计算失误问题,减少工程实施纠纷。在招标过程中,就可以在BIM模型,将有关数据信息都导入到软件内来,制定出项目工程量清单,BIM软件可以自算自主测算工程量,然后对比清单内容项的材料数信息,实现对材料价格范围波动的计算。根据实际的项目施工状况,来确定材料中的相关设备材料单价,这时就要由专业工程人员负责,以此保证造价方案制定更加精准。
        4.工程项目施工方面的应用
        将BIM技术应用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主要优势是能借助5D模型的构建及时了解工程施工现场的材料储备情况及消耗情况,从而实现对工程成本的全过程、全方位控制,不同的专业工程可参照5D模型的数量,第一时间将材料采购计划中的相关数量要求及具体时间限制提供给材料购置人员。同时,还可站在时间维度上对工程项目的具体工期和进度进行详细的计划和安排,并把质量与安全的相关整改内容也添加到对应的5D模型中,让整改前及整改后的内容都清晰、全面地通过5D模型呈现出来,最终实现管理科学化、高效化、明晰化的目标。在建筑工程项目具体实施的时候,结算环节的相关工作是较为复杂且麻烦的,因为工程款的最终结算往往需要由多个不同的部门及工作人员进行确认,这一过程中数据信息的传递通常无法第一时间实现共享,这就给结算支付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不利影响,而将BIM技术引入建筑5D模型的构建中,通过增加造价及进度这两大维度,可让整个结算过程更为科学化、合理化和高效化,一旦遇到工程变更或索赔等情况,BIM技术将对可能出现的后果进行模拟,并合理准确地计算出工程结算的最终费用,确保结算的双方都能得到彼此认可的结果。
        结束语:BIM技术作为当今建筑领域重要的一项先进技术,其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有着传统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其具体应用内容主要包括数据信息的共享、工程量的计算以及造价精细化管理等,且贯穿于项目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建设的整个过程。就现状而言,BIM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造价中的应用水平并不高,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相关应用举措,这样才能使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作用得到最大化发挥。
        参考文献:
        [1]武鹏.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价值工程,2020,39(16):199-200.
        [2]吴丹妮.探讨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10):160-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