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现状与控制措施分析 林赞璐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林赞璐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使用过程具有一定的长期性,需要历经比较大的时间跨度,在这一过程中,所涉及的环节也比较多,而且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若是不对这些因素加以管理,就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
        义乌苏溪商博置业有限公司  浙江  322000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使用过程具有一定的长期性,需要历经比较大的时间跨度,在这一过程中,所涉及的环节也比较多,而且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若是不对这些因素加以管理,就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因此,相关建筑企业要加大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力度,尤其是重视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针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并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设备,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使其发挥出积极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控制措施
        1导言
        建筑工程管理最大目的是提高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帮助企业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建筑工程企业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严重阻碍了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因此,对现有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措施,以此来推动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
        2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2.1缺乏健全的成本管理体系
        很多建筑企业没有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导致企业在执行成本投入的过程中不够科学、规范和系统。大部分的建筑企业认为,成本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降低成本的投入,用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收益,所以他们没有制定一个科学、完善的目标体系,也没有设立专门的成本控制部门,最终使企业的成本管理与实际的施工活动管理存在很大的出入,甚至没有任何一个部门可以落实成本管理的目标。此外,很多建筑企业在执行成本管理的时候,没有与其他部门进行协调和配合,所以其他部门会认为,成本管理就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如此就会影响企业的成本管理效果,因此,这也是主要的问题。
        2.2施工进度控制不合理
        控制好工程的施工进度对于建筑工程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工程施工队具有高效率和高组织性,那它将更有可能建造出高质量的建筑。人员安排不合理,人员素质过低以及人员积极主动性差等问题还常常出现在建筑施工队伍中,彼此间的协调配合性差,这都是造成工程进度缓慢到的原因,严重的还会影响工程质量,导致工程在使用中出现种种问题。施工进度过慢很可能会造成工程预算超支,工程无法高质量完成,施工进度过快也会导致细节上得不到很好的处理,最终使得工程的整体质量受到影响。质量受到影响会危害到居民或者建筑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从而严重影响到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2.3建筑管理人才严重匮乏
        建筑工程施工涉及内容较多,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人员,不仅应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还应对工程建设流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严格把控建筑工程质量。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建筑企业管理人才十分匮乏,为建筑工程质量埋下隐患。
        2.4监督体系不完善
        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许多相关企业都开始关注建筑工程市场的和谐与稳定,国家有关部门也制定并实施了相关的市场管理监督体系。但是,市场竞争压力使一些建筑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无视内部管理监督体系,如果建筑企业未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工程管理监督系统,将使管理人员有机会利用漏洞导致公司资金外流。工程管理监督机制不完善直接影响企业竞争力,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
        3建筑工程管理控制措施
        3.1科学融入精细化管理理念
        很多建筑企业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建设时,相关建筑企业需要及时转变自身传统的管理思想,并且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对粗放式管理模式进行合理改进。建筑企业可以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引入精细化的管理思想,建立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对工程施工管理内容以及流程等进行细致划分,并将其落实到个人,这样也有利于追究工程施工管理责任,避免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

比如,建筑企业可以将工程施工过程划分为不同的环节,根据不同施工环节的具体内容,对施工管理工作流程及内容进行合理设置,还要结合不同施工环节的关键程度,制定出完善的施工管理注意事项,要求管理人员予以准确把握,尤其要让管理人员对于一些重难点施工环节加以关注,这样也便于指导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效率,减少施工质量问题。
        3.2借助信息技术改进施工管理方式
        在当前的社会时代中,信息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相关建筑企业可以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之中,创新出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提高施工管理的高效性,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比如,建筑企业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化的进度管理系统,将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输入到管理系统之中,并且要清晰地标注出不同施工环节的开始、结束日期,同时还要呈现出相应的施工结果,时刻关注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及时更新施工进度条,经常督促施工人员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另外,建筑企业可以将 BIM 技术引入到施工管理工作之中,利用 BIM 技术对某一施工环节进行建模,并借助碰撞检测技术对模型进行检查,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相关施工管理人员要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应对方案,借此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3.3重视建筑安全和质量方面的管理
        在进行建筑施工时可以采取安全责任制度,从而对每个施工环节做到有效管控,可以委派专门的安全监督小组对工程进行流动式检查,并要求现场的所有施工人员都做好安全措施,在安全得到了保障的前提下,这时候就应该对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了,在实施责任制度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将每一项工作落实到施工小组,再对个人的施工内容进行划分。要想避免施工管理中的问题扩大化,一定要将责任具体到人,实施全面优化。对于工程质量需要委派专门的监督核查人员对工程进行及时的检查,以便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3.4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
        提高施工现场的相关建筑企业在开展施工管理工作时,要对建筑工程的整个施工现场情况进行全面地了解,针对具体状况,采用合适的管理手段,借此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实效性。基于此,建筑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将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划分出合理的区域,比如,施工技术操作、材料设备摆放等区域,针对这些区域进行有效的管理。在对施工现场的材料设备进行管理时,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将材料及设备放置在合适的位置,避免施工材料质量受损,并且还要提高施工人员拿取材料的便利性,保障施工质量。另外,管理人员还要对施工材料的应用情况予以严加管控,减少材料浪费的情况,可以采用定额领取的方式,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降低施工成本。管理人员还要防止机械设备的线路连接处受潮,同时还要将线路规整好,以免线路连接乱成一团麻,影响到安全性。
        3.5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
        完善的建设项目监督管理机制可以为提高建设项目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指明方向。施工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是人员管理。首先,工程管理人员应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工程管理技能。建筑工程企业要加强对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并通过定期的培训使工程管理人员能够理解先进的工程管理思想,掌握先进的工程管理方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激励项目负责人学习新思想和使用新方法。其次,建筑企业要加强提升施工人员素质。组建施工团队时,必须优先考虑具有工程施工资格的人员,并防止经验不足的人员进入施工团队。最后,要加大人才的招聘力度,组建适用于自身发展的人才库,从社会上广纳贤才,以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管理在建筑企业的发展、工程施工质量提高等多个方面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还能够减少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隐患,因此,相关建筑企业要提高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视程度,并且要对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情况进行全面了解,结合实际情况,对管理方式进行科学改进,以此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要求,保障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羊月雷.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分析[J].居舍,2020(12):69-70.
        [2]吴志凯,戴德意.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04):98-99.
        [3]刘宏为.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3):145.
        [4]罗建雄.试析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及控制措施[J].住宅产业,2019(07):66-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