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建设中城市绿化工程的生态化管理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黄磊涛
[导读] 摘要:在现代化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市政建设对于城市绿化工程的关注度逐渐提升,除了要满足人们生活居住的基础设施条件,城市绿化景观建设也已经成为市政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身份证号码:45010319671025xxxx
        摘要:在现代化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市政建设对于城市绿化工程的关注度逐渐提升,除了要满足人们生活居住的基础设施条件,城市绿化景观建设也已经成为市政建设中的重要内容。现阶段我国正在朝着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城市绿化工程建设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开始重视生态化管理优化。但是从如今城市绿化工程的管理状况看出,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有效的融入生态化管理理念,对城市绿化充分展现景观的生态性特点,达到美观性和生态性的协调发展,对绿化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管控,以提升城市绿化工程建设的生态效益。
        关键词:生态化管理;市政建设;城市绿化工程
        城市的外在形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绿化工程建设的效果,在城市绿化过程中,建设管理的水平与城市的美观性和生态性都存在较大的影响。通过科学的手段进行城市绿化建设能够使人们生活的环境更加美好。在现代化市政建设中,人们对绿化工程建设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城市绿化建设的美观性和生态性要求不断提升,但是从现阶段城市绿化工程建设的实际状况来看,还存在部分问题,对绿化的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鉴于此,需要在生态化理念的指导下开展城市绿化建设,以有效提高城市绿化工程的生态效益。
        1.对城市绿化工程进行生态化管理的重要作用
        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对城市的建设要求在逐渐提升,在市政建设中,除了要满足人们生活居住的基础设施条件,对城市绿化建设也开始逐渐关注。近年来,关于城市绿化工程建设在不断加快步伐,城市的形象有了较大的改变。从现阶段的实际建设情况来看,城市绿化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绿化工程的生态效益体现并不明显,暴露出绿化工程建设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而绿化建设能够为城市的环境优化起到重要的作用,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感,因此,需要加强绿化工程的生态化管理。在生态化理念指导下,城市绿化建设不仅仅能够展现城市的美观性,还能够对城市环境污染进行有效改善,实现美观性和生态性的协调发展。
        2.城市绿化工程建设的原则
        2.1对城市绿化布局进行科学规划
        在市政建设中,城市绿化工程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而进行城市绿化需要做好城市绿化布局,进行科学的规划。对城市绿化进行布局规划,需要综合的考虑国情和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城市的经济、自然环境、历史人文等情况,做好人文和自然景观建设的有效融合,突出绿化景观特色。根据城市绿化工程建设的实情,在进行城市绿化建设时,需要严格遵循相应的原则。首先,要以人为本,在进行绿化建设时,园林景观和绿化景观之间要相互协调,注重生态效益的实现,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另外,注重规模化,城市绿化生态性的良好体现需要具备相应的规模,对城市开展绿化建设需要从城市整体的地域进行规划布局,将空间最大化的利用,使城市整体的绿化面积大大增加,创造一个城市区内外功能齐全、分布均衡、美观生态协调的一体化城市绿化生态系统。再者,注重生物多样化,实现绿化景观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
        2.2做好绿地设计工作
        城市绿化工程建设需要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自然环境特征,做好绿地设计工作。其中重点需要注意:首先,对绿地栽植进行合理的设计。城市的绿化种植需要结合城市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根据绿地的实际功能要求进行设计。从美观性和经济实用性综合考虑,同时要注重色彩的搭配、比例尺度设置、对称性体现等。另外,对绿化品种明确后,需要对栽植地的整理、开挖、起苗、回填、运输、栽植等工作进行严格的控制。
        3.城市绿化工程生态化管理的现实状况
        3.1城市绿化建设获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下,市政建设开始关注城市绿化工程建设,在生态化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城市的绿化工程建设对生态性开始重视,在进行城市绿化景观建设的过程中,依照城市规划建设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建设公园、园林景观,在道路旁种植绿化树木,使区域景观和城市形成融合,提升城市的外在形象。很多城市地区在绿化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规划建设能够达到绿化建设的要求,景观建设可以凸显生态效益。经过城市绿化建设后,生态自然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城市的整体形象得到了提升。
        3.2部分城市绿化过度追求景观的美观性,对其生态效益较为忽视
