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孙仲旭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孙仲旭
[导读] 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与经济的进步,对于交通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与经济的进步,对于交通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高速公路运营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类病害,要求采用有效的养护措施,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养护技术。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可以节约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效益它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在高速公路养护中应用就地热再生技术,尽管成效斐然,然而其中不乏也有一些不足存在。鉴于此,文章简要分析了高速公路养护中对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应用,旨在可以为行业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共同助力行业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高速公路养护;应用
        前言:沥青路面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路面类型,沥青路面以其良好的行车舒适性、平整度以及养护维修方便等特点在我国应用愈加广泛,考虑到沥青路面使用寿命相较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略短,且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道路交通量不断增加,同时车辆的超载、重载现象日益严重,导致许多路面在通车不久便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现象。沥青路面的再生技术是指向废旧沥青混合料中掺入一定量的再生剂、新沥青和新集料,使其性能能够重新恢复的一种方法,日益受到道路工作者重视。
        1高速公路养护中使用就地热再生技术的优势
        采用就地热再生技术来对高速公路进行养护意义众多。不仅是因为它在使用过程中没有产生污染成分,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十分的环保。而且也是因为它可以充分利用路面原有的沥青资源,节约了大量的沥青材料,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就地热再生技术适用于任何直接重铺或者是铣刨后再填工程,它可以好的保证不改变骨料的尺寸大小,添加一些再生剂就可以生产出新的沥青,旧路面的混合料可以直接利用,而且还省去了废料运输环节,也省去了废弃物堆放场地,大大节约了能源资源,而且还保护了环境,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2某高速公路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段投入使用以来,交通量快速增长,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平整度下降,出现了车辙、裂缝、沉陷等路面病害,部分路段出现泛油和麻面,基层无松散现象。对原路面病害段进行了现场取样分析,经检测,路面代表弯沉值不大于0.01mm,平整度指数IRI>2.3m/km,车辙深度RD>10mm。经综合考虑行车载重、行车流量等因素,路面养护施工决定采用复拌再生法进行,确定采用英达就地热再生机组,使用EM6500提升复拌机,耙松深度4cm,仍采用原路面的细粒式改性沥青AC-13C混合料,添加部分新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后路面标高不变。
        3高速公路养护中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应用要点
        3.1施工前准备
        就地热再生施工前,首先将原路面进行清洁处理,清除旧路表面碎石、树枝等杂物,对于有绿化带的施工区域,应事先浇水后并采用隔热材料对其进行隔离,避免施工对其造成不利影响,另外针对旧路面一些破损、翻浆路段,应在就地热再生施工前处理完毕。
        3.2加热作业
        当准备工作结束并经专人复核无误后,路面加热作业开始进行。要求加热车辆依次前进,考虑相关因素进行加热墙宽度的合理调整,还须选择适用的加热方式。与热风加热方式以及反射式红外加热器加热方式相比,热辐射加热方式的效率高,且能避免烧焦路面,能将对路面的损伤降至最低。加热车辆的行驶导杆须沿标线行驶,不得随意变换方向和改变速度。在热再生机组加热过程中,应做好质量控制措施。要求各加热车辆作业时,须严格按设计速度匀速前进,为避免散失过多热量,前后车距应控制在要求范围内。在本项目中,还采取了将保温板加装在车底和前后车辆间隙的措施,对确保加热温度和深度非常有效。
        3.3翻松、再生、收集
        采用耙齿式疏松耙均匀耙松加热后的旧沥青路面,其须具有自动适应路面高低变化的性能,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确保原路面级配的稳定性,保证原路面混合料骨料的完整性。将原路面耙松后,从施工起始位置开始进行再生剂的喷洒。喷洒作业实现全自动控制,确保再生剂添加比例准确且均匀。将再生剂的均匀洒布作业中,为保证其与旧料裹覆均匀充分,须进行喷洒量的合理调整与控制。收集器向路面中心将已均匀喷洒再生剂的旧料一次收集成连续料带,料带截面呈梯形状,能有效将热量损失减少,保证再生剂与旧料的充分融合。
