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及节水灌溉技术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张海谊
[导读] 摘要:水资源是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加强小型水利工程的有效管理能够保证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水资源的整体经济效应与社会效益等,避免发生洪涝灾害。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朱仙庄镇水利工作站  安徽宿州  234111
        摘要:水资源是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加强小型水利工程的有效管理能够保证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水资源的整体经济效应与社会效益等,避免发生洪涝灾害。合理调配水资源,可以充分满足不同领域、不同人们对水资源的确切需求。与此同时,利用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提升粮食生产的安全性,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因此,节水灌溉技术俨然已经成为当下水利工程发展的重要方式。本文针对如何加强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以及节水灌溉技术进行讨论,希望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管理;节水灌溉;技术
        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促进了水利工程的有效建设,当前水利工程已经遍布我国各个地区。如何加强小型水利项目的开发与管理,保证节水灌溉技术的有效应用,是当前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研究话题。然而,在实际小型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一些小型水力工程维修不及时,存在严重老化的情况,农田水灌溉技术滞后,严重浪费水资源等,亟待加强管理,完善管理制度等。所以,水利部门应该对小型水利的管理加大重视,合理引进先进的灌溉技术,促进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关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与节水灌溉技术
        1.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基本情况
        小型水利工程,主要是针对一些缺水地区而建设,目的在于解决水资源匮乏的情况,为农村人畜饮水、农业灌溉等,建设起来的小型灌溉渠、抗旱水源工程、水井、小型水库、中小型泵站、田间灌溉工程等不同规模的水利工程。由于地区不同,建设的小型水利工程需要调配各种工程设施以及运行模式,合理分析农田水分的具体情况以及地区水利条件等,科学改善当地缺水的现状,满足不同地区对农业生产居民用水的各种需求,保证农业增产。通常情况下,小型水利工程可以借助于蓄水、引水、跨流域调水等不同方式,调节水资源的分布,以便使水资源、土地资源有效发挥自身的作用,为农业发展提供支撑。除此之外,小型水利可以按照灌溉、排水等不同措施,调整农田水分的分布,以有效改变土壤成分,提升农业农田的生产水平。
        1.2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当前阶段,我国农田生产中较为频繁使用的节水灌溉方法喷灌、微灌、喷罐、渠道防渗、滴灌、管道输水、覆膜灌溉等不同技术,这些节水灌溉技术在灌溉水量、灌溉规模、灌溉时间等不同工作中都需要管理。考虑到当前我国农业灌溉中的水资源浪费情况相对严重,灌溉效率低,用水耗费量大等,水利部门亟待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采取精细灌溉的方式,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升农业生产整体技术水平,有效改良农田用水情况。
        2.分析当前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及节水灌溉技术存在的不足
        2.1水利工程存在老化失修现象
        纵观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存在差异性的经济发展水平,一些地区经济仍然处于落后的状态。所以,在建设水利工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此可知,一些落后地区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不够先进,基础设施薄弱,难以满足基本的农田资源需求。原因在于,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初级阶段的配套不够完善,难以符合规范性的建设标准。同时,建设设备与建设技术水平不高,导致水利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并且,一些小型水利工程缺乏定期维修,水利设施更新不及时等,都削弱了水利工程的使用价值与最终的运作效果。
        2.2节水灌溉技术滞后
        为了提升不同地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发挥效能,应该加强对各个地区、不同种类、不同规模的水利工程有效管理,并且积极引进先进的、创新性的节水灌溉技术。然而,就当前大多数地区的小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来说,仍然处于滞后状态,限制了农田生产中水资源的节约利用。也就是说,当前一些节水灌溉技术难以符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基本需求。

除此之外,一些农民缺乏良好的节水意识,在日常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作时,并未对水资源加强保护与节约,导致农田水资源匮乏现象日渐严重。
        3.优化小强水利工程管理及节水灌溉技术的有效策略
        3.1增强小型水利工程的优化管理
        对小型水利工程应该优化管理,主要做法为:首先,建立健全系统化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系。根据小型水利工程日常工作实际情况,合理应用管理体系中的制度,按照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特征,结合小型水利工程的实际特点,科学管理,合理部署相关工作。要及时调整不同管理制度的不足,提升管理制度的有效性与实用价值。其次,要充分践行水利工程管理部门提出的各种要求,响应上级部门强调的检查与维修标准相关制度法则。对小型水力工程及时检修,更新各种水利设备,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与漏洞邀请专业人员补修。明确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各项职责,保证所有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各司其职,提升小型水利工程的最大效用。要保证水资源的供给,促进农业的正常生产与人们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最后,完善水资源节水灌溉体系。按照不同地区小型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特征,完善农业节水灌溉制度。保证各个小型水力工程可以与节水灌溉技术相符合,促进二者之间的有效协调,保障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优化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促进地区农业转型升级,保证农业生产的有效运作。
        3.2积极采取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在使用创新性节水灌溉技术时,应该采取以下几点技术:第一,管道输水技术。这一技术操作简单,是对传统节水方式的创新应用。利用管道引导水资源到农田中,避免农田中的水分流失或者蒸发。管道输水技术中,应该选择上好的管道材质,如坚硬塑料、金属和混凝土等。其次,喷灌溉技术的创新应用。利用专门的设备将水加压或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将有压水经过压力管道送到田间,再经过喷头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的水滴,均匀地散布在农田上,达道灌溉目的。喷灌几乎适用于灌溉所有的旱作物,如谷物、蔬菜、果树等,既适用于平原也适用于山区,既用来灌溉农作物又可用于喷洒肥料与农药、防霜冻和防干热风等。灌溉季节风小的地区现阶段适合大面积推广的主要有固定式、半固定式和机组移动式三种喷灌形式。与地面灌溉相比,大田作物喷灌一般可省水30%-50%,增产10%-30%。最后,利用覆膜灌溉技术。膜上灌是在地膜栽培的基础上,把以往的地膜旁侧灌水改为膜上灌水,水沿放苗孔和地膜旁侧入渗对作物进行灌溉。通过调整膜畦首尾的渗水孔数及孔的大小,来调整畦首尾的灌水量,可获得较常规地面灌水方法相对较高的灌水均匀度。膜下灌是在地膜下用滴灌供水灌溉,比膜上灌更省水。覆膜灌溉操作简便,便于控制灌水量,可大幅减少土壤的深层渗漏和蒸发损失,能显著提高水的利用率。覆膜灌适用于实行地膜种植的中耕作物,与常规沟灌相比,可省水60%-80%,并有明显增产效果。
        结束语:
        现阶段,小型水利工程的有效管理及节水灌溉技术的优化使用,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事项。因此,水利部门应该重点研究小型水力工程的管理模式,合理借鉴发达国家与地区的节水灌溉技术,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使水资源能够科学分配,调整经济发展模式,使农业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高继炜.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思考[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06):93-94.
        [2]李政辉.优化农田节水灌溉技术  加强水利工程管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14):62+75.
        [3]崔艳勇. 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对策研究[A]. 《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9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北京恒盛博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19:2.
        [4]尚兴世.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要点[A]. 云南省水利学会.云南省水利学会2018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云南省水利学会: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2018:4.
        作者简介:张海谊,男,汉族,学历:本科,籍贯:皖宿州;职务:水利站站长;职称:助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