        现阶段城市绿化建设中,基本上都是通过植物造景的方式进行绿地规划,在建设过程中对规划设计的创意较为关注,而对植物实际的适应性认识不够充分,景观生态性的展现较为忽略,使得城市绿化在改善生态环境功能方面的体现不足,对城市绿化建设的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另外,在进行绿化设计施工时,生物多样化的建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过度追求景观的美观特性,而对其生长的适应性考虑不够全面,增大了绿化建设的成本投入,绿化建设的整体生态效益也没有良好体现。
        3.3绿化施工建设中存在问题
        在城市的绿化工程建设中,要想更好的实现生态化管理的目标,就需要在进行建设前对现场进行实地分析,而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部分绿化建设工程在进行施工前缺乏对现场的有效勘察,绿化设计的工作不够完善,设计和施工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使得绿化工程建设的落实情况存在不足。绿地规划设计中,设计图纸的精准性不足,施工现场的部分不定性因素没有充分分析出来,缺乏应对预案设置。另外,绿化工程设计工作和施工工作之间的沟通不足,设计人员对绿地规划设计完成后,没有参与到后续的建设过程中,施工建设中出现问题也没有第一时间和设计人员进行沟通,随意更改方案,这使得绿化工程建设后期如果出现问题,由于和原设计方案存在偏差,返工难度增大,绿化建设的效果难以达到预期。
        3.4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升
        在城市绿化工程建设中,有关考核机制的建设不够完善,工程投入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使得绿化建设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由于城市绿化涉及到多个工种,每个工种参与人员的来源都不同,相关人员在绿化建设方面的综合素质不一,有部分人员缺乏绿化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常是依照自身的经验参与绿化建设,使得绿化设计、施工等环节都缺乏科学性。另外,一般城市绿化建设都是使用临时组件的团队,缺乏长效的合作机制建设,对绿化建设难以进行统一化的管理,建设的效果往往会受到影响。再者,有一些绿化施工人员对绿化景观的知识掌握不足,对一些植物的生长习性了解不够全面,绿化建设后的植物成活率较低,难以实现绿化建设的生态效益。
        4.城市绿化工程生态化管理的措施
        4.1对土质情况进行充分了解
        城市绿化的生态管理工作首先需要对工程建设区域的土质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在工程现场对土质条件进行全面的勘查后,再根据土壤结构选择出适合的植物类别。一般在进行土质条件调查时主要是对其透气性、密度、酸碱度、含水量等进行了解,根据土壤的孔隙度来制定合理的植物栽植方案。在现场进行全面调查后,将有关的信息数据进行整理记录,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土壤环境检测报告,这样根据检测的结果确定植物栽植的种类、深度、施肥方案等,这样城市绿化建设才能更好的实现生态目标。
        4.2对绿化栽植的流程进行合理化确定
        掌握了绿化地区的土质条件后,在进行绿化栽植之前需要对苗木的品质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能够达到工程建设的效果,同时对绿化种植的流程进行合理化的确定。首先需要做好施工准备工作,然后对绿化场地进行平整建设,其中包含表层土去除、土方开挖、填土以及表层土复原。接着进行测量放线,对景观苗木进行栽植、道路绿化建设,然后进行养护管理。在栽植的过程中,需要强调:首先,对苗木状态进行检查,查看苗木有没有出现失水情况、根系保存完整性,掌握苗木生长的适宜条件等。另外,分析栽植中对植物成活率产生影响的因素,对栽植的方法进行合理选择。

再者,栽植过程中需要注意苗木根系和土壤之间接触密实,同时保证水分和氧气的有效输送,栽植填土需要使用分层方式压紧,土壤含水量要保证能够满足植物12小时内的水分需求。
        4.3掌握植物的生长特点
        城市绿化建设的生态效果与工程建设的质量有较大的关联,而绿化质量就是指植物栽植的成活率,保持良好的成活率才能实现绿化生态管理目标。绿化建设人员需要对栽植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特点进行全面掌握,确定苗木的栽植在什么样的温湿度环境下才会保持较高的成活率,同时要依照植物生长的特点对苗木进行定期的修剪、施肥浇水管理等,确保绿化栽植的成活率达到要求,进而提高绿化建设的生态效益。由于苗木不同,其生长特点也存在差异,在栽植过程中需要对植物生长特点进行记录,完善城市绿化管理的数据库。
        4.4了解绿化设计和施工的意图
        进行城市绿化建设的生态化管理,需要对设计图纸的有关内容进行详细的掌握,对设计和施工的意图进行全面了解,以构建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在绿化建设过程中如果出现变更情况,在了解设计意图的基础上就能够对绿化施工建设的合理性进行有效判别,对施工建设的进度进行跟进,能够及时找出问题的原因和责任人。
        4.5对绿化建设各环节的要点进行严格控制
        绿化工程建设的初期,对整体的建设投入要进行评估,关于工程建设总体的工程量清单要进行计算,对造价进行合理的控制。关于绿化设计的方案需要充分考虑绿化的不同影响因素,对施工规范进行科学制定,确保绿化建设符合生态化管理的要求。绿化建设中对资源浪费情况进行控制,将绿化工程的总体目标细化到建设中的每个阶段,对绿化细节进行合理把控。
        4.6注重城市绿化工程理念的合理引入
        进行城市绿化建设主要是为了使城市的外在形象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对人们生活的环境条件进行改善。因此,在绿化建设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和生态化管理的理念,使绿化建设能够依照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根据城市地区的特点,比如人文历史、地理特征等,对绿化景观进行合理的设计,在追求绿化建设的特色化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绿化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在绿化工程建设要注意合理的施工和养护,保证绿化栽植的成活率,处理好绿化植物的日常修剪、除草松土、施肥浇水等问题,在保证景观美观性的基础上实现其生态效益。
