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启德
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金河九年制学校 615704
摘要:众所周知,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大力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时代环境下更是成为了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但是有不少学生反映文言文知识十分具有学习难度。而作为从事初中语文教师的笔者,应当及时反思自身所实施的教学方法是否出现了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实施合理且优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使学生以积极的学习情绪能动地去获取文言文知识与技能,以求能够达到在新课改背景下优化学生文言文学习水平能力,提高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果的目的,而本文将会对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进行一番阐述说明。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纵观整个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文言文的教学方式还是一直没有改变,没有得到创新,文言文的教学发展一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目前要改变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现状,教师节要做出教学方法上的改变,要为目前文言文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做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然而,从目前初中学生文言文学习情况来看,新课标的落实依然存在诸多困难。所以,结合学生文言文学习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则成为教师教学研究的必然选择。
2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重难点
初中文言文涉及的文章大部分为历史经典,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抓住重点的内容,来梳理文章结构的脉络,以此来帮助初中学生了解作者思想感情。文言文具备复杂句式结构,能够表现出作者内心丰富的情感,这就是初中文言文教学重点,教师需要对其着重规划设计,指导学生能够有计划地学习,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此外,除去一般句式结构和文章的层次之外,文言文难点还能够体现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以及虚拟词等,在翻译句式以及词语方面需要与整个段落相联系,正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深挖和探索词语在文章当中的含义。同时,因为文言文的句式结构类型比较多样,具有被动句、倒装句以及定语前置等种类,初中语文教师应当逐一为学生进行解释,加强对文章细节分析以及理解,突破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难点,以此增强学生理解能力。
3 提升初中语文教师文言文教学能力与素养策略
3.1 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初中学生由于接触文言文比较少,所以对学习文言文有畏惧心理。因此,我们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想尽办法去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这对学生学好文言文非常重要。在平时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深挖教材,多动脑筋,设计适合学生、适合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和其他教具来拉近教材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教学内容,同时也可以把要学习的文言知识进行归类整理。比如,先把文中重点的文言词语提出来,板书在黑板上(或通过屏幕呈现),通过适当的练习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分组或竞赛中当堂完成,及时巩固。在展示和竞赛过程中,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做练习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竞赛的形式,可以口答,也可以板书或写在纸上,让学生全方位地参与,及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巩固学习内容。课后教师也要使用导学案,及时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提高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文言文教学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创设直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直观情境的教学方法是在多媒体技术出现在教育领域中以后逐渐被教师们发现并充分认可的。经教学实践证明,将直观情境教学法落实在课堂实践活动中的教师都取得了较为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因此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初中语文教师,针对于文言文教学,应当有意识地去思考文言文教学与创设直观情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合理的直观情境于文言文教学实践活动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和理解文言文内容,以求在新课改下呈现出精彩的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果。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三峡》这篇文言文时,首先,笔者为学生介绍了作者郦道元,使学生了解了这篇文章是郦道元抒写三峡风光的游记散文,引导学生初步诵读了课文,让学生调动联想和想象,体会景物之美。然后,笔者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了三峡的美丽景色,尽可能地还原了作者观景时的情境和视角,让学生思考“是否和自己的想象是一样的”,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了文言文教学活动中的诗情画意,提高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喜爱程度。之后,笔者在直观情境之下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做了进一步的分析,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作者在山水中所寄托的情感,帮助学生了解了情景交融、人景和谐才是写景文章的魅力所在。最后,笔者做了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归纳了行文的结构布局、色彩搭配、动静结合等技法,为学生日后深入学习文言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而组织学生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笔者通过创设直观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强烈的学习兴趣,切实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充分呈现出了精彩的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果。
3.3 重视阅读,强化学生体会理解
古人非常重视“读”。如“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等治学箴言,不仅道出了“读”的方法,也说出了阅读与理解之间的关系。教师在文言文知识讲授的时候,要重视文言文的阅读,在阅读指导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实现对篇章的体会和理解:第一,诵读。诵读是强化学生文字感知能力的重要方式,面对文言文,眼睛看到,口中说出,自然会在心中留下印象,多次诵读自然会理顺文字之间的关系,并形成对文章的初步理解。这样学生才能经历从磕磕绊绊到文从字顺的过程,并达到“其义自见”的效果。第二,默读。教师应为学生的自主理解创造安静的环境。让学生摒除杂念,专心于文字,仔细品读字、词、句,结合注解理解古文语法结构,进而形成对文章的独立思考。第三,精读。教师应与学生共同欣赏文章,把握每一个细节,如作者生平、社会背景、作者立场与观点、语言风格等,在细节中深入理解文言文。例如在阅读欧阳修的《卖油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欧阳修的生平入手,了解其文学成就,然后结合文章内容,根据陈尧咨和卖油翁的对比体会主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沉入到文本之内,一方面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对比分析的手法,另一方面从语言运用细节中体会作者论述的精当,进而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深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在语文课程教学当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明确教学方向及目标,制订出完善教学的计划,贯彻“以生为本”教学的理念,提升初中生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养成他们良好学习的习惯。教师在教授课文时,应当开展诵读教学,加强对意境的理解,理解文本的内容,提高课堂参与度,对课堂提问予以分层教学,让学生能够充分感悟文言文的价值与魅力,让文言文教学诗意绽放。
参考文献:
[1] 庄巧玲.新课标背景下文言文教学策略探讨[J].语文天地,2016(32):52-53.
[2] 朱超男.提升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J].课外语文,2016(16):50.
[3] 宋继源.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浅谈[J].剑南文学(下半月),2016(06):69-70.
[4] 张诗棋.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D].渤海大学,2016.
[5] 马城洲.探析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6(05):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