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倩倩
徐州市贾汪区汴塘镇高庄小学,江苏 徐州221134
摘要:小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语文课堂,而在众多学科中,语文极其复杂,看似简单,实则涵盖的范围很广,内容很多,同时,小学阶段尚无法自主学习,因此,就要格外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学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进行阅读。那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进而提升其认知水平,需要进一步具体分析论证。
关键词:课堂教学;小学语文;独立阅读;阅读兴趣
前言: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今后学习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认知水平的发展。一个人最佳阅读时期就是小学,小学生还没有形成固有的思维模式,时刻充满着好奇心,这个阶段是学生认识感知世界,学习知识最重要的最基础的时期,如果在这一重要阶段学会合理正确的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在未来的道路上也将会少走很多弯路,甚至是受益终身。而小学语文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只有把基础打牢固,才能在今后的学习一步一个脚印,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对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至关重要。
一、打造情景阅读,烘托课堂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要着重打造情景阅读,烘托课堂氛围,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是教导者,更是倾听者和学习者,一味的单一输出,迫使学生接受的古板教学方式不适用于现代教学,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因此需要另辟蹊径,打造情景。在一些课文中,涉及到多个角色,可以展开实践,请学生分角色表演,大家共同营造,不仅可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还能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营造情景。比如,在小学二年级《曹冲称象》一节中,教师可以先用图像向学生展示大象有多大,请学生自己形容并分享,从而激发大家的兴趣,而后通过课文阅读展示了解大象到底有多大多重,还可以模拟曹冲称象的方法进行实践操作,鼓励大家参与,进一步促进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还可以使其记忆更深刻,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二、传授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方法直接决定着阅读效率。阅读能力无法走捷径,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停滞不前的,需要日积月累的努力,加以引导,让学生真正喜欢阅读,对阅读感兴趣,主动去阅读,才是阅读的意义。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阅读状态,及时调整,多加鼓励,因为每个孩子都不一样,阅读方式不一样,阅读效率不一样,因此不能一概而论,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比如,有的学生阅读慢,那就鼓励他去感受课文中每一句话的意义,同时加强速率;有的学生比较害羞,不愿展示自己,那就更要积极鼓励和褒奖,让学生能够增长信心,克服恐惧,这样才能更好实现高效率的阅读,长此以往,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另外,小学生天真浪漫,经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时刻倾听同学们的意见,实施开放性课堂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上打破常规,畅所欲言。总之,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小学生正处在喜欢玩乐,对周围一切都兴趣浓厚的阶段,要把握好这一阶段,让他们觉得阅读是一件既快乐又有趣的事情,自然也就事半功倍了。同时,培养阅读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善于倾听学生的想法,鼓励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多阅读,对于塑造学生的想象力也至关重要。
三、设计悬念问题,引导独立阅读
独立阅读,顾名思义就是要自主阅读,学生主动开展阅读,独立完成阅读。语文阅读从传统意义上来看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很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很难使其独立阅读,往往更像是为完成一项任务而不得不阅读,所以,这是最难,也是最需要转变的。目前的课堂教学中,阅读活动大多采用朗读的方式,学生很难提起兴趣,长此以往则是厌烦心理。所以,对于老师来说,要在课堂中设置悬念,提炼要点,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比如在《小蝌蚪找妈妈》一文中,利用好学生对小蝌蚪本身产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设置悬念,例如,小蝌蚪是如何一步步变成青蛙的?先长出什么?后长出什么?小蝌蚪是什么颜色的?青蛙又是什么颜色的?这样一来,学生带着好奇心进入到课堂阅读中,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想要一探究竟的求知欲,阅读效率也会大大提升。
另外,尽可能多的鼓励学生去独立完成阅读,避免被“牵着鼻子走”,避免过多干预和纠正,让学生去自主安排自己的阅读任务,自主查验阅读成果,自我总结和归纳。《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过,教师的阅读分析不能代替学生,应当使学生多参加阅读实践。这就否定了教师生硬输出的陈旧模式,也充分表明了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重要性。
结束语: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阅读教学,地位举足轻重,对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至关重要,要把课堂教学放在重要位置,使固有的教学时间发挥出最大的教学效率。阅读是一种品质,打好基础是重中之重,在课堂教学上,教师不仅要教,要听,更要懂得关注学生,时刻掌握学生的动态。在阅读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独立阅读,全方位、多角度引导,利用一切资源,想尽办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循序渐进,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使课堂效率最大化,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一种品质,阅读使人进步,教师身上承担着重要责任,必须要对学生负责,对学生的将来负责。
参考文献:
[1]刘玉霞.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考试周刊,2021(29)
[2]梁昌君.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新课程,2021(13)
[3]强科香.浅谈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