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学段语文单元教学的“敲门砖”——以三年级语文教材为例谈单元导语的教学运用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6期(下)   作者:高兴利1 徐金英2
[导读]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以单元教学为基本教学版块

        高兴利1    徐金英2
        1.山东省禹城市步云小学  251200;2.山东省禹城市李屯乡中学  251200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以单元教学为基本教学版块,凸显了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同时单元教学目标更加突出,语文核心素养的训练和人文主题有机结合。其中在每一个单元中起着导向作用的,就是单元前面的“单元导语”。运用好单元导语,对整个单元的教学都会起到很关键的作用。但在我们语文教学中,却存在忽视单元导语的现象,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
        一、明确单元导语的统领和引导作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采用单元编排模式,从三年级开始,在每单元的前面设置了单元导航页。我们不妨称之为“单元导语”。单元导语是整个单元的统领,对整个单元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可以说,单元导语是对阶段教学目标的具体化,把阶段教学目标细化为一个个易于操作和便于实践的小目标,能够更好地为一线语文教师提供教学指导。如果运用好单元导语,可以第一时间抓住教学要点,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二、引导学生领会单元导语,明确教学目标
        福州教育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何捷老师则将单元导语分为四部分,即单元序列、内容主线、阅读教学目标和习作教学目标。单元序列即第几单元;内容主线即以古诗、格言等较生动形象化的语言描述的课文主要内容;阅读教学目标,即关于阅读教学方面的语文要素;习作教学目标,则为习作方面的教学要素。这也正体现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陈先云认为的语文训练的基本要素,也就是必备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
        通观中高学段小学语文教材每单元的单元导语,可以看出编写者的精心设计和良苦用心。以三年级教材为例。整体上看,单元导语呈现出以下特点:
        1.教学要素不断复现,并且在难度上呈现一定的梯度。一个教学要素在前面单元出现以后,会在以后的单元或更高年级的单元导语中再次出现,有的会出现多次。如,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目标之一为“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目标之一是“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目标之一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学目标之一是“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尝试编童话故事”。可以看出在整个三年级,“想象”在单元导语中出现了4次之多。纵观三年级语文教材,单元导语教学要素的设计有梯度,对教学的要求逐渐提高。这一点从单元教学要素的表述上就可以看出。

同一教学要素初次出现时,前面常加上“体会”、“试着”、“尝试”“学习”等词,显然要求比较低,学生通过学习容易达到。
        2.阅读理解和习作结合得更加紧密,几乎每一个阅读教学目标都或明或暗地关联着习作。如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个教学目标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第二个教学目标就是“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同样,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阅读教学目标与习作教学目标都与“想象”有关。这样的情况很多。可以看出,阅读是为写作打基础的。明白了单元导语的整体设计思路,可以使教师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整体观照一个年级甚至是一个学段语文教材的编写框架,为单元教学提供有效的帮助。
        除了对单元导语做学段宏观观照,每个单元的单元导语,又可以使我们从微观的角度去了解每个单元的单元内容和教学目标。以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单元导语为例。打开单元导语页面,“看,花儿在悄悄绽放。听蜜蜂在窃窃私语……自然界如此奇妙,留心观察,会有新的发现。”显然,这是对单元内容的表述。多么生动,多么形象!如此优美的语言,再加上好看的配图,使学生容易接受。下面的教学目标有两点:一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二是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花钟》一课的第一、二自然段之间设计了一个泡泡:这两个自然段中,哪句话提示了段落的主要意思呢?显然这是照应了单元导语中的第一个教学目标。课后第二个问题:默读1-2自然段,说说这两段话的大意。还有15课《小虾》的课前提示:说说第3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栏目则讨论了如何借助关键语句概括段落大意的问题。这些都指向了单元导语中的第一个教学目标。而本单元习作《我做了一个实验》,则明确要求“把做小实验的经过写清楚”。这便照应单元导语中第二个教学目标。可以说单元导语中的教学目标都得到了体现。而两条线索将整个单元串联在一起。明确这此,无论是每课的单课教学还是单元整体教学,都要时刻体现教学目标,使教学时刻不离教学目标。
        三、单元导语的设置,为单元教学效果的检测提供了依据。也就是说,教师要设计单元检测的题目,导读中的教学目标,应该作为出题的重要参考。如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单元教学目标之一是“写一个熟悉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那么,检测题目中,习作就要设计为写人的,并且明确提出习作要求“突出人的特点”。 通过检验,单元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则一目了然了。可以看出,单元导语的作用贯穿于单元教学的始终,不可等闲视之。
        单元导语正是以这样更加清晰的面目,向我们呈现了语文人文教育和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相结合的教材编排思路。由此可见,要想搞好单元教学,单元导语是一个很重要的“向导”。也可以说,单元导语正是中高学段统编语文教材教学的“敲门砖”。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