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乡村道路建设养护现状及管理措施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莫岱宗
[导读] 摘要:新农村建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飞速加快,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现代农业和其他产业发展的需求,乡村道路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经验与问题并存,在道路的建设及养护方面,部分乡村地区还存在很多问题。
        凌云县地方公路发展中心  533199
        摘要:新农村建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飞速加快,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现代农业和其他产业发展的需求,乡村道路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经验与问题并存,在道路的建设及养护方面,部分乡村地区还存在很多问题。深入探讨了乡村道路建设养护现状,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乡村建设;道路建设;养护;管理措施
        前言:随着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乡村经济、现代农村及周边行业蓬勃发展,乡村交通的便利成为迫切需求,各级政府采取了重要措施进行乡村道路建设,完善县、镇、村的交通网络,实现了县县通,镇镇通、村村通。虽然我国在乡村道路建设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道路建设及养护方面依然存在部分问题,因此讨论乡村道路建设养护现状和管理措施,对保障乡村道路质量及安全具有极大的意义。
        1乡村道路建设养护现状
        1.1相关的管理法规不完善
        虽然在乡村道路建设的过程中,道路建设养护有相应的政策规定,但是在实际的实施中,还是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例如,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政策的不完善,导致养护不到位,出现了道路边坡塌陷的问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甚至还有一些地区,在道路建设完成后,关于道路养护的任务一定处于无人养护的状态,另外在个别乡村经常会有大型施工车辆、重型卡车经过,造成乡村道路的严重破坏。
        1.2缺少资金支持
        如今在乡村道路建设养护的过程中还存在资金支持不足的问题,在绝大部分地方,道路建设养护的资金由政府拨付,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很多地方政府没有充足的财政资金支持道路建设养护,同时在资金的拨付存在一定的延迟性,往往是在道路建设完成后很长一段时期,养护资金才能到位,这就会导致很多道路得不到及时和彻底的养护,大大降低道路的使用期限[1]。
        1.3责任主体不明
        乡村道路建设养护的责任主体不明也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大多数乡村道路养护由乡镇政府派人负责,但是在实际的执行中,乡镇级政府并不能完成道路养护的任务。例如,在一些乡镇并没有成立正式的道路养护部门,导致道路养护没有明确由哪个部门负责,这样的结果就可能出现“三不管”的情况,还有一些乡镇指派由乡村负责养护,而乡村又没有能力去做好道路的正常养护,这些都会产生安全隐患。
        1.4养护团队不专业
        乡村道路建设养护存在的另一问题就是养护团队不专业,这是乡村道路养护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无论是从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还是养护专业设备,都没有达到道路养护的基本要求[2]。例如,在一些乡村道路养护人员直接聘用村里的老年人或者没有收入来源的人,这些人员的基本工作就是除草、清洁道路,但是在检查道路可能隐藏的安全隐患不能有效识别,另外养护设备也非常单一,大部分只有铁锹、扫帚、垃圾桶等简单的工具,而这些养护设备并不能满足乡村道路养护的需求。
        2 乡村道路建设养护的管理措施
        2.1 完善管理机制
        逐步完善道路建设养护的相关法规和管理机制,更好的保障乡村道路的完整度,也使乡村道路得到相应的养护,提高乡村道路的使用寿命,从源头上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养护管理机制的建立、执行、实施需要县、乡镇、自然村积极参与。在制定管理制度的同时还要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并做好应急措施,另外还需制定关于道路养护的考核体系,对养护的质量进行评价,并作出相应的奖惩。

例如,完善管理机制,采用自动化快速检测设备开展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依据评定结果合理安排养护工程,使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覆盖率达到100%,优、良、中等路比例均达到75%以上。
        2.2多方筹措资金
        关于养护资金的筹措需要积极的多方筹措,首先省、市、县、乡镇等各级政府及相关部分应该制定相关制度大力支持,同时要加快资金申请的审批速度,切实保障道路建设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消除安全隐患;另外还需要多途径筹措资金,例如乡村道路建设资金在“谁受益,谁负责”的基础上,改变以往的人民群众自愿捐款为行政村向村民有偿借款,后续会以村里财政收入作为补偿,这就大大激起了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还有部分乡村采取向银行申请贷款,乡镇政府做担保,同样以村里财政收入作为补偿,也可以获得部分低息资金支持[3]。比如,通过中央补助、省级补助、镇村道路以奖代补专项资金等方式筹措资金,服务于乡村道路建设及养护。
        2.3明确责任主体
        乡村道路建设完成后明确责任主体能够保证道路养护相关管理法规的顺利开展,责任主体可以是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是相关农机部门或者是道路管理部门,责任主体要切实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将各项规定落实到实际的养护工作中,对各个乡村道路定期养护、不定期抽查维护,做到日检、周检、月检。责任主体主要负责养护人员的组织、培训及任务安排,养护资金的筹集及使用[4]。另外村民委员会的职责也需要明确,要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的工作安排,发挥其主动性。举例而言,全面推行由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的农村公路“路长制”管理模式,将单一的部门管理转变为“路长”负责的综合管理,加强“路长制”常态化运行体系建设,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现代化。
        2.4 培养专业队伍
        专业的养护队伍是乡村道路能够长久使用、安全无风险的关键,目前的养护人员多数以老年人为主,普遍存在知识水平不高的情况,因此在积极筹集资金,明确主体的同时,还能选用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专业人员。在现在的条件下,可以先选拔小部分的有工作经验的人员作为养护主力,同时对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一些专业技能的基础培训,并做相应的评价[5]。另外还可以邀请一些专业人才不定期的分享乡村道路养护的注意事项:预防、检修、绿化、清障等。在提高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应该及时更新专业的设备,不能仅仅停留在铁锹、扫帚的时期,特别是在遇到路面塌陷、障碍物阻挡、积水较深、道路结冰等突发情况时,必须要有专业的工具及设备,这些可以借鉴城市公路养护的一些经验,如精密铣刨机、小型挖掘机、除草机、小型除冰铲等。
        3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道路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命脉,乡村道路的建设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出行需求,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乡村道路的养护又关乎着乡村道路能否长期使用,是否安全,因此谈论乡村道路建设养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断地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积极寻求资金支持、明确道路养护的责任主体、不断的优化养护工具和设备,培养更专业的养护队伍保障乡村道路的顺利、安全、长期的使用。
        参考文献:
        [1]区开权.乡村道路建设养护的现状及管理对策[J]技术与市场,2019(11):221+223.
        [2]王广丽.浅谈乡村道路建设及养护管理[J].神州,2019(11):273-273.
        [3]张国彬.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的有效使用[J].中国民商,2019(9):89-90.
        [4]陈永月.浅谈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115+117.
        [5]陈霞.农村水泥混凝土道路养护技术初探[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10):54+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