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6期(下)   作者:梅丽芬
[导读]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大量的涌入如今的生活之中

        梅丽芬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陈涌聚龙小学 528319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大量的涌入如今的生活之中,五花八门的视频,生动有趣的动画片,丰富多彩的游戏等。这些都吸引着小朋友的注意力,以至于孩子完成作业后就积极的奔向电子产品。因此减少了对于阅读的学习和兴趣。本文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做出分析和研究,希望可以为相关教师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一、影响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原因
(一)学校因素
        首先,老师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将过多的时间放在教材的讲解,课后作业的完成度和考试成绩之上。所以导致老师对于学生个体关注度不高,同时也就没有时间进行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同时老师应该完善其身,所谓“亲师信道”,在小学低年级学生眼里,老师就是所效仿的对象,因此老师应该提升自身的素养并积极地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其次,因为学生年龄较低,对于书本的保护方面进行的较差。因此许多学校减少甚至没有开展图书馆的阅读活动。同时图书馆的书籍大部分都是旧书,内容早已经与现在儿童的生活脱轨,即使阅读也不能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另外,学校纳入新书的时间不能够进行及时更新,大部分学校选择一学期进行一次购进。因此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更加不会产生阅读的兴趣。
(二)学生因素
        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难度较大。首先,因为学生年龄较小,认知能力较差,写作业的速度较慢,造成没有时间进行阅读。其次,对于文字的掌握不够丰富,理解能力较差,注意力难以集中,这都使学生认为读书是一件很费力气的事情,因此导致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难以找到乐趣,进而产生厌读的想法。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的阅读习惯差,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有所欠缺,不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词汇量掌握较少,语言平淡,对于写作更是恐慌,这些都侧面的影响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但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实践也证明了课外阅读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认知水平。由此可见,培养全体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二、有效改善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能力的策略
(一)确保在校有足够的时间和图书进行阅读
        在校期间,老师可以在班级树立阅读角。每周进行课外读物的更新,还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喜爱的读物放在阅读角,这样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达到开拓学生视野的目的。同时老师在讲课中,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例如:在学习汉字“西”时,老师可以进行引导小朋友进行组词,进而学生会说出“西游记”,这时老师就可以让小朋友在课后阅读《小小西游记》这一读物,让学生感受到课外阅读在学习中的运用,随即增加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在校开展更多的教学活动。
        例如:在讲解《动物王国开大会》这一文章时,让小朋友分角色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老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在表演之后,老师和小朋友进行评选,哪个小组最有感情。评选之后,让小朋友进行小组讨论,在狗熊通知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让小朋友们探讨并给出结论。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小朋友对于课堂教学内容更感兴趣,还能锻炼小朋友的朗读能力并增强自信心。同时老师还可以引导小朋友进行课外阅读,比如,动物除了狮子老虎陆地上的动物,还有水中的动物,小朋友可以回家阅读《海洋动物》,然后通过学习讲给老师和其他同学听。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增长额外知识的同时,能够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
(二)确保在家中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阅读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因此孩子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都受到家长的影响。因此在家庭里应该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并监督孩子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低年级儿童,并没有自制力,更多的是喜欢电子产品,看动画玩游戏。孩子对于阅读并不感兴趣,这时家长应该引导孩子进行阅读,可以通过睡前陪读,或者日常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引导。例如,在讲故事时,只讲故事的前半段,不讲故事的结局,这样孩子通过好奇心的趋势下就会进行阅读。这样不仅能促进孩子阅读,还能提高孩子的探知欲和求知欲。同时家长还应该进行及时的督促孩子阅读并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三)推荐适合的读物
        在推荐适合学生的阅读刊物时,教师应该先了解学生,遵循学生课外读物的身心发展。老师和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培养学生从被动阅读到主动阅读。
        首先,《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课外读物的要求,学生应该阅读浅显易懂的童话、寓言、故事等,还可以进行浅显的古诗、儿歌的阅读,让学生在阅读时,感受到语言的优美和情感的变化。其次,应该选择一些直观并且能够清晰表达情感的读物,这一类书籍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目光,并促使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比如《猜猜我是谁》就很适合一年级学生进行阅读,因为读物视觉上直观的画面、丰富的色彩,都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而这样的书籍能够更好的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保持注意力。在读物的选择上,不应该选择文字叙述较多的,应该选择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的读物,这样在学生看不懂文字的额情况下也能够理解读物所传达的内容,这样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结束语:
        阅读的过程是一个认知外物与认知自我的过程。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各种课外知识,还能够增强自身的文化水平和自信心。通过不断大量地阅读,会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探知欲,这样便能够让学生主动地去认识世界、融入其中并找到自我。
参考文献:
[1]侯小红.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J]. 速读(中旬),2020(9):4. DOI:10.12321/j.1673-9574.2020.zx09.004.
[2]何会平. 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思考[J]. 文渊(小学版),2020(5):894. DOI:10.12252/j.issn.2096-6261.2020.05.12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