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6期(下)   作者:何永丽
[导读] 本文以微视频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为主要论述内容

        何永丽
        重庆市荣昌区峰高初级中学
        
        摘要:本文以微视频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为主要论述内容,从分析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出发,对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教学应用价值展开分析,并从课前、课中以及课后三个方面着重探讨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应用微视频的方法与策略,旨在为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水平,发展初中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等方面上提供教学指导作用。
    关键词:微视频 初中信息技术 应用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存在差异
        由于学生的家庭条件和家庭环境不同,有的学生从小便接触了计算机,在耳濡目染中便会形成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而有的学生只有在学校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时,才有机会接触计算机,这就导致在现阶段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在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中,大部分采用的都是大班制的教学形式,这就使得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教师很难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开展针对性教学,从而严重影响着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教师的教学观念存在偏差
        虽然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已经逐渐深入到初中教育体系当中,但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对教师的影响颇为深远,导致现阶段仍有许多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正式的授课过程中仍采用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形式,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性需求。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会在这种教学形式的影响下消磨殆尽,从而严重影响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
二、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微视频”又称为“微课”教学,是一种以新媒体技术为教学支持,以短视频的形式总结知识内容、完善知识结构体系的新型教学手段。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应用微视频开展教学活动,能够针对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等教学形式来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从而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微视频的应用给当前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教学创新新思路,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打破传统课堂教学形式的时空局限性,从而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提供可能性。
三、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微视频”在课前准备环节中的应用
        课前准备环节是一节课堂教学开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开端,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注重自身在课前备课中的质量,更要注重学生在课前预习中的学习效率和课前导入环节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信息及其特征”这部分知识内容时,教师就可在明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后,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上检索相关的教学案例和教学资源,并将这些教学资源整合为时长为6~8分钟的视频,内容中可包含“信息的内涵、信息的特征、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等,从而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中通过观看教师所提供的微课视频来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初步理解信息的内涵,掌握信息的特征。然后在课前导入时,为学生展示信息技术在当前人类生活中的应用情况,如微信付款、手机出行等,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并借此来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的优化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导入形式。
(二)“微视频”在课中授课环节中的应用
        与其他教学学科不同的是,信息技术是一门随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教学学科。这就导致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难易程度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水平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和区别。因此,为了能够确保学生整体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要根据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和接受程度利用微视频对教学内容进行划分,开展分层教学,从而确保学生知识吸收率的同时,促使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
        例如,在教学“设计动画效果”这部分知识内容时,教师就可在课程开展前初步掌握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能力,然后,根据学生的能力程度将教学内容划分成几个难以程度不同的教学部分,并制作成微视频分别提供给学生。这样一来,能力一般的学生便可从基础出发进行操作学习,从而夯实基础,而能力较好的学生则能够在难度较大微视频的引导下进行学习,进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
(三)“微视频”在课后复习环节中的应用
        除了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外,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同样也要注重微视频在课后学生自学环境中的应用。充分发挥微视频时效性、共享性以及实时性的教学优势,对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并将其发送或上传到班级群、师生交流平台上,让学生在课后时间内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微视频学习,并利用“微视频”梳理知识点,找到自己的薄弱处,从而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结: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背景下所开展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实现教学公平。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学会充分发挥新媒体教学技术的积极影响,及时的响应与落实现阶段的教学理念,主动实践和创新教学形式,强化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促使学生通过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福生.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微视频应用的合理性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33):83. DOI:10.12219/j.issn.2095-4751.2020.33.083.
[2]黄小勇.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0,(32):157. DOI:10.12219/j.issn.2095-4751.2020.32.157.
[3]阿依吐尔逊·牙力坤.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0,(23):130. DOI:10.12219/j.issn.2095-4751.2020.23.130.
[4]黄贤雅.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考试周刊,2020,(16):110-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