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形体教学中兴趣培养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6期(下)   作者: 金殊含
[导读]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兴趣始终是关键的学习动力

        金殊含
        1.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大冲学校    518000
        摘要: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兴趣始终是关键的学习动力;只有尽可能选取趣味性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兴趣,方可使其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本文将从不同维度探寻低年段小学形体教学兴趣培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低年级;兴趣培养;形体教学
        低年段小学生受到长期伏案学习,休息时间不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出现了驼背、近视等问题;为改善上述问题,各地教育主管单位应积极引入专业的形体课程,培养小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与匀称健美的形体。基于此,围绕低年段小学形体教学的兴趣培养策略进行深入探究有着重要意义。
        1.完善教学大纲,丰富教学内容
        兴趣培养与教学大纲密切相关,尽管各地教育主管单位并未针对小学形体课程制定统一教学大纲,但在实际的形体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保障课程的规范性、系统性,应围绕具体框架增强各节形体课程的趣味性;同时,教师还应结合低年级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年龄特点,设计形体课程,确保学生能够充分享受形体课程。比如,在围绕舞步进行教学时,大多数学生都会自发随着音乐摆动身体。在此背景下,教师不能阻止学生的上述行为,而应注重引导学生的自发性动作,引导其聆听音乐并感知节奏在音乐中的变化,慢慢感受不同节奏所对应的舞步。
        大多数学生在初步学习形体课程时都会面临重重苦难,例如,不知如何摆放脚,难以找准歌曲的节奏点。基于此,教师应将充足的空间与时间给予学生,推动其自主思考;同时,教师还可与学生共同完成舞步的教学内容,引入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方式激励学生,选出配合最好的学生并为其颁发奖品。绝大部分低年段小学生更渴望教师的赞赏与奖励,一旦教师能够将奖品颁发给学生,学生则会高兴得手舞足蹈,眼神中放着光芒,更为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形体课程的学习活动中。在课程教学活动以外,教师还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创作空间,鼓励其创编舞蹈动作,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进而增强教学效果。
        2.依托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于形体课程的学习兴趣
        在信息化时代,越来越多的小学开始引入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将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注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在低年级的形体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可积极引入网络资源,将原本抽象的教学内容具象化,丰富形体动作,创设适合于低年段小学生的形体课程教学环境。教师还可依托网络教学资源创建特定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围绕站立姿势进行教学时,多数低年段小学生很难有效理解为何脚、躯干、头、颈的纵轴需要处于同一条线上。为更好地讲解上述抽象化概念,教师可借助授课助手软件先对学生的站立姿势进行拍摄,引导班内学生观看学生的站姿。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站姿不好看,但却很难明确指出哪里不好看。基于此,教师可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将正确的站姿展现给学生,带领学生对比不同种类的站立姿势,运用直观生动的图片帮助学生认知自身与标准化站姿的不同,推动其模仿标准站姿。简单而言,通过引入网络资源能够给予学生直观认知,帮助其快速学会动作要领。与此同时,教师也应意识到站姿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应注重保障学生对形体课程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引入趣味性的模仿练习,为学生播放歌曲,使其能够在歌声中逐步忘却站姿练习得乏味、枯燥之感,延长自身的坚持时间。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记录班内学生的站姿时间并将学生的站姿图拍摄下来。在完成阶段性的教学活动后,教师可将学生的站姿图展示给大家。在经历过一次、两次、三次的练习后,大部分学生能够清晰感受到自身进步,切实感知正确站姿的益处,逐步激发自身对于站姿练习的兴趣。在新形势下,教师不但能够借助APP向小学生清楚地讲解动作要领,还能够预先录制形体微课视频,确保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观看微课视频;通过反复观看与认真训练,强化自身的形体素养。
        3.引入趣味性的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低年段小学生大多天真烂漫,拥有超强的想象力,更热衷于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若教师依然采取演示法开展形体课程教学活动,督促学生反复练习形体课程重点,则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甚至会引起小学生的厌倦、反感心理。基于此,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年龄特点以及知识背景,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推动其积极投入到形体训练活动中,调动其探究欲望与学习兴趣,使其不但能够感知形体课程的积极作用与益处,还可以形成自主学习意识。
        比如,在围绕形体课程中《大树桩》单元进行教学时,教师首先应明确教学目标为学生可以自主体会手腕的正确发力方法,能够有效练习硬提压弯与波浪手。若教师沿用传统教学方法督促学生反复联系上述动作,则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教师可以引入故事教学方式,将故事与动作相融合;在故事开始后,教师可以依托多媒体设备播放音乐,随着音乐轻柔讲述:森林里住着诸多动物与植物,而小树苗想要离开河边,去往森林深处探寻大树波波,但由于大树伯伯与小树苗相隔太远,小树苗走起来很吃力,小朋友们愿意帮助小树苗快些找到大树伯伯吗?上述故事有助于学生融入于小树苗角色,紧跟教师的讲述节奏,沉浸到教学活动中。当学生追问教师如何能够有效帮助小树苗时,教师可演示硬提压弯与波浪手的动作,如何正确地进行操作。在故事的指引下,部分学生兴起十足的干劲,努力模仿大树伯伯与小数苗。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营造紧贴实际的教学情境,将班内学生分为不同小组,分别扮演森林中的动物、植物、大树伯伯、小树苗。其余同学担当评委通过,对班内其他同学的表演进行观赏。强化自身对于各类动作的认知与理解。教师需要认识到低年段小学生普遍只能将注意力的集中时间维持在十五分钟左右,因此,教师应充分把握该段时间,尽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技巧,强化形体课程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综上所述,教师应深刻意识到兴趣对于形体教学活动的积极意义。通过完善教学大纲,丰富教学内容;发挥网络资源的教学优势,创建特定的教学情境;引入趣味性的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对于形体课程的兴趣,强化形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宾钟.形体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作用[ 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3(18):65-66.
        [2]刘正清.浅议兴趣、情感、意志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10(6):99
        [3]李君富.小学低年级形体教学中兴趣培养的策略研究[J].运动,2018,(24):115-116.
        [4]何苗.小学低年级形体教学中兴趣培养的策略研究[J].学园,2013,(6):176.
        [5]何苗.小学低年级形体教学实践探索[J].青春岁月,2013,(5):3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