        4.7合理选择施工技术
        绿化工程建设的生态化管理需要重视对绿化施工技术的合理选择。苗木在栽植之前,需要结合区域地质、气候等条件对苗木的品种进行确定,同时还要注意可能部分土质条件满足不了绿化苗木生长条件,需要先对土壤进行改良再进行栽植。另外,关于苗木的运输需要做好保护工作,防止运输过程中造成苗木损坏,影响其成活率。一般在运输之前需要在苗木的根部包裹上土球,如果苗木属于较大型的,运输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做好专业保护。再者,绿化景观植物的搭配要合理设置。现阶段,我国在进行城市绿化工程建设时,通常都是进行草坪、花卉、乔木以及灌木等的栽植,由于城市地区的土壤和气候存在差异,在进行景观植物栽种时,需要对植被进行合理搭配,在施工建设时依照要求进行操作,确保绿化工程的景观性和生态性。
        5.绿化生态管理成效有效实现的策略
        5.1构建专业化的管理队伍
        在绿化建设中要想更好的实现生态化管理,就需要构建专业化的管理队伍。依照绿化工程建设的具体内容制定出招标计划,明确工程招标的生态化管理要求,选择出具有较多施工经验且在生态化建设方面有较好效果的团队进行绿化建设。构建出特色化的工程团队后能够为绿化建设做好基础工作。目前在城市绿化工程建设中,施工人员的绿化技术达不到标准规范,综合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设出生态化管理团队后,能够使工程整体的建设水平得到良好的提升。
        5.2对苗木材料需要确保其完整性
        关于苗木资源的合理配置,在苗木进场之前需要对绿化建设图纸进行充分的了解,明确城市绿化区域范围内植物所需的数量和施工量,以确保绿化工程建设的精准性,这样能够防止资源浪费。在进苗的过程中需要对其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关于苗木的成本和质量需要进行多加对比分析,根据土壤条件、苗木成活率等确定苗木材料类别,确保绿化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5.3对生态化管理方法进行完善
        城市绿化工程的生态化管理需要确保涵盖施工的整体过程,对管理方法进行完善能够更好的保障绿化建设的质量,将生态化管理理念有效融入其中,能够使植物的成活率得到提升,景观的生态价值能够更好的体现出来。在进行绿化后期管理时,需要关注对接工作,市政有关部门和绿化工程部门需要形成有效机制,对绿化工程加强沟通,确保绿化工程不会出现后续遗留问题。管理人员和绿化技术人员需要建立好植物栽植档案,对植物的详细情况进行记录,结合土质条件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5.4对绿化工程建设的质量监督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在绿化工程建设中,生态化管理需要注重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绿化工程的施工部门需要对现场建设的管理进行强化,对施工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对相关的具体责任进行明确,构建出分层性的监督管理体系。在进行现场的绿化建设时,施工准备工作和植物的保存管理工作需要做好,人员配置管理工作需要强化,对植物栽植注重养护管理,保证施工的各个环节质量要求达到标准要求。绿化施工部门需要构建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对绿化建设中各相关人员的责任进行明确,及时解决绿化建设中的技术问题,将激励制度和绩效考核有机结合,通过责任控制绿化建设的质量。
        5.5对绿化建设的资金进行多方式筹集
        在绿化建设的生态化管理中,资金投入问题也是影响管理成效的因素之一,因此,为了实现更好的管理成效,需要通过多方式对资金进行筹集。首先,对财政投入进行增大,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在财政资金方面优先安排资金进行绿化建设,设置一定比例作为绿化建设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费用,制定城市绿地养护定额标准,从城市维护费用中划拨出一定比例的绿地养护经费。另外,通过多路径进行资金筹集,引导社会资源投入资金到城市绿化建设中,以弥补绿化资金不足的情况。也可以通过城市资产的有效经营,构建出稳定多元化的绿化资金筹集渠道。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生态化管理理念下,城市绿化工程建设需兼顾实用性、美观性,通过绿化工程推动城市化建设水平有效提升。近几年,我国城市绿化工程建设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受到部分因素影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在工程开展中需要管理人员结合生态化管理理念,选择专业知识及技术过硬的人才对图纸进行设计、完成工程施工,推动生态化管理水平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张雪亮. 试论市政园林工程绿化施工技术[J]. 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20,000(009):133-133.
        [2]大成 顾. 市政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与管理策略探讨[J]. 建筑工程与管理,2020,2(7):111-111.
        [3]高立红. 城市道路园林绿化的行道树规划配置分析[J]. 工程与管理科学,2020,2(4):127-128.
        [4]卢喜平. 关于市政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研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19):4383-4383.
        [5]王继周,朱金延. 市政生态园林绿化的施工及管理探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19):4453-44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