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虹
湖南省衡阳市第十五中学 421001
摘要:师生双向互动沟通交流,从某方面来讲对于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以及推动学生全面化发展发挥了重要性作用,故此在新一轮基础课改下,确保“互动式教学”的有效性落实,是教师课程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战略基础。鉴于此,本文主要立足初中语文课程,就“互动式教学”的有效化运用策略展开了深入探讨,以此在确保语文高质量教学目标实现的同时促进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互动教学;有效化策略
引言:作为初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知识具有极强的想象发展空间,故此为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需在秉承着现代化教学理念前提下,对“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手段进行不断调整,以此来高效化开展课程教学活动的同时提升语文教学的综合质量。
一、秉承现代化教学理念,营造良好的互动式交流氛围
在课程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作为教学方案制定的战略指导,理念先进度对于课程整体教学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互动式教学”模式实施中,为保证模式践行效益的最大化发挥,革新教育教学理念现已迫在眉睫。语文课程教学从某方面来讲,其实是教师和学生思想碰撞的过程,为确保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在授课时教师需明确自身的引导地位,通过增设与学生的活动交流机会,由此在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意识和能力的全面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还要以一种平等亲和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位学生,通过营造良好和谐的互动式交流氛围来引导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以此在不断改善整体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下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协作能力。
在《藤野先生》授课时,在传统应试化教学中,教育工作者习惯性采取说教式的教学模式,在削减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教学过程也成为了单项传输,对学生全面化发展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为保障高质量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在课程教学时需首先让学生进行全文阅读,在明确了解文章主旨和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老师怀念之情的基础上,通过搜集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共同探讨,以此在保证学生课程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同时也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最终为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除此之外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为营造良好的互动式交流氛围,教师还要站在学生角度去分析文章内容,通过与学生一起去探讨作者的细节描写技巧和作者勾勒形象的方法,并对每位学生采取公平公正的态度,以此来确保师生关系的良好构建。
二、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不断优化调整,创建多样化的交流活动
在“互动式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为从根本上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促进学生的全面化发展,教育工作者还要在秉承着现代教学理念的前提下,就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不断优化调整,通过创建多样化的交流活动,在保证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下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经调查在应试化教学中,教育工作者习惯性采取说教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兴趣被不断削减的同时,也不利于师生间平等交流关系的构建,故此为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在教学活动开展时教育工作者需主动深入学生群体,通过与学生频繁化的沟通交流,在了解学生兴趣