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万事兴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1900
摘要: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规模不断扩大,结合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特点可以得知,通过运用先进的节水节能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能够延长各项设备的运行寿命。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技术
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高,但水资源自身的品质存在很大的问题,为了使水资源恢复过去的优异质量,节水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在现代建筑工程中,节水更是居于整个工程的中心地位,国家应通过建立完备相关建筑工程节水的规定条例,辅之以制定合理的水价政策等来规范管理生产及生活用水量,减少在生产生活中水资源的浪费,积极推进新型节水技术,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要绿色实施,节水节能以保证建筑工程用水的持续性,在尽可能维持经济高收益的同时,使水资源的消耗降到最低,对于建筑工程所排出的工业废水量要合理控制,维护人们共同生活的优美环境,使社会效益成果显著。
一、建筑中给排水节水设计的重要性
绿色建筑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在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实施节水措施,并不只是单纯的减少用水量,而是通过使用科学的技术提高水资源的使用率,合理分配水资源,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的降低用水过程中水资源的浪费,从而大大节约用水。在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要想有效的实现节水目标,就必须要建设绿色环保建筑,减少用水量,对水资源的使用效率进行提高,强化节水设计的科学合理性,最大限度的降低建筑工程中的成本开支,将绿色环保理念和建筑工程进行融合,实现建筑物的节能减排。
二、建筑给排水施工现状
2.1给水设施出现渗漏
因为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用水设备和设施出现破损,长时间得不到更换和维修,使得用水设备出现大面积的渗漏水现象,浪费较多水资源。在建筑给排水项目施工环节,通常会建设较多的临时管道,确保建筑给排水施工的顺利进行。但是,因为这些设备长时间使用且没有及时更换,管道容易出现渗漏现象,同时,部分零配件质量不达标,也会出现渗漏现象。
2.2水资源的利用率低
在给水点进行水资源分配过程中,如果设定的水压力太大的话,就会使水资源利用率低下,一定程度上达不到节水的要求。同时给水点没有将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饮用水以及绿化园林用水进行不同品质水资源的区别供给;对于雨雪天气的水资源没有进行合理收集,以达到二次回收的目的;没有在建筑中实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没有通过节水系统的应用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三、节水节能技术的具体运用
3.1中水回用技术的具体应用
生活污水和雨水经过一系列处理后,会形成中水,虽无法直接饮用,但是,可以利用其冲洗厕所与道路,也可以用水进行绿化灌溉。通过利用中水回用技术,能够确保水资源得到高效的利用,进而达到节水节能目标。对于施工单位来讲,在建筑给排水施工环节,运用此项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而且能够减少水资源损耗,减小污水排放量,对周围的自然环境起到良好保护效果。因为此项技术不够完善,故应用范围比较小,在具体施工过程当中,要求施工单位结合建筑给排水项目的建设规模,有针对性地选择此项技术,节约大量水资源,不断提高节水节能效果。
3.2优化热水循环系统
热水循环系统设计在目前的建筑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是优化给排水系统设计中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在选择热水供应装置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其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行考虑,这样一来才能够提高给排水系统的节能性和环保性。除此之外,通过优化建筑内部热水循环系统设计,还可以对水资源的使用效率进行提高,强化热水循环系统的绿色环保性,和当前绿色建筑相匹配。
在对热水供应循环系统设计的过程中,相关设计工作人员需要注意,可以在设计给排水总系统的过程中使用立管和支管循环的模式,此种设计对于冷水利用起到很好的节约效果。使用双管供水模式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水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在此种情况下,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恒温传感器的设计来加强热水循环系统效果的控制,使得温度可以持续处于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在设计绿色建筑内部给排水总系统的过程中,设计工作人员要提高对超压出流控制问题的重视,使用合理的措施对其进行解决,提高给排水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节能性。准确评估当前生活给排水系统运行的绿色节能效果,选择具有较高节能水平的器皿,通过合理的设计使得水压过大的情况有效缓解,并使其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正确安装节流塞和减压阀,从而对水资源的使用效率进行提高。
3.3变频调控技术科学应用
用水量多少会受到季节、气候、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根据现有资料数据可知,夏季用水量要明显高于冬季、早晚的用水量明显高于午间。如果按照统一要求对不同阶段、不同时段水资源展开配置,还可能会出现水资源供应不及时、剩余水过多等情况,进而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带来一定的能源损耗。因此,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需科学使用变频调控技术,按照时段要求,合理规划水资源用量,保证供需平衡,减少水资源浪费,实现能源节约目标。一般而言,在变频调控技术的引进中,能够实现20%的能源节约,全面突显变频调控技术节能节水的有效性。
3.4创新给排水的节能理念
首先,应改变传统供水理念,尤其是对于绿化等非饮用水,应大量使用雨水等非传统用水水源。为实现节能目的,可以有机结合屋顶雨水利用与绿色建筑太阳能的应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降低水加热的能耗。还可以把屋顶光伏热水系统与户内热水器组合使用,无论冬夏,用户都可以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沐浴,大大地实现了节约能源的目的。这种供水方式的创新在于供水水源来自于屋顶雨水,而非传统的自来水,当然这种创新的供水方式还得对雨水的水质处理进行必要的投入。同时也可以考虑对建筑进行改造,充分利用居民各层空间进行蓄水,让雨水从屋顶进入处理系统,然后流入各个蓄水空间,实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还可以结合给排水,通过智能系统在排水的过程中实现给水,比如生活废水排出经过处理后,不仅可以用作小区的绿化用水,还可以作为用户的冲厕用水等,这样资源和能源都实现节约。
结束语:
总之,建筑中的节水节能问题是需要人们共同重视的一大重要问题。对于相关管理部门来说,要加大对水资源的管理力度,积极改进现存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条例,同时加强新技术新手段的研究,不断减少在建筑给排水方面存在的资源浪费现象,正确引导居民树立节水节能意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资源的节约及合理利用是大势所趋,营造绿色的建筑环境,共同致力于人类生存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秦倩.节水节能技术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29):133-134.
[2]张连龙.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04):59-60.
[3]柴磊,张潆匀.关于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2):61.
[4]蒋时兴,曾强,张吉彬.节水节能技术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运用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0):119-121.
[5]邓晓斌.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节水节能设计与技术措施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7):176-177.
[6]韩刚.浅议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8(34):120-121.
[7]班超.节水节能技术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8(34):254.
[8]杨颖鑫.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3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