        3.4添加新料、收集再生料进行复合搅拌
        严格按设定比例将新料均匀添加在再生料带上,再由提升机进行收集并进行充分加热和拌和均匀后,输送至摊铺机进行摊铺。在该工序中,应做好新料添加量的控制,严格按设定参数进行自动控制。在提升复拌过程中,为确保路面整体性能的提高,对收集过再生料后的旧路面始终由复拌机底部的加热墙进行加热,其目的在于避免新摊铺层与旧路面间出现弱界面,确保实现两者间的热粘结。


        3.5路面摊铺施工
        复拌摊铺机将拌和好的再生混合料输送至摊铺机进行混合料摊铺施工,摊铺过程中混合料的温度应保证不低于140℃,以避免混合料出现离析以及后期碾压困难等问题,需要注意在整个摊铺过程中应派遣专人注意检查混合料的摊铺质量,若出现离析、高度不均匀等问题则应及时分析原因,并加以处理。
        3.6路面碾压施工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碾压过程对路面最终性能有重要影响,本项目中路面碾压组合为先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3遍,然后采用振动压路机振压4遍,最后采用胶轮压路机揉搓碾压至无明显轮迹,碾压过程中的温度控制为初压温度不小于140℃,复压温度不小于130℃,终压温度不小于110℃。
        3.7接缝处理
        1)横纵缝处理:在每次施工完成后,对铺筑的混合料切齐,在衔接过程中,采用加热主机对已经铺设完成的混合料进行加热,保证新旧材料能够充分衔接,然后再对混合料进行碾压处理;2)纵向接缝处理:加热宽度应大于翻松宽度,严格控制接缝高差。
        3.8开放交通与现场检测
        重新铺设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应完全冷却,混合沥青材料的温度在50度以下时,才能开放交通,如果想要提前开放,要使用冷水对路面混合料进行冷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对再生后的沥青材料进行检测,保证其符合标准。
        4高速公路养护工程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质量控制
        4.1施工温度的检测
        在就地热再生施工全过程中,温度都是影响施工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在施工中需配备专人进行温度的实时监测,针对路面的典型位置进行定时段测定,避免因为温度因素而影响施工效果。
        4.2混合料性能的检测
        在施工的试验阶段,不仅需要对施工的具体过程进行检测,还需要在施工工地中抽检再生混合料,并带回实验室中,进行抽提与马歇尔试验,针对混合料的裂坯强度、动稳定度进行细化检测,并检测混合料中的沥青实际含量、骨料的级配与流量、稳定性等要素。
        4.3再生沥青路面就地检测
        沥青路面施工完成后,可进行现场的检测,对原有病害位置和检测中的典型断面位置,进行渗水系数、压实度、构造、深度、弯沉、孔隙率等一系列指标的检测工作,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设计的实际要求。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和论述,可知,就地热再生技术的使用效果非常显著,符合当今社会节约型建设的发展要求。就地热再生技术可以有效利用原路面材料,就地热再生技术的推广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并缩减公路表面的功能性病害,提升公路的使用年限,改善公路层间、纵缝的粘结效果。
        参考文献:
        [1]贺盛,高慧婷.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质量控制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7,30(z1):5-9.
        [2]熊成,杨耀飞.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中的运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40(5):78-79.
        [3]吴晶,毛彪.高速公路SMA路面的就地热再生施工浅议[J].交通节能与环保,2016,12(6):53-54.
        [4]张金萌,戎密仁,赵存宝,等.重冻区沥青路面永久变形影响因素分析[J],公路与汽运,2019,(3):91-96.
        [5]华正民.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双层摊铺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9):210-212.
        [6]赵德强.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21):172-173.2015.21.147.
        [7]王银龙,何婧.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J].交通标准化,2011,(7):6-10.2011.07.001.
        [8]娄钧,朱连平,陈德华等.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研究[J].上海公路,2012,(4):14-16.2012.04.0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