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都江堰东风渠管理处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的各个基础性社会设施在不断的完善,其中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最为突出。水利工程的修建有利于当地自然气候的改善,可以满足地方群众的用水问题,同时也可以推动季节性降水不均匀的问题。但是水利工程的修建是一个繁杂的过程,它由于覆盖面积广、修建工期长等问题需要大量的物力与人力资源,同时在水利工程修建的过程之中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针对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环境的问题做出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引言:在我国根据不完全统计,水利工程建设每年的增长都保持在百分之七点八左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推动下,水利工程的修建是持续增长的。水利工程的修建可以很好的解决农村旱涝灾害的问题,在雨季可以顺利的进行雨水的排涝,在干旱的季节可以顺利引进水源进行灌溉。在为人民创造便利的同时,水利工程由于它施工范围的广阔性,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各种不利的影响。因此,如何在不破坏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路线下,进行水利工程的施工,是目前所有水利施工企业的目标。
一、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一)对施工地区的自然气候产生影响
水利工程的实施会使得大量的水资源聚集在相同的地域,水资源的储存可以存储大量的热量,对于水利工程施工地区的温度会产生影响。即使在寒冬季节,当地的温度也不会很冷。在温度影响之下会对风力产生一定影响,使得风向更加的贴近地面,因此会对地面植物产生更强大的伤害。同时在该区域还会受到持续降水影响,因此导致人们生活环境潮湿,不利于区域居民的居住。
(二)对施工地区的土地利用产生影响
水利工程的施工开始进行时,需要进行大面积土地的动工,有时在施工过程之中,还会需要占用已经规划的土地,因此水利工程的修建会对土地的利用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水利工程施工过程可能会使用到耕地,对耕地产生侵占问题,例如在施工过程临时性水源的处理以及废弃材料的堆放问题等。因此这些问题处理不到位,会影响土地的正常使用。
(三)水利工程对陆地生态环境带来影响
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会给陆地生态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其一,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之中,由于水利工程的广泛性,需要破坏许多的耕地、草地以及林地等植被,这个过程打破了小范围内的生态系统平衡;其二,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噪音的污染,导致施工周围的居民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其三,在施工完成之后进行大量的蓄水,因此导致水位的上升,水位上升会造成土地盐碱化更加严重,同时也会导致许多的土地被淹没变成水体或者湿地的情况发生,因此水利工程的施工会导致大量的植被破坏。
(四)水文状况会收到影响
根据研究数据可以分析得出,水利工程的施工会对该区域的水文情况产生影响。在水利工程施工之后当地的河流流向、深度、河流速度等会发生变化。有的地区由于岩石的透水性强,就会产生渗漏的问题,因此就会导致周围居民无法居住的情况产生。
(五)产生噪音污染
由于水利工程施工的复杂性,因此水利工程施工的时间都是较长的,因此会对周围居民产生噪音问题的困扰。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大型机器的参与,因此就会产生噪音,对周围的居民以及动物产生健康威胁,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疾病的产生。除此之外,还有在工程建设完成后,抽水机的使用,以及开闸泄洪的过程之中同样会产生噪音污染,甚至产生更加严重的威胁。
二、提升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策略
(一)科学规划,重点做好水利工程建设的规划
水利工程的施工对于生态环境来说,产生影响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但是为了减少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需要从多个方面出发解决对环境的破坏性。首先,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时的行动思想需要转变。改变传统的以方便水利工程建设为核心的建设理念,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目标融入其中;其次,在水利工程建设前期需要对当地的地形环境进行详细的考察,为水利工程施工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规划,同时在制定施工规划的过程之中需要将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做出详细的说明;还有,在建设水利工程以前对当地的人口、自然环境、占地情况等做出详细的调查,从多个方面进行考察,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破坏为目标,进行相关的施工地址的选定。
(二)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机制
在建设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之中,需要对所在地区的情况进行相关的考察,从而总结出对环境产生的相关影响,但是我们需要有一套相关的制度对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从而可以圈定水利工程施工的具体位置。评价机制的建立需要根据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目标,同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为准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通过健全的生态环境评价机制,将水利工程施工时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三)明确生态需求水量
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所需要的水量进行精准的计算,不要盲目的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造成生态系统不稳定的问题。在进行当地水量需求量计算的过程之中,需要考虑鸟类、鱼类等动物的所需用水,然后再和整个地区的生态系统进行整合,得出整合地区的用水量。在进行用水量整合的过程之中,需要明确了解整个生态系统的环境,明确不同物种与生态环境间的关系,才可以更好的保证生态系统的平衡。
(四)有效利用科学技术
当今时代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因此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可以合理运用科学技术手段,保证施工过程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例如,在施工上根据科学数据对河流的演变,动植物的迁徙进行相关的数据演变分析,尽量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施工方案。除此之外,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之中还可以运用高新技术代替原始施工方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整体破坏。
结论:综上所述,在水利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之中需要注意不要进行破坏生态环境性质的施工,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保证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不对环境进行破坏,坚定不移的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杜军.对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的环境措施问题的研究[J].内蒙古水利,2019 (4): 103- 104.
[2]李军.应用生态工程原理解决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探讨[J].珠江水运,2019 (9): 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