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设备主人制 持续提升变电运维精益管理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胡金阳 张恒 裴召刚
[导读] 摘要:“设备主人制”作为一种全新的变电运维机制,在变电运维工作中具有较大利用价值。
        国网泰安供电公司  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设备主人制”作为一种全新的变电运维机制,在变电运维工作中具有较大利用价值。变电运维工作任务复杂,实施“设备主人制”不仅意味着设备运维中的权责到位,还能够充分发挥运维技术力量的潜力,高质量完成变电运检的要求,因此有必要探索落地实施“设备主人制”的方式和路径。
        关键词:变电运检;设备主人制;实施
        落实设备主人制,通过分工明确责任,“设备主人”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有效地培养职工的自发精神,实现职工从“需我管理”到“我要管理”转变。
        “设备主人”通过设备分析的发展,领导组织协调工作,参与设备维护和技术维护和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同时,针对变电运行故障实施“区别化”的操作和维护,提高设备管理水平。据相关数据统计,某供电企业自试行设备主人制,变电运行2020客户端设备故障率下降45%,客户停电时间减少31.8%。因此,积极推广应用“设备主人”管理机制,持续提升变电运维精益管理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设备主人制”概述
        “设备主人制”的核心在于建立变电设备与运维人员之间的关联,相当于为每个变电设备指定“主人”,每台变电设备均应有专人负责,进而实现变电设备运维的权责到位。
        “设备主人”要承担对关联设备的全部维护任务,不仅包括关联变电设备的性能安全与运行安全,同时要建立完整的变电设备资料台账,准确记录变电设备在各个状态下的数据信息,通过设备数据对比确定变电设备当前工作状态。“设备主人”需要保证变电设备的运维质量,将精益化管理理念落实到日常的设备维护任务中,在提升电网可靠性的同时为设备运行提供更多专业化保障。
        2.落实设备主人制,持续提升变电运维精益管理实施策略
        2.1加强现场安全管控
        2.1.1推进作业现场安全风险标准化管控
        编制《生产作业现场安全风险管控标准化工作规范》,重点管控现场勘查、施工方案、现场安全交底三个关键环节,发布施工方案模板,严格落实近电、接火作业安全防控措施。
        结合现场实际,编写和使用针对具体工作的安全管控卡及标准作业卡,重点突出现场作业内容、风险分析及安全控制措施,规范生产作业关键工序及工艺标准。
        2.1.2建设全防误系统,强化现场防误管理
        (1)实现倒闸操作的在线“全防误”:一是通过O-P互联实现检修申请-调度指令票-倒闸操作票的全流程电子化。二是建设“防误云”,具备了主子站分工明确、源端维护的一体化的“全防误“ 功能;实现逻辑公式防误、拓扑防误、一二次设备信息关联防误和倒闸操作票的自动成票。三是建设变电站端防误双主机,升级主子站防误系统实现顺控操作的“双校核”,;通过遥信遥测、高清视频等实现顺控操作的“双确认”。
        (2)完善现场防误措施:一是修订防误典型设计方案。二是实现遥控操作的实时闭锁,并应用防误解锁操作管控卡,防范误操作。三是全面推广应用防误智能锁具管理,实现异常防误解锁线上审批,杜绝随意使用解锁钥匙。
        2.2加强设备隐患治理
        2.2.1大数据预警设备隐患
        (1)防范变压器受冲击损坏风险:一是将变电站中低压馈线故障短路电流、故障录波流经变压器短路电流数据结构化,自动统计分析3倍、5倍主变额定电流冲击次数及时间,定期预警高故障变电站,协同输变配电、调控专业,制定“一站一案”措施,压降故障率。二是跟踪主变大电流开关柜回路电阻测试情况,排查开关柜内接触不良、长期发热引发故障,防范开关柜故障引发较长时间大短路电流冲击主变。
