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其对策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6期(下)   作者:胡康清
[导读] 在新课程标准下,古诗词教学的过程就是激发学生诗歌鉴赏兴趣

        胡康清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西河中学    432100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古诗词教学的过程就是激发学生诗歌鉴赏兴趣,实现意象理解和寻找规律,帮助学生建立诗歌与生活关系的过程。初中语文教育教师应充分利用古典诗歌的各方面构成,来进行全面的教学。但目前该方面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正。为此,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为例,谈谈中学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
        关键词:中学;语文;古典诗歌;教学
        引言:作为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经典文学,古诗文凝结了丰富的内涵、深刻的文化魅力和具有感染力的语言形式。在流经千百年以来,传统道德、情感、思想、审美、智慧等优秀文化因素也都能在古诗文当中得到体现。学生对诗词的学习过程,也是教师引导学生与古人进行间接对话,开展精神交流的手段,教师要搭好桥梁,充分发挥古典诗词在整个初中语文教育中的作用。
        一、初中古典诗歌教学不良现状表现
        (一)教师不注意对学生诗歌鉴赏兴趣的培养。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中有很多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这些内容如果能够很好的与教学引导相结合,则会有利于学生学习古典诗歌主动性的提升。同时,流行音乐中中国风的兴起,很多学生也能从中听到一些对教材中诗歌的改编版本,产生学习的兴趣。但我们当下的一些教师忽略了培养兴趣这一点,仍然只依赖中考指挥棒来开展知识性的教读,不过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感兴趣的问题和进一步求知的热情。在作业布置方面,过于强调在短时间内对诗歌某一部分或整体的死记硬背。这些都忽略了语文教材中古诗的教学价值,恶化了学生对古诗鉴赏阅读态度,使学生感觉古诗就是语言生僻难懂的句子,没什么好学的。
        (二)对古典诗歌的角度忽略了对其中意象的汇总。古代诗歌创作情处于古代社会,距今久远,但是阅读鉴赏确有规律可循。教师如果能够指导学生准确地把握意象的作用,则十分有利于他们快速抓住诗歌主旨,进行准确鉴赏。但一些教师未能较为系统的指导学生进行意象特殊用法的汇总,没有揭示其中的规律,这对巩固学生的鉴赏基础是不利的[1]。
        (三)对诗歌语言的利用不够充分。虽然古典诗歌是古代语言的艺术性表达,与现代语言表达方式大相径庭,但一些诗歌中对语言文字的处理却可以被借鉴应用到写作和口语交际当中。诗歌伴随着韵律,如果学生在写作或表达的时候,有那么几句像诗一样的句子,则会使语言更具表现力和艺术性。然而,我们的教师对这一点有所忽视,未能将学生引入到诗歌情境中,也没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学生也只以为能应付考试就行了,不会有进一步深入的探究。


        二、改善初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现状的对策
        (一)将诗歌教学放到大历史中去教学,引导学生感受现货的人物和生动的情节,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和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方式,预设一些预习任务,比如让学生开展动手自主搜集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的资料,书写自己初读体验,角色扮演作者抒发内心情绪,尝试朗读标出短句点和语气、语调。例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可采取创设情境的方式导入∶大家一般都会有参加宴席的经历,那么在参加之前有没有想过列坐的都是谁?自己有没有受到其中一位的勉励,让自己心怀感激?这是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在作者的诗中,就是这样一个情境,请对比一下你们二人的心情,并关注作者表达内心和情感的句子。
        (二)关注意象的用法和系统总结。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非常重视内涵,而内涵的挖掘是有规律的,在古典诗歌里就表现为意象。教师要想提高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就需要培养他们寻找意象的能力,引导学生揣摩作者运用意象进行文学构思的巧妙之处,体验古代文学家语言运用之道,在优美的语言中体验多层次的美感。例如,"月"常常是思乡、念亲的代名词,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表达的就是诗人对月思人; 还有杜甫的《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借白云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怀念。"羌管、胡琴"则常在唐代边塞诗中被提到,是边塞凄切之音的写照,如范仲淹的《渔家傲》"羌管悠悠霜满地。"以及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胡琴与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让常年身在边塞之地的征夫怆然泪下。因为在古诗词中常常会有类似于"月"羌管、胡琴"等的意象,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若采用意象分析法势必会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融入古诗词,同时在阅读其他古诗词时也可以很好地做到方法迁移[2]。
        (三)组织开展日常古诗文吟诵活动,保持初中生对古诗文的亲切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情绪,比如可以在日常课程古诗文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丰富的情境进行体验,并推荐相关的古诗文内容,以便于在最近的时间里进行扩展吟诵。教师也可以通过设置奖励的办法,开展分组吟诵竞赛,为那些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实质性的奖励,以激发学生对古诗文吟诵的体验感和成就感。此外,教师还要与班干部一同做好宣传,在班级中营造出积极氛围,使他们觉得能够读得准、学得好、背的熟乃至甚至是日常写话能够运用一两句,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从而激发他们争先恐后的参与其中[3]。
        结语:古代诗歌教学的开展,需要教师要充分抓住诗歌特点和诗歌教学的规律。针对古典诗歌创作的背景和语言组织的特点,教师应发挥良好的辅助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典诗歌的语言内容和情感,通过情境共情、意象归总和吟诵诗歌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古典诗歌学习鉴赏能力创造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晓倩.意象在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中的重要性探讨[J].课外语文,2021(03):26-27.
[2]唐仲平.探究初中语文古诗教学的策略[J].课外语文,2020(36):27-28.
[3]朱宗花.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及策略[J].甘肃教育,2020(07):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