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拓宽改造设计要点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丁义诚
[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和交通量的不断增长,对市政道路的通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政道路的拼宽改造成为增加道路交通通行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本文结合深圳市宝安区石观路的改造提升工程,对市政道路拓宽改造设计要点进行研究,期望为类似改造工程提供借鉴。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和交通量的不断增长,对市政道路的通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政道路的拼宽改造成为增加道路交通通行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本文结合深圳市宝安区石观路的改造提升工程,对市政道路拓宽改造设计要点进行研究,期望为类似改造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市政道路;扩宽改造;设计要点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提速,城市内部交通量猛增,尤其以前的城市主干道,道路通行能力严重不足,交通安全设施落后,路面破损严重;同时,道路市政设施及管线敷设混乱,雨污河流,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道理的提升改造迫在眉睫。本工程位于深圳市宝安区,为现状道路拓宽改造工程,改造全长约4.04km,项目的实施可有效缓解石岩中心片区交通压力,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美化城市环境景观,改善居民生活居住环境,建设意义重大。
        1  原市政道路现状
        本项目区域路网体系不完善,主要依托公路构成骨架,内外交通联系主要依托过境公路,道路功能不能明确划分,对外交通联系不畅,街道区域的市干道道路建成面积不足,建设水平相对较低,各组团之间联系不畅,道路标准普遍偏低,可达性差;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等交通设施不完善;交通设施分布不均,缺少必要社会停车场,公交系统较为落后缺乏系统性,造成居民出行不便。本路段中宝石西路段为双向四车道,通行能力不足,成为交通瓶颈;交叉口未进行渠化设计,局部路口未设置信号灯,节点通行能力低;道路中央护栏开口多,车辆掉头、转弯影响道路通行能力,交通拥堵严重;行人过街较密集,无交通安全设施,影响行人安全及行车安全,同时对交通影响较大;现状为水泥路面,行车噪音大,且路面破损严重;道路绿化景观效果差等。
        2  市政道路设计要点研究
        2.1  交通量预测
        采用“四阶段”法进行交通量的预测,依据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预测、交通量发生量预测、交通量分布预测和交通量分配预测。通过收集历史年份交通量OD数据,采用TRANCAD软件进生反推OD计算,得到基年道路交通量OD表,经过模型概算各特征年度断面预测全日交通量和高峰小时交通量见下表1,经路段服务水平评价在本项目建成后20年内,道路规模及服务水平能满足交通需求。
        表1石观路石岩至水田段交通量预测表(pcu)
       
        2.2  道路平面设计
        市政道路的拼宽设计结合近远期工程实施项目,尽量减少由于远期相交道路建设造成的改建和浪费;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体现线路的合理性和经济性;技术指标与道路本身功能等级、区域道路网的规划、地形条件相协调,在保证行车安全前提下,因地制宜选用技术标准,不追求高指标、不片面选用高标准,在条件允许下尽可能选用较高标准,提高道路行车质量;妥善处理好道路与地形、城市规划的关系,处理好路、桥、山体、河道的关系,尽量结合现状结构构筑物,减少对自然山体的破坏,充分结合远期河道改造,节约工程投资;贯彻城市设计理念,力求设计达到与城市风貌的融合,体现现代化城市气息。本工程规划预留控制条件较差,平面线位应做优先设计,处理好路线设计与征地、拆迁的关系,旧路拓宽改造项目,道路位于石岩街道中心区,受道路两侧建筑及控制点的限制,线位调整的余地不大,因此平面设计拟合现状道路中心线,不进行线位比选。
        2.3  道路纵断面设计
        拼宽道路的纵断面设计要满足排洪需求,道路竖向尽量照顾两侧现状;尽量利用原有机动车道路面作为新路面的基层或面层的下层;纵断面设计应与平面设计相协调;与现状道路相交处纵坡不宜过大,并与之有平顺的衔接;要为城市各种地下管线的埋设提供有利条件,并保证各类管线有必要的最小覆土厚度。本项目中通过研究《深圳市宝安区雨水、防洪工程专项规划》及《石岩河河道整治工程工可》,现状道路标高满足防洪要求,考虑现状路面的利用,节约工程造价及便于与相交道路、道路两侧单位出入口的衔接,纵断面设计拟合现状道路纵坡。道路最大纵坡3.37%,最小纵坡0.243%(510米),最小纵坡小于规范规定的0.3%排水最小坡度要求,设计中通过加密雨水口解决。其中轨道六号线沿石岩北环路上跨本项目,经测算净空高度均大于5米,满足规范要求。
        图1 道路纵断面图
       
        2.3  道路横断面设计
        石观路现状由宝石西路、宝石东路及石观路三段组成,宝石西路段长约740米,路幅宽31米,双向四车道,中央采用护栏分隔对向车道,两侧设置3米宽人行道;宝石东路段长约1.6公里,路幅宽34米,双向六车道,中央设置2米宽中央分隔带,两侧设置1.5米宽方形树池及3.5米宽人行道;石观路段长约1.7公里,路幅宽31米,双向六车道,中央设置护栏分隔对向车道,两侧设置3米宽人行道。如表2所示,通过改造方案对比,考虑经济性和通能能力,最终确定路面宽度为35米。
        表2 道路拼宽横断面方案比选
       
       
        2.4  路面结构设计
        拓宽改造项目,经现场踏勘,现状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况良好,为充分利用现状结构,减少工程投资,本次设计利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处理后进行沥青罩面;拓宽部分采用与旧路相同的路面结构;人行道采用PC透水砖;路缘石采用PC砖。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罩面路面结构:4cm细粒式改性沥青砼(AC-13C)+6cm中粒式沥青砼AC-20C+满铺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原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其中旧水泥路面铣刨1cm。拓宽机动车道路面结构:4cm细粒式改性沥青砼(AC-13C)+6cm中粒式沥青砼AC-20C+满铺玻璃纤维土工格栅+24cm新建C35水泥砼(拉毛)+20cm新建5%水泥稳定碎石+15cm新建4%水泥稳定碎石。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无色透明双丙聚氨酯密封处理+4cmC30天然露骨料透水混凝土面层+15cmC20透水砼+15cm级配碎石。人行道路面结构采用环保透水砖。为保证透水效果,基层采用级配碎石,路面结构为:8cm透水砖(600mm×300mm)+2cmM15水泥砂浆+15cm C20透水砼+10cm级配碎石。
        3  结语
        本文结合石观路的改造提升工程,阐述了市政道路改造拼宽设计流程和设计要点,在拼宽设计中要充分利用原有道路的平纵横断面指标,在满足建设指标的同时,个性化改造原有道路使用中出现的弊端,以满足交通通行能力的同时增加城市配套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 邓立瀛,廖芳龄,刘炜等.公路市政化改造路桥拓宽技术应用研究[J].现代交通技术,2017(04):32-35.
        [2] 卜天,杨名超.市政道路旧路修复改造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5,039(001):229-232.
        [3] 郑述刘.浅析市政道路设计现状及改进设计对策[J].江西建材,2014,000(010):148-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