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探析 姜珊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姜珊
[导读] 摘要:生态园林景观是国内城市绿化建设事业的主流发展趋势,同时也是城市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北分院  上海  710075
       摘要:生态园林景观是国内城市绿化建设事业的主流发展趋势,同时也是城市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本文以西安市西咸新区沣河综合治理景观绿化工程为例,分析了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原则,针对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要点以及植物配置要点进行详细探析。
       关键词: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
       引言
       在我国科技不断进步的背景下,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因此,对环境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在生活及工作的多个方面逐渐渗透节约环保的理念。生态园林因为具有极强的美感和观赏性,在设计理念上也贯彻了节约环保理念,因此,受到了群众的喜爱。
       一、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1、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时效益合理性
       一般情况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是由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实施,需表现一定的公益性。基于此,在生态园林景观规划以及植物配置过程中,还应当注意其效益性。其中包括资源以及资金的投入情况,植物类型的选择等,应当避免购买珍贵珍稀物种,尽可能以乡土植物为宜。
       2、景观设计应当因地制宜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时,应当特别注意所选植物本身的适宜性,适地适树地进行选种。设计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所选植物是否适应当地环境,能否与场地景观风格相匹配,并且根据环境条件选择植物。比如,植物喜阴或喜阳等存在差异,植物有耐寒、耐热之别。
       二、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要点
       1、设计生态园林应该因地制宜
       城市环境比较复杂,自然生态系统的变化,会使人们的生存环境更加脆弱不堪,园林景观设计需要结合土壤条件、周围环境、绿化位置等要素,也要对城市地下环境条件进行了解,这样才能保证设计方案更加符合城市特殊的小气候环境,使景观设计与城市环境之间能够更好地配合,提高绿化地区的维持机制。搭配植物同时需要重视与建筑物的结合,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选择绿化进行修饰、遮挡或避让等栽植形式,将建筑空间与园林景观有机融合。结合每种植物的生长周期及发育状况,因地制宜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使群落之间更为稳定,满足季相变化的需要。
       2、生态功能优先是设计的核心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要构建更具多样性和针对性的景观设计方案,立足于整体空间的绿化,并对生态进行科学配置,增加自然要素的比重,使园林景观生态结构更加优化。绿化量是保发挥城市园林生态功能的前提,在进行植物造景时,需要通过乔、灌、草和地被覆合群落结构,尽量选择光合效率高的植物,同时创造小气候条件,因为建筑物夏季需要降温,冬季需要保温,选择这样的植物,可显著能够降低建筑物能耗[1]。与此同时,结合功能区要求,需要选择相对抗污染的植物,使大量污染物能够及时被吸收和覆盖,降低绿地的污染程度,维持生态平衡性[2]。
       3、园林景观设计应该重视种间关系
       绿地植物的种间关系是园林设计的关键,是因为种间关系能够在群落演变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之所以存在大量的单一结构绿地,一方面原因是为了节省绿化投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绿化观念不强,不能正确利用种间关系。植物种间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关系是竞争,不同植物之间的竞争关系能够产生负相互作用,并且具有一定的竞争等级。种间关系也存在一定的正相互作用,例如,树冠层能够提供树荫,为林下植物提供萌生环境。

基于上述分析认为,作为一名园林工作者,应该对植物生态学知识有所掌握,并且了解植物生物学知识,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不同植物的相生相克,重视种间关系。
       三、园林景观设计的植物配置要点
       1、注意植物层次的配置
       在设计生态园林景观框架时,搭配植物需要重视植物空间分布的多样性,从不同角度,对植物的高低错落进行分析,并且规划出一定的搭配方案,使空间效果更加良好。作为设计者,也要考虑园林景观设计绿化搭配的艺术性,重视植物层次的配置。根据植物高度和品种的不同,合理配置乔木、灌木以及草坪,营造三层以及多层绿化景观。除此之外,在设计时,
       也需要注意植物季相景观的合理分布,除营造特殊场景需要,尽量避免观赏植物只集中出现在同一个季节,而不考虑其他季节的观赏效果。尽量合理分配不同季节观赏植物的分布区域及数量,延长绿化整体的观赏期,充分发挥其景观价值。
       2、保证植物物种多样化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需要以植物为主体来打造景观,而单一的植物设计往往缺乏稳定性。根据不同植物的习性,进行合理的植被搭配,保证植物物种的多样化,才能构建较稳定的植被群落,充分发挥绿地的生态、观赏及防护功能,保证生态园林的可持续发展。设计者应该明白园林绿化设计的重要作用,是为了凸显植物的自然美以及群落美,因此要利用乔灌木的不同形态、花叶、叶色等要素,进行合理配置,营造较好的绿化景观效果,充分体现园林景观特色。
       3、植物配置体现园林景观功能
       在园林景观设计理念下,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设计者应该关注植物色彩季相的作用,做好组合分配。以西安市西咸新区沣河综合治理景观绿化工程为例,要对本地区生态条件进行分析掌握景观植物的特性,以适中为原则,正确选择需要配置的植物,必要时要对绿化区域进行改造,为植物适应本地区的生存提供更多便利条件。因地制宜,结合植物品种本身属性,制定最佳方案。充分利用植物的观赏特性,如观花、观果、观叶、观形等,营造不同的绿化场景,带给人们不一样的景观美感。另外,园林设计时也要分析每种植物的高度,做好高低搭配,保证错落有致,辅之以合适的色调搭配,发挥园林景观功能。
       4、植物配置坚持统一性原则
       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统一性原则,要对每一种植物的色彩、习性进行研究,并结合其外观进行科学搭配。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要想打造更具多元化的景观、景致,设计者需要坚持统一性原则,结合不同植物,协调每种植物。目前,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过于复杂,主要原因是设计者太过于追求个性化和差异化,忽略统一性原则,使设计出来的园林景观作品过于浮夸。但是,如果植物颜色过于单调,也会导致生态园林景观乏味。因此,在设计方案中应该强化植物之间的错落变化,使景观更为灵活灵动,为观赏者提供更加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当本着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园林布局形式与地形地貌相协调,因地制宜因需选种。同时,还要考虑植物的多样性及其特点,通过优化选配植物,营造高品质的生态园林。
       参考文献:
       [1]颜世海.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浅述[J].建筑知识,2017(17):72.
       [2]倪漫,杨磊.徽派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绿色科技,2018(15):23-24.
       [3]姜自红,涂清芳.滁州市琅琊山野生花卉在建设节约型城市绿地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4(22):22-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