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育的生活化教学思考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6期   作者:黄亚平
[导读] 小学科学源于生活,最终也是应用于生活

        黄亚平
        湖北省荆门市漳河新区周集小学448156

        摘要:小学科学源于生活,最终也是应用于生活。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越来越多地采用基于生活的教育策略,强调选择适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教科书,并且基于生活的教学策略符合实践要求。这不仅使学生能够融入现实的社会生活,而且使学生能够利用课堂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并解决许多生活问题。
        关键词: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方法
        1.从生活中引入科学,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许多学生不了解科学,对科学不感兴趣。主要原因不是因为教师没有详细或适当地解释知识点,而是因为许多教师在将科学引入学习中时并不了解学生感兴趣的领域,因此他们没有很好地利用知识,没有合理的利用学科特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提高他们的兴趣。过去,在教授科学时,许多老师仅仅向学生讲解什么是科学,以及科学发展的历史,这种教学方法会使课堂教学变得无聊,并使学生逐渐对该学科失去了兴趣。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雷雨天,老师可以问学生是先看到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这些现象是所有学生都能看到的。通过这些问题,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老师的问题并思考,而不是由老师单方面地进行教学和学生被动聆听。学生参与思考,答案是对还是错都没有关系,重要的是,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使教室更加充满活力,并让他们意识到科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科学来自生活并适用于生活。如果学生思考后并回答他们首先看到闪电,老师可以向学生解释,因为光速快于声速。因此,当雷声来临时,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然后再听到雷声。
        2.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创建教学情境是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来教授各种学科的重要方法之一。所谓的情境创造是指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基本情况,设计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是有针对性的,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中,通过情境创造的课堂教学具有很大的优势。一方面,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并且对科学知识有肤浅的理解,因此可以通过在一定程度上创设情景来增加小学生对科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小学科学有很多抽象和困难的知识,通过创建场景使抽象和困难的知识更加生动,这对学生理解科学知识非常有帮助。创设一种以生活为导向的教育环境,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独立探索与生活和科学学习有关的科学现象。
        3.运用生活资源,充实教学内容
        小学科学教科书内容丰富,涵盖生物学、物理、化学、自然、地理、环境保护和许多其他方面。但其缺点是容量相对较小,更新速度较慢。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要在教育中补充其科学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补充的内容,要求教师在生活中进行积累和处理。例如,当学习“连接不同的电路”部分时,可以要求学生想象他们家中各种电器的控制路径。老师选择一种向学生讲解,以使学生熟悉基本结构,并尝试设计一种更合理和实用的方法来连接家庭电路,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种材料可以在生活中收集,可以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联系起来,很容易引起学生对实践的兴趣。
        4.积极开展以生活为导向的教学研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除了指导学生在小学科学课程中获得科学教育的理论知识点外,教师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指导学生根据他们的生活经历和认知水平进行科学实践活动,将提高学生的素养和实践能力,增强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例如,在学习《家乡的水资源》的课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察下污水中的小鱼和自然河水中的小鱼的差异,引出水污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老师在开始探索活动之前,从学校附近的河中收集污水,并指导学生上课前从家里带上清洁剂或肥皂,开展水污染实验。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保护水资源对于生命和生存的重要性,并指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自觉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促进学生们科学素养的培养。
        5.教师使用多媒体来支持科学教育
        激发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并提高他们的实践技能,这一点非常重要。但是,并非科学教育的所有内容都适合演示,并且可以手动操作,例如学习各种矿物质,地球运动以及昼夜变化。此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例如,学习各种岩石时,可以使用多媒体显示各种岩石,然后使用动画等方法不仅显示各种岩石的形成过程,还可以显示白天和黑夜等现象,并通过多媒体可以直观显示,提供演示文稿供学生理解。借助这些方法,可以使问题变得更直观,更容易让学生学习,同时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语
        简而言之,进行以生活为导向的小学科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增强学生对科学与生活之间联系的理解,并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入以生活为导向的教学策略,并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各种贴近生活的教学活动,以加深学生对以生活为导向的教学的理解,从而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魏京凤.小学科学教育生活化策略初探[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16):95-96.
        [2]张露露.小学科学教育生活化策略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8):189.
        [3]陈建华.生活化策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读书文摘,2019(1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