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高速公路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对策及措施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马艳华
[导读] 摘要:在进行山区高速公路的施工建设中,严禁破坏原来的生态环境系统,利用合理的施工模式,有效降低山区高速公路施工为环境带来的破坏,充分呈现生态理念价值,是如今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开发的重要发展方向。
        新疆交通科学研究院  830000
        摘要:在进行山区高速公路的施工建设中,严禁破坏原来的生态环境系统,利用合理的施工模式,有效降低山区高速公路施工为环境带来的破坏,充分呈现生态理念价值,是如今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开发的重要发展方向。山区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存有很多生态环境影响问题,其中包含林木、动物、水文地质等影响,需对山区高速公路生态环境保障机制的可靠落实,在生态具体的施工中,具有很强的管理控制能力,有助于提高具体的施工效果。需积极探究山区高速公路施工中生态环境保护策略,并提出一定的生态环境保护方法,充分提高山区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发挥的指导保护作用。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生态环境;保护技术
        前言:山区高速公路生态环境观念的明确落实,充分呈现对于生态经济环境的积极响应,在设计和施工模式日益完善的条件下,有助于提高施工建设相关单位对于生态建设模式的探究与发展能力,加强建设工艺模式与管理方式的日益完善,在生态环境保护观念明确落实的条件下,充分体现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要求,为全社会创建精准的生态价值思想略尽绵薄之力。
        1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特征
        山区的地质环境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气候环境条件均非常复杂。高填深切路基十分普遍;山区坡面陡峭、存在交错纵横并且起伏很大的地势,严重影响路线的布设,很容易出现高填深切路段。高速公路的隧道设置较多;因为高速公路对技术拥有很高的指标,需尽可能克服地形的变化与高差的各类因素影响,而隧道的设置众多,并且具有很长的使用时间,隧道在其中占比很大。桥梁占据很大的比例,高架桥具有众多的数量。
        2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山区高速公路路基高填深切的爆破作业对于周边山体应力平衡流动状况存在直接影响,很可能导致周边山体岩土丧失平衡性而为山体滑坡、塌陷等严重的地质生态病害造成严重冲击。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弃渣若是无法进行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有效处理;一定会导致河谷和周围荒坡之间出现泥石流顺层及滑坡等非常严重的地质病害,很可能会出现不可控的泥石流滑坡灾害,进而诱发地质结构出现病害。在不良状态下,基础工程设施针对地质桥梁区域的直接开挖很容易影响出现各类灾害,地质桥梁灾害严重威胁着地质桥梁的安全性。
        3山区高速公路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
        山区高速公路在促进山区经济发展、提升山区资源开发效率促和谐保稳定、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作用。但是山区地形复杂,具有地形起伏大、沟谷切割深,甚至有些地形复杂地区还广泛分布着活动断裂带,生态环境也极其复杂,例如:山区林地部分为远古形成至今的原始森林,土壤层较薄植被一经破坏将很难恢复原貌。所以,山区高速公路项目施工过程面临着非常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因为这类地质与环境条件的独特性,山区高速公路在具体的设计建设中,技术难度很大,所以,在建设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应对地形地貌条件、地质条件、生态条件、气候环境条件、工程技术等各个方面存在的复杂性提高认识,进而充分实现“安全性、生态性、便捷性、经济性”问题的良好处理,山区高速公路的环境保护设计一定要严格贯彻落实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方针,各类环境的保护需严格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才能实现技术可行、经济的合理、明显效果。
        4山区高速公路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
        4.1引入生态环境指标
        山区高速公路生态保护工作开展中,将生态环境指标可靠落实,能实现在设计层面上发挥出良好的指导管控价值。确保在生态环境的管控环节,全面提升实际的生态指标指导效果。生态环境指标主要是根据山区的生态环境特点、保护重视程度、特殊保护要求等问题可靠的分析,根据山区高速公路建设设计的基本要求,做到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有关的设计优势,全面实现在设计层面上发挥出良好的生态保护和工程建设设计的充分协调。


        4.2转变传统公路设计的流程
        传统高速公路设计工作的开展,在满足客观地质条件和技术条件的前提下,往往更加注重对设计成本的优化,一般采取两点之间线路最短的成本优化理念,进行高速工作设计,而具备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山区高速公路设计工作开展,要能充分加入生态保护的设计考虑方向,因此在设计流程和理念方法上要进行有效地转变。
        4.3山区高速公路的路线比选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比选的基本设计原则是以减少对原有的生态破坏为主,主要是能做到在生态破坏过程中,最大化地控制设计层面上的影响力,比如,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必然涉及隧道施工,一般应能减少山体鞍部的施工,尽可能地保障山区高速公路低线位的走势,在隧道口的设置,应能有效地规避山林茂密、河流密集的位置,减少出入口对原有生态的破坏。在山区高速公路设计过程中,应能尽可能地选择与大自然充分融合的方式,做到在施工过程中,能具备更加到位的管控价值;能实现在路线比选中,首先选择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方案。
        4.4把好公路环境保护关
        4.4.1严格监控环境污染
        充分结合沿线隧道中遭受严重污染的空气排放状况展开实时监测,汽车隧道内部排放的钴元素属于一种无色无味并且能够通过人体感觉的器官,以及无法精准分辨且毒性很强的有害气体,若是隧道中排放的钴气体含量超出人体的感觉器官承受能力,就会实现自主报警与控制。
        4.4.2实时监控营运安全
        现代化条件下,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的营运安全情况一般会在天气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一定要针对道路展开实时监控,并实时监测与分析路段方面的冰冻状况、雾天的大雾分布范围、火灾等严重安全事故的实际情况,为相关部门开展各项工作提供有效的信息,才能让驾驶员对实时路况加强了解,并充分结合具体情况采用适宜的措施为自身的安全提供保障。
        4.4.3工程安全工作信息化运行监控
        因为我国山区高速公路较高,一般会因为数量众多的陡坡导致发生泥石流等危险的病害,应创建并健全工程安全运行的信息化监控管理,严格掌控山区工程安全的各种动态,有助于积极组织采用相关安全保护策略,防止各种严重事故的二次出现。
        结束语:
        概而言之,在山区高速公路的施工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作为至关重要的问题。所以,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工程建设对于植被、水源、动物等相关影响,建立环境保护规划,尽可能应用避让、绕过或是有效的工程策略,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因此,推动山区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春梅,黄伟.山区高速公路路域生态恢复技术探讨[J].现代园艺,2018(24):146.
        [2]田东海.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研究[J].交通世界,2019(24):162-163.
        [3]黄灿.浅析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期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2016(08):130+136.
        [4]李龙骄,陈龙.山区高速公路线路设计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9):73-74+77.
        [5]潘家奇,陈钒.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期水土流失特点概述[J].公路交通技术,2017,33(04):141-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