        (2)自动预警设备异常状态:一是根据避雷器动作情况分析受高雷害冲击变电站,采取馈线差异化防雷措施;二是统一断路器电寿命计算方法,统计断路器历史开关电流情况,自动计算可开断短路电流次数,达到极限寿命80%时提出预警,调整强送、重合闸策略;通过比较母线最大短路电流与断路器额定开断电流,预警遮断容量不足断路器。三是半年以上未投切电容器组预警,提取调度云平台电容器开关变位信息并统计分析,分析AVC投切策略、电容器、电抗器配置问题,加强运检专业在可研、初设阶段介入把关,优化AVC策略。四是变压器分接开关调整次数预警,PMS累计分接开关动作累计次数>{分接开关使用寿命(允许动作次数)-2*月平均工作次数(最近一年动作次数累计/12)}时,进行预警,差异化开展变压器分接开关维保。五是电容电流超标及消弧线圈档位不足预警,新增PMS系统母线台账中电容电流字段,母线电容电流超过10A时发布预警。
        2.2.2强化隐患排查治理管控
        开发上线PMS系统设备隐患管理模块,梳理设备隐患,发布工单式排查治理计划,按照“一患一档”编号进行管理。将排查完成率与工单关联、整改率与工作票关联,实现隐患排查、整改、线上闭环管控,避免了隐患重复排查,整改情况不实等问题。
        2.2.3推进设备运行环境整治
        (1)针对当地气候,制定落实设备整治典型措施。例如某地潮湿多雨气候,制定落实防水防潮整治典型措施图册及近海变电站暖通差异化设计标准,确保变电站直流零失地,延长箱柜维护周期,减少夜间紧急消缺次数。
        (2)完善高压开关室密封治理,降低高压开关柜故障
        (3)制定变电站节能降耗等措施,优化变电站设备室空调、除湿机、照明、主变压器冷却系统控制策略,减少变电站日均站用电量。
        2.3加强智能运检应用
        2.3.1设备状态全景研判
        收集全景展示变电主设备状态信息以及全寿命运检信息,将技术标准、运行规程要求结构化,整合专家经验,编制设备状态评价导则,形成可编译的机器语言,实现设备状态实时动态评价,并自动生成运维检修决策。通过设备例检前核对设备全景画像,针对设备特定隐患、异常数据警示等内容,发布工作提示单,安排专项检修试验项目。
        2.3.2工单驱动运检策略
        以设备状态评价模型、运维、检修(试验)专家经验为指导,以电网设备运检主动预警为目标,制定发布变压器重载、变压器轻瓦斯告警、化学监督超期、SF6气体压力低、主变受冲击、频繁渗漏油、刀闸频繁缺陷等工单,工单处置关联PMS业务流程,提升了主动预警的发现能力和执行管控能力。工单处置关联PMS业务流程,发布工单处置情况看板,评价工单推送的有效性,逐步实现以主动工单推送驱动设备运维精益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图1 运检作业管控工单
        2.3.3加强实物资产管理
        构建PMS与运维物资管控系统、ERP系统之间数据的共享机制,实现备品备件“一本帐”管理,完善PMS系统中的退役设备技术鉴定报告管理、备品备件日常送检管理、定额监测、设备消纳监测、设备履历等功能,实现实物资产异动跟踪和备品备件实时监控。
        3.落实设备主人制,持续提升变电运维精益管理的展望
        落实设备主人制,推进运检业务与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支撑设备状态向主动预警转变,设备巡检向人机协同转变,作业方式向在线化、移动化转化,全面提升工作质效。
        3.1建设优化变电运维模式
        发布变电运维“全科医生”、“专科医生”业务技能标准,全过程参与设备验收、巡视操作、C/D类检修维护、技改大修项目施工作业,培养复合型变电专业人才队伍。
        3.2数字赋能,加快 “三化”转型升级
        开展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建设,深化变电智能运检实用化,收集班组实用化需求,拓展服务一线班组业务需求的功能模块,根据缺陷、隐患、遭受故障冲击发布设备设备家族性隐患、故障预警,提交设备差异化检修策略、技改大修策略建议。
        参考文献:
        [1]王猛,张召峰,孙庆森,王华兴,杨坤.关于变电运检精益化管理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14):104-105.
        [2]赵德基,狄军峰.应用在变电运检管理平台的数据库技术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8,36(09):23-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