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50023319920228XXXX
摘要: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节水节能技术是绿色建筑的关键,对于减少建筑能耗和资源消耗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针对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新技术的运用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新技术;节水
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高,但水资源自身的品质存在很大的问题,为了使水资源恢复过去优异质量,节水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在现代建筑工程中,节水更是居于整个工程的中心地位,国家应通过建立完备相关建筑工程节水的规定条例,辅之以制定合理的水价政策等来规范管理生产及生活用水量,减少在生产生活中水资源的浪费,积极推进新型节水技术,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要绿色实施,节水节能以保证建筑工程用水的持续性,在尽可能维持经济高收益的同时,使水资源的消耗降到最低,对于建筑工程所排出的工业废水量要合理控制,维护人们共同生活的优美环境,使社会效益成果显著。
1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的重要意义
绿色建筑的含义不是指建筑装饰的颜色或建筑外部绿化的程度,绿色是一种环保节能的象征,而绿色建筑理念的核心,就是对水资源和能耗的节约,水资源节约主要指提高水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能耗节约主要是指广泛利用可再生能源以及最大限度的节约水电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1]。绿色建筑在我国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节水节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绿色建筑的发展,我国的大城市人口近些年来呈现大幅度增长,人口密度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水资源、能源的供给压力。因此,我国的水资源、能源人均占有量较低,分析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水资源、能源节约措施,对于建设节水节能低碳、绿色生态、节约高效的建筑用能体系。
2建筑给排水中存在的问题
2.1水资源的利用率低
在给水点进行水资源分配过程中,如果设定的水压力太大的话,就会使水资源利用率低下,一定程度上达不到节水的要求。同时给水点没有将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饮用水以及绿化园林用水进行不同品质水资源的区别供给;对于雨雪天气的水资源没有进行合理收集,以达到二次回收的目的;没有在建筑中实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没有通过节水系统的应用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2.2建筑管理部门未对水资源进行科学管理
建筑管理部门将对于水资源方面的管理重点放在了价款与用水通道维修上面,从而忽视了节水节能的发展要求,对于节水系统也缺乏合理的建立模式,导致部分建筑中水资源的用户认为自己交了多少水费就可以用多少水,不注重对水资源的保护,从而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2]。
2.3热水供应系统的问题
根据调查分析研究,调查者发现一个普遍现象,热水供应系统中存在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尤为严重。在使用热水供应系统时,热水供应系统会有预热的一个阶段,在热水放出之前会在管道中放出一部分冷水,而一般情况下,对于这部分冷水的处理办法就是直接放掉,从而造成这部分冷水资源的浪费。因此,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在使用热水供应系统之前,可以对该系统进行合理调配,适当加入新系统进行改进,或者提前设定好冷水的收集方式,将这部分冷水累积起来,可以回收用于其他方面。
3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新技术的应用方案
3.1建立水资源循环系统
绿色建筑废水回收利用系统,对建筑的生活污废水进行收集,经再生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回用于绿化及道路浇洒、洗车、消防以及公共设施卫生间的冲厕等用水,将生活污废水转为中水,对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同时减少污染。系统中设置水质监测器,如果水质不达标则排放到下水管系统,并且发出警报。通过楼宇顶部蓄水池收集雨水进行净化处理,当水质标准达到绿色建筑的用水要求时,即可纳入循环水系统。为解决热水供应消耗电能过大的状况,可采用集中供热的方式,根据南北方区域的不同,合理采用热水加热资源,南方主要使用空气及地热资源,北方充分利用光照使用太阳能技术[3]。在高端建筑中,可以将冷水热水、生活排水、雨水、消防供水等系统独立开来,并且针对性进行节能设计。热水供应系统进行支管循环设计,确保支管热水温度也能够达标,在热水系统循环管路中尽量按同程式回水管路设计,或者回水管路中设限流调节阀、温控阀等保证循环效果的措施。这样尽管前期成本会增加,但是长期效益显著,节能效果良好。为了避免热水资源的浪费,还可以建立合理的收费制度,用户节约了能源,也节约了水资源。热水循环采用机械循环方式,保证热水循环效果。为了更好地实现节能效果,热水和冷水的供水压力要保持一致,避免用水点的水温过度波动。同时水管和附属设施要使用抗热性高的材料,保证水温稳定性,避免管材损耗。
3.2加强绿色建筑设施投入
节能减排是施工的重点工作,因此要强化施工质量控制,在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内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加大前期投入,提高给排水工程质量,降低水资源和能源损耗,提高增量效益。加大研发投入,结合传统建筑给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在新时期更要探索一条给排水节能技术应用的合理路径。比如施工中,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利用消防水池(箱)的超期储水,这样既能够减少水资源浪费,同时也能避免消防供水水质恶化。为了增强建筑的舒适性,可以加大雨水花园的投入建设,各溢水口形成联动调蓄作用,改善建筑无组织排水状态。过去居民洗车往往要用从楼上接水管,造成较大的浪费,如果采用雨水花园系统,在小区内可以设置洗车的设备,按照流量计费,减少资源浪费。为了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浪费,绿色建筑应该全面采用资源计费的方式,无论是住户内,还是小区内,都可以采用资源计费的方式,给居民提供便利的利用条件,同时还可以降低水资源的浪费和能源消耗[4]。
3.3创新给排水的节能理念
首先,应改变传统供水理念,尤其是对于绿化等非饮用水,应大量使用雨水等非传统用水水源。为实现节能目的,可以有机结合屋顶雨水利用与绿色建筑太阳能的应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降低水加热的能耗。还可以把屋顶光伏热水系统与户内热水器组合使用,无论冬夏,用户都可以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沐浴,大大地实现了节约能源的目的。这种供水方式的创新在于供水水源来自于屋顶雨水,而非传统的自来水,当然这种创新的供水方式还得对雨水的水质处理进行必要的投入。同时也可以考虑对建筑进行改造,充分利用居民各层空间进行蓄水,让雨水从屋顶进入处理系统,然后流入各个蓄水空间,实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还可以结合给排水,通过智能系统在排水的过程中实现给水,比如生活废水排出经过处理后,不仅可以用作小区的绿化用水,还可以作为用户的冲厕用水等,这样资源和能源都实现节约[5]。
结束语
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内部结构十分复杂,功能模块众多,而且相比传统建筑,新问题也较多,因此要采用节能新技术进行优化改造。在运用绿色建设给排水节能新技术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楼高、结构、功能等多方面的约束条件,革新水资源供给理念,不断创新技术水平,打破现有瓶颈。
参考文献
[1]孙晶晶.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9,38(22):265-266.
[2]梁松.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新技术应用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0):80.
[3]杜定发.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应用探析[J].地产,2019(13):30+34.
[4]王燕翔.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19):44.
[5]张铃淋.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应用[J].中华建设,2019(06):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