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绿色矿山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刘耀1 马跃武2 周越3
[导读] 摘要:绿色矿山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持久性的工作,已成为矿山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1.包钢勘察测绘研究院  内蒙古包头市  014010
        2.包头市矿产资源管理与服务中心  内蒙古包头市  014010
        3.内蒙古科技大学  内蒙古包头市  014010
        摘要:绿色矿山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持久性的工作,已成为矿山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内蒙古在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因此研究和探讨绿色矿山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绿色矿山建设;建设策略;绿色矿山理念
        1绿色矿山建设内涵
        绿色矿山是指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以实现生态效益、资源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协调发展为目的的一种全新矿山经营和管理模式。绿色矿山建设的前提是规范管理、依法办矿;其核心是节能减排、保护环境、高效利用、矿区和谐;管理和科技创新为绿色矿山建设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可大大促进绿色矿山建设健康、快速、高效发展[3]。其发展先后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世纪,主要观点是对矿区植被的保护及对矿区周边环境的美化;第二阶段为二战以后,绿色矿山从单纯的环境保护延伸至资源的综合利用;第三阶段为21世纪,绿色矿山除了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外,还包括节能减排、科技应用、人权思想等方面[4]。
        2绿色矿山建设现状
        2.1阶段性成果显著
        截止2020年底,按照《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度绿色矿山遴选工作的通知》要求,在企业自评、第三方评估、省级核查推荐基础上,经审核,自治区完成绿色矿山建设企业390家,通过参评国家级绿色矿山评估标准矿山企业已经达到52家。其中,区内比较著名的大型矿山,如白云鄂博铁矿、石宝铁矿等最早一批被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中,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在全国绿色矿山建设中位居第9位,超额完成了自治区第一阶段建成300个区级绿色矿山的目标。
        2.2规划标准体系日益完善
        根据自然资源部制定规范标准和下发文件精神,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结合内蒙古绿色矿山建设实践,制定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绿色矿山评估办法》、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绿色矿山建设规划》、《内蒙古自治区绿色矿山建设方案》、《内蒙古自治区绿色矿山名录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标准,使自治区绿色矿山建设管理工作实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促进内蒙古绿色矿山建设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2.3地质环境治理深入实施
        内蒙古作为矿业大省,具备优质的矿业资源,同时,也面临着资源开采带来的环境破坏问题。过去乱挖、乱堆问题非常突出,没有具体规章制度约束和考核,最终损害了政府形象和当地老百姓的利益。为将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推进有力,自治区党委、政府将绿色矿山中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环节纳入盟市领导班子考核体系中,并提出了具体的考核评分办法,使得自治区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得到实质性提高和发展。对过去历史原因造成的问题矿山,区内拨专款进行治理,经统计,“十三五”期间,自治区内运营生产矿山企业在地质环境治理与恢复中投入资金达54.6亿元,完成治理区面积约500km2,成绩显著。另外,财政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拨专款对历史遗留的无主矿山进行彻底整治,投入资金约12.9亿元,完成治理恢复面积约135km2。对探矿活动及历史遗留问题造成探矿权范围内局部自然景观、土地资源等遭到不同程度破坏。
        2.4绿色矿山建设模式不断创新
        在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自治区通过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分类施策、综合治理,绿色勘查、严把入口等措施,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普遍推行的绿色矿山建设新模式。内蒙古矿产资源丰富,矿种齐全,地域又比较分散,气候条件不同,在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很难套用一种标准或模式进行实施。

根据建设实践摸索,将区内矿山按照开采规模、开采矿种、企业性质、地域分布等划分治理区或治理单元,每种治理单元具有与其对应的、独特的开发特征和治理措施,有针对性的制定更详细的建设方案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绿色矿山建设问题
        3.1独特地域的局限性
        内蒙古作为资源大省,煤炭、天然气、黑金属矿、有色金属及非金属等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作为中西部地区资源集结地,其矿山开采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更为突出。西北地区生态条件脆弱,土地资源一旦损毁很难恢复治理。针对内蒙古明显地域特征地区来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工作也应该带有地域性差异来进行,不能以南方湿润区域建设标准来指导内蒙古绿色矿山建设工作。而且,内蒙古幅员辽阔,地域面积跨度大,从西部戈壁沙漠到东部青青草原中间相隔多种生态部落种类,怎样做到在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宜林则林、宜草则草而分类对待处理,对于矿山建设工作挑战较大,怎样甄别和分带需要做很多细致且结合实际的调研工作才能确定。故对于内蒙古地区特殊的生态环境和大跨度区域差异条件会制约绿色矿山建设工作。
        3.2矿山规模结构制约绿色矿山建设
        内蒙古资源丰富,品类齐全,矿山规模结构特点制约着绿色矿山发展。内蒙古矿山具有数量多、规模以中小型矿山为主、较分散等特点,据不完全统计,小型及以下矿山占比达75%以上,但产能占比却不足30%。可以说,在众多的中小型矿山中,其发展和建设能力参差不齐。同样,在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鉴于其建设能力和建设意识的不同,对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带来较大困难,绿色矿山建设是一项长期持久性的工作,大量中小型矿山难以在建设过程中持续完善,制约绿色矿山建设。
        3.3绿色矿山建设发展理念不牢固[6]
        受过去矿山发展理念的束缚,多数中小型矿山开采以追求眼前利益为目标,缺乏环境保护和矿山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绿色矿山理念理念更是难以从思想意识上去接受并主动实施,更多地停留在口号上而非行动上,也未成为整个行业的普遍价值追求[7]。由于绿色矿山建设发展理念不牢固,矿山企业为了实现其生产目的,达到经济增长指标,在资金投入、规则制定和设施配备等方面未达到绿色矿山建设的要求,对绿色矿山建设的紧迫性、重要性重视不够,还未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得出具有科学性、可行性的绿色矿山建设方案,也未投入足够的资金、物力和人力资源来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工作[8-9]。故发展理念不牢固严重制约绿色矿山的建设和发展工作。
        3.4开采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
        由于内蒙古地区整体矿山开采水平较低,且矿山规模多以中小型为主,为节约投入成本,许多小型矿山和早期建设的矿山沿用老旧技术装备和落后生产工艺,加之在矿山建设和开采过程中管理水平低,经营粗放,集约化程度不高,造成能耗相对较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安保措施齐备作为绿色矿山建设的要求,矿山开采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将严重制约着绿色矿山发展步伐。
        4结束语
        在思想意识上应该摒弃内蒙古地域和气候上的限制,应站位要高,思路要超前,应主动与南方绿色矿山建设好的省份对标升级,查漏补缺,这样才能在下一阶段的建设中继续保持好的发展状态。要进一步加强政府的导向作用,尤其对于自治区内比较偏远的地区,不能区别对待,要真正将绿色发展理念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实现自治区全面建设绿色矿山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杨小聪,郭利杰.可持续的矿冶工业生态系统构建[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1,63(2):1-4.
        [2]王生龙,宋召军,高泺等.南方水泥公司绿色矿山建设实践[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4,34(7):89-91.
        [3]谭金华.绿色矿山及矿山安全环保政策解读[J].石材2020(1).
        [4]龚斌,师懿,陈姚朵等.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绿色矿山内涵扩展研究[J].中国矿业2017,26(8):81-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