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管理风险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张晓玲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工程竞争力也在不断提升,目前和国外也有了很多合作,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不断增多,而在合同管理中,可能会存在诸多风险,本篇文章将重点围绕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中的风险以及应对策略展开分析探究。
        八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甘肃金昌  737100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工程竞争力也在不断提升,目前和国外也有了很多合作,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不断增多,而在合同管理中,可能会存在诸多风险,本篇文章将重点围绕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中的风险以及应对策略展开分析探究。
        关键词:国际工程项目;承包合同;风险;应对策略
        由于我国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很多施工企业走出去战略也正在深入推进,企业签订的对外承包合同正在不断增多,这不但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同时也给我国创造了更多外汇,这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因为国外的施工标准、法律制度等和我国有着很大的不同,并且国际政治以及经济形势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因而国际工程承包过程中也承担着比较大的风险,为此我们需要从国际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工作入手,控制好工程开展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从而使得工程能够圆满结束,工程款可以顺利结算。
        1、国际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特点
        1.1覆盖范围广
        由于国际工程的建设施工是在国外进行的,甚至还会跨越多个国家,我国的国际工程大多聚集在非洲以及南美等地区,通常情况下,国内施工企业是与当其政府或者企业之间进行合作,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所需要的设备以及物资都需要通过国内采购的方式进行获取,而采购所涉及的工作范围非常广。
        1.2合同实施风险大
        工程项目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一点在国际工程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承包商在国外肯定会遇到不同于国内环境的很多状况,其中环境差异最为突出,除此之外,承包商可能在短时间之内无法全面掌握施工所在国家的市场发展状况。并且,像非洲等地区,其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有些国家的政局动荡,这些都会给国际工程的开展造成阻碍影响。
        1.3合同管理难度较高
        国际工程一般会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所选用的分包商需要具备充足的资质,虽然这对于工程项目的开展而言是一项良好的条件,但是由于法律以及社会背景等因素的制约,很多内容都超出了合同的规定范畴,所以合同管理中的变更索赔工作如果想要顺利进行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其所带来的工作量也明显比较大。
        1.4合同实施过程复杂度比较高
        国际工程项目的开展历经的时间比较长,其中可能会涉及到上千个合同事件,这时如果发生差池,很可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经济损失。在这个背景之下,承包商需要将合同相关事宜落实到位,保证在每个环节上都能准确把握实施情况。
        2、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2.1缺少风险应对方案
        对于很多国际工程项目而言,一般会选择EPC的承包方式,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土地征迁、政策变化以及对周围居民的干扰等问题,那如果签订承包合同之前,没有对施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预判以及分析,没有制定充分的应对措施,很可能会对施工周期造成影响,并且还会导致施工设备以及施工人员闲置的问题,进而造成经济损失。现在很多国际承包合同对风险控制的防范力度还有待加强,并未制定出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以及方案。
        2.2工程合同内容存在漏洞以及风险
        合同自身的风险指的是合同文本内容中存在的问题,例如一些条款的描述不够清晰、责任划分不明确、缺乏合理的违约处理方式等,这些文本中存在的问题会给合同管理工作增加难度,同时也会将施工企业置于不利位置。比如某一企业与国外企业签订了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但是合同内容中没有标明建设费用,这使得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的建设费归入了税费有范围,这样一来,原本需要甲方承担的费用转到了承包者一方,对于施工企业而言,无疑是承担了大量的税费,导致施工成本大幅提升,无法有效保障企业利润。


        2.3缺乏工程索赔意识
        目前国际工程承包合同在不断攀升,合同双方由于各种因素可能会发生纠纷,我国企业在处理合同纠纷时,缺乏索赔以及反索赔意识,这使得自身权益无法得到有效维护,因而国内企业需要制定合理的索赔方案,借助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利益,否则将会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3、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管理风险控制措施
        3.1制定出全面、科学的工程合同管理流程
        国际工程承包合同在签订之后,施工企业要以合同内容为依据制定全面科学的合同管理流程,在履行合约期间,针对管理流程要进行优化调整。第一点,工程合同签订之后,国内企业要对施工所在国家的施工相关法律法规、施工环境等进行深入了解,此外还要召集专业的法律人员、技术人员对合同内容进行系统探析,确保合同中没有漏洞以及疑点。第二点,施工企业要提高承包合同的成本控制,工程项目中存在设计、造价、采购、具体施工以及验收调试等内容,需要从这些方面入手进行全面考虑,特别是可能会产生的工期延误、材料价格等问题,也要将其归纳到成本控制当中,避免由于外部影响因素导致施工成本提升,为企业造成资金风险。最后,对于施工企业来说,需要强化工程合同的履约意识,让项目部的管理人员认识到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将风险控制意识落实到各个环节之中。一旦发生风险问题,则可以进行追责,对相关人员施以惩戒。除此之外,施工企业还要强化风险管理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工作人员面对风险的应对能力。如果在合同履约期间出现风险问题,可以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避免不作为导致损失扩大。
        3.2制定出合理的合同风险预测控制方案
        国际的政治形势比较复杂,在签订工程承包合同之前,我们需要对市场情况进行充分调研,对施工地区的整改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施工所在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合同的履行制定合理的控制策略,这样可以保证工程合同的顺利进行。首先面对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出应对策略,采取系统、全面的应急预案,对于合同管理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及判断,并借鉴成熟的风险应急处置方案,从而构建顺畅的信息沟通渠道,将呈现控制落实到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之中。目前我们需要建立系统的风险评价体制,对存在的合同风险进行测评,确保风险控制决策具备合理性以及客观性。对测评过程中发现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组织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对风险控制进行调整,避免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3.3提升合同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
        国际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竞争,合同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与合同管理效果有着较大的关联,我们需要不断强化合同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组织学习先进的国际承包合同风险管理案例,提升风险管理意识,并掌握一定的合同管理技能,对建设方、承包方以及分包方的责任进行明确,对于环境变化、人为因素等引发的工程风险能够有效应对,协调多方利益,和业主构建良好的关系,保证工程建设项目的目标能够实现。
        3.4学会合理维权
        如果承包商发现项目业主存在违反合同条文的行为,需要懂得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并且还要收集好同期数据作为证据,承包商需要具备收集业主或是咨询工程师违约证据的意识,并且还要合理利用法律武器进行维权。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我国企业要勇于走出国门,敢于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总结
        综合来说,现如今我国的综合实力在不断增强,再加上受国际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很多中国承包企业都将业务扩展到了海外,在国际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合同管理是最为关键的一项内容,这不仅是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动力源泉,更是施工企业利益的基本保障。为此承包企业需要不断提升合同管理水平,保证国际工程承包合同能够顺利履行。
        参考文献:
        [1]赵瑾兮.浅谈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管理中的风险控制[J].现代企业文化,2015,(20).
        [2]周菲,冯鹏洲,刘河东.浅析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管理中的风险控制[J].知识经济,2014,(18).86-86.
        [3]张明立.国际工程承包项目风险防范研究--以DJ公司印度电建EPC项目为例[D].山东财经大学,2016.1-45.
        [4]张桃蕾.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管理风险及对策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