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英
重庆市铜梁区旧县小学 重庆 402565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地区之间经济的交互性不断增强,人员间的流动速度不断加快。与之相对应,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问题开始突出。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增加留守儿童的福利,国家投入建设了全面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目前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还是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统合政府和民间的力量,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建设,正是本文主旨所在。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
引言
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呈现出城乡二元对立的格局,随着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其对于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强度越来越高。为了赚取更多的劳动工资,大批农村人口开始向城市转移,成为城市劳动力中的一员。同时,因为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这些进城务工人员往往很难转变为城市人口,劳动时间之外只能返回农村消费。在城乡之间的来往过程中,大量的留守儿童被迫远离父母,长期单独生活在农村老家,因此导致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是维护社会和谐、促进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当然要求。
一、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积极效果
(一)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建设完成
农村留守儿童地区的地方政府非常关注留守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在缺少家庭陪伴的情况下,地方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将提供给儿童心理支持,避免长久的孤独环境导致儿童心理或生理问题的产生。地方党委、政府和地方社会团体之间开展广泛合作,从儿童的食品安全、换季服装、学习资料、卫生体育设施等方面给予物质和心理援助,帮助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情况下能成长在良好的环境中。同时,地方政府积极制定地方性法规,从法制建设方面给予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建设以支持。
(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成员增加
学校和教师是除了地方党委、政府外,为留守儿童提供支持和交流的重要主体。教师群体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年龄大致相当,又跟留守儿童长期接触,能得到留守儿童的信任与依赖。学校和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这种信任的积极作用,参与组织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学生的日常,引导学生形成积极正面的人生信念。地方的社会团体和公共团体积极加入留守儿童的个人生活,代替其父母提供陪伴,提供个人的情感交流,帮助留守儿童养成健全人格。各种自发性的群体和专业机构也加入到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建设中来,帮助健全体系建设,提供专业支持。
(三)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内容多元
学校和教师群体已经将关爱留守儿童的行为内化为日常教学秩序的一部分,各种帮助留守儿童的活动都不是临时组织和间歇性的。每一次关爱行动都被纳入到了教学计划之中,成为教学体系中的一部分。留守儿童所在的村委会和集体组织,也会定期安排专人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帮助留守儿童家庭解决生活问题,关注解决留守儿童在成长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社会团体也加大投入建设儿童福利设施和教育基础设施,为留守儿童提供相对丰富的教育资源。
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现实问题
(一)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认识不足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复杂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建设是困难的。要解决体系建设的问题,需要全社会提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充分理解这一问题的困难性,正视这一问题的短期难以解决性,同时也不要过度认识这一问题的困难性。因为留守儿童问题更多是由时代发展阶段所导致的,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这一问题的困难性也自然会降低。社会各阶层都要充分认识到留守儿童只是时代发展带来的客观存在的群体,其并不具有独特的价值取向或者性格特点,其本质也与其他的同年龄儿童没有什么不同。
(二)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维护不足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多数都是以县、市地方为单位构建的,构建的方法也大多是地方临时性的政策或者两年期的地方性法规等。随着建设周期的更迭,很多服务体系的内容和政策都无法延续下去,或者出现了根本性的变更。各地区机构间的合作和交流也大多是临时性和间断性的。针对具体问题的讨论一结束,部门间的合作交流的渠道就会被关闭。当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出现新的问题时,地区、部门之间又重新开始交流与合作,重头开始构建合作平台,造成问题解决的延迟。
(三)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支持不足
资金问题是制约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为留守儿童提供优越的教育资源,提供优美的教学环境,提供丰富的课外活动,都需要大量的体系建设资金。从现实情况来看,各地区对于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都是不充足的。在不充足的情况下,各地区投资计划的制定也是不够完善的,没有能够在面对资源不足问题时,统合各方意见,分顺序逐步推进体系的建设。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建设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
三、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改革方案
(一)提高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认识
提高认识能力和水平,使全社会都能够客观看待留守儿童群体,是解决体系问题,完善体系建设的重要办法。留守儿童问题不单是留守家庭的问题,还是全社会的问题。留守儿童问题不但关系着留守家庭的幸福,也关系着乡村群体生活的幸福,关系着社会的健康发展。乡村地区的社会主体应该积极运用各种手段,使留守儿童认识到自身是被关注、被关心的,同时也是被平等对待的。
(二)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维护
地方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需要不断维护,组成体系的基础制度也需要专业人员维持。相应的政策不能停留在地方性法规的层面,应该尽早争取相关政策的法律化和长期化。关于各部门和各地区的沟通平台,地区应该委派专人维持,保证沟通渠道的畅通。只有稳定、长效的措施,才能帮助维持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长期建设,才能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三)增大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支持
地方政府应该在做地方预算时单列出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年度支出计划,增加体系建设的预算投入。同时政府应该沟通慈善性质的社会团体,将社会团体的捐助计划与政府的投资计划相结合,共同建设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在全国范围内,政府也可以做出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方面的投资计划,专款专用,将投资经费直接划入特定的留守儿童体系建设专用账户,帮助地方政府完善体系建设,增加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支持。
结语
因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的长期性,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需要政府的长期支持投入,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也需要研究人员的长期跟踪研究。随着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完善,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将会逐步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杨汇泉.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路径的社会学考察[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01:37-44.
[2]石兰月.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成效、问题与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303:91-95.
[3]王正惠.《规划纲要》视域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服务体系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35:27-29.
作者简介:李俊英,研究方向:小学语文,单位:重庆市铜梁区旧县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