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岳池县东板小学校(四川省岳池县) 638311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设置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科学课程中的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有大量实验需要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才能够得出正确结论,是促进小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实践教学中,科学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们创设科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且通过自主探究将问题解决,以此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能力;实践能力
引言:小学科学课程能够有效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可以通过科学实验的探究、科学知识的学习实现科学思维的发展。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而是让学生明白应该怎样认识我们的世界,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解决问题,以此实现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那么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在科学课程教学前,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层次的解读,并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具有引导性、启发性的问题,这样的课堂中教师便能够掌控课堂的发展方向[1]。同时教师设计的问题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这样教师在提出问题时便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跟随教师的问题主动思考,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便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实现探究能力的发展。
例如教师在讲解空气的相关知识时,可以采用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将学生带入到有趣的情境中,在情境之中进行问题的思考和探究,使学生能够轻松掌握新知识。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创设乌鸦喝水的故事情境。乌鸦喝水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通过这样的故事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接下来的教学最准备。接着教师询问: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这样的问题对于学生们来说非常简单,学生们踊跃发言:乌鸦将小石子放到水中,水位升高它就喝到水了!这时教师便可以引出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如果乌鸦旁边没有小石子怎么办?大家知道空气就在我们的身边,乌鸦能不能就地取材将空气投入到水瓶中喝到水呢?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学生说:当然不行,水瓶中一直都有空气呀,但是水并没有出来!还有的学生说:我觉得可以,我们将足够多的空气放入水中我觉得水位也会上升。教师对学生的大胆发言表示肯定并因势利导:大家的发言都有一定的道理,怎样才能验证我们的猜想呢?让我们像科学家一样通过实践探究解决问题吧!
二、提供材料,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
想要在利用科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就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教师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实验材料,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结论,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的结果学生会对其有深刻的印象,对知识的掌握也更加准确[2]。当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获取更为丰富的知识,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师在教学《固体的混合与分离》时,教师就可以将食盐和沙子放在一起,引导学生说一说如何才能将混合是食盐和沙子相分离,学生们开动脑筋努力思考,最终大家一直认为将盐溶于水中便能够得到沙子,这样沙子和盐就分开了,接下来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教师需要为学生们准备实验需要用到的器材,并引导学生准确识别沙子和食盐,准备就绪后学生便可以进行实验:学生们将混合物放到了水中并进行充分搅拌,然后将沙子和盐水的混合物倒在滤纸上实现了沙子和盐水的分离。学生们通过实践完成了任务,大家非常高兴,这时有一名学生说:我们完成的是沙子和盐水的分离,并不是沙子和盐的分离,我们的实验只做了一半!于是大家投入到第二次的实验中,学生们将盐水倒在蒸发皿中,然后利用酒精灯对其加热,慢慢的蒸发皿中出现了白色的晶体,学生们将酒精灯熄灭等待水分的烘干,直到蒸发皿中只剩下白色的晶体。这时学生们开心的大喊:老师你快看,我们完成沙子和食盐的分离了。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感受到了科学实验的魅力,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三、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科学知识也不例外。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在学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当学生学习到新的科学知识后,教师要引导其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这样的过程中实现探究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学生了解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这一概念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其利用该原来解决实际问题,如:现在大家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我们会有影子了吗?为什么影子总是出现在物体背光的一面呢?学生们纷纷想到了刚刚学到的知识,于是大家纷纷举手想要回答教师的问题,课堂氛围异常高涨。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便能够感受到学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因此在今后的科学学科的学习中,学生会主动参与其中。
结束语:探究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需要教师和学生的长期坚持,在科学课堂中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让学生认识到探究能力的重要性,并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探究活动中来,以此实现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兰静. 浅议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J]. 才智, 2015(35):24.
[2]李光. 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 003(01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