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梅江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建筑工程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并对其建设质量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而合理的开展施工现场管理监督,可以全面提升建设质量,保证施工安全。但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仍然会出现施工方面的问题。只有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对现场管理进行规范,才能使建筑工程质量更加稳定,保证施工得到全面的优化,以相关规定为依据合理开展施工。
关键词: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建筑行业
虽然近几年来建筑工程取得了重要的发展,但是,其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仍存在许多的问题需要完善,只有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全面的监督,才能发挥管理工作的作用,保证施工的有序性。因此,本文对施工材料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考虑,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监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1工程案例
本项目位于上海市闵行区江川路街道,本工程为闵行区沿江居住区九年制学校新建工程,长边长约61.6m,短边长约59.3m,整个基坑周长约290m。在施工过程中注重施工现场管理,有效提高了施工质量。如图1所示为施工现场图。
2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监督的原则
科学的工作原则,可以从根本提高工作效率。在进行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时,需要相应原则为依据,从整体方面提升整体建筑水平[1]。
2.1科学化原则
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与监督工作非常关键,而如果想把两项工作落实到实处,会面对很大的困难。只有保证管理与监督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才能提高管理水平,发挥管理和监督的作用。通过科学性原则,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可以为监督工作顺利开展提供稳定的基础。因此,必须以科学化的方式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管理,满足我国建筑工程的实际发展需要,使各项施工操作更加规范,全面整合利用资源,发挥不同人员的个人潜能,使建筑整体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2]。
2.2经济性原则
在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时,需要以标准化生产观念为基础,发挥管理的作用和价值[3]。在管理时,需要全面降低不同施工项目的成本,以市场为目标,合理进行拓展,以最小的投入谋求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2.3严格性原则
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否则将会对管理监督工作效率提升产生影响,无法发挥管理和监督的作用。严格性原则要求相关人员需要以施工要求开展规范性的施工,避免施工存在不规范的问题。此外,施工企业需要积极配合第三方开展检查工作,保证第三方可以全面检查施工情况。验收工程过程中一旦发现存在问题,必须马上进行处理。
3建筑施工现场的现状
目前施工现场经常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由此产生了严重的施工事故。很多人认为之所以会发生事故主要就是因为建筑企业不符合施工要求,或者施工违反了法律规定而造成的悲剧。然而从实际调查中可以明确看出,没有按照法律规定开展施工并不是产生施工事故的主要因素,施工违反相关规章制度产生的影响最大。
施工操作不合理,或者很多管理人员对于国家的相关要求没有明确的了解,不够重视安全问题,很多时候安全检查工作并没有落实到位,严重停留于形式,工作态度不够认真严谨,导致施工现场经常发生事故。管理人员没有细致划分管理责任,没有树立良好的危机意识,管理工作效果始终无法有效提升。施工人员与管理忽视安全问题,轻视安全检查工作,没有严格贯彻相关的管理和施工要求。随机检查与真正的施工安全需求存在严重的差异。
4施工现场管理与监督的强化策略
4.1构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机制
为了保证施工现场管理与监督工作可以落实到实处,必须明确各管理部门需要承担的工作内容,将工作责任落实到个人,使所有管理人员可以共同承担管理责任,形成层层负责,紧密衔接的责任体系。以施工现场具体实际制定完善的企业管理机制,并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不断完善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责任制,使施工管理人员可以对自身需要承担的管理责任有明确的了解,严格落实责任。
4.2强化施工现场管理的监督
如果发现有人员没有遵守规定的行为,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处罚。对检查模式进行优化,以无规律抽查作为检查的主要方式,避免施工现场管理者为了应付检查,而采取表面工作。管理者需要全面审查施工企业的施工进度,并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加强管理人员进之间的交流,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足,并全面改进和调整。由于建筑行业复杂性较强,因此需要多方面的互相配合,以保证施工现场施工始终处于被监督的状态。
4.3严格管理施工现场材料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施工材料,这些施工材料占据建筑总成本的较大比例,因此对于建筑材料的管理会对工程成本产生直接的影响。作为管理者需要对建筑项目材料有明确的了解,从调度到存储都要进行细致的分析,以节约材料为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保证建筑工程可以顺利进行的基础上,有效节约施工材料和建设土地,避免施工材料因为保护不当受到破坏,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4.4重视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的提升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施工现场监督管理工作能否落实到位与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提升具有密切的关系。施工人员是管理者管理的主体,监督则是面对参与工程的所有人员。施工现场的管理与监督必须与预期目标相统一,发挥管理的作用,全面规范施工,并及时反馈信息。首先,需要更加重视技术培训,加强创新技术研究力度,在施工过程中一旦遇到问题必须马上进行处理。其次,需要全面了解施工中所用的设备器械,并正确使用设备器械。虽然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施工设备机械化程度逐渐强化,但有时施工设备仍然存在安全隐患,需要规范操作,才能彻底规避施工事故,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工作。最后,需要经常组织人员进行学习和交流。建筑工程施工属于团队性的工作,无法依靠单独的个人完成全部的任务。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施工水平,同时还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合理的方式规避风险,更好地进行建设工作。
结语
总之,施工现场的管理与监督可以从多方面对工程质量和进度等进行有效的保证。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建立严格的现场管理体系,对施工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使施工资源可以进行统一的管理。而只有做好施工现场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才能保证工程建设质量与相关要求相符合,使工程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工,全面降低成本投入。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对施工监督与管理工作更加重视,对建筑工程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全面的监督。
参考文献:
[1]李江峰,胡晓月.强化施工现场管理监督促进建筑行业科学发展[J].绿色环保建材,2020(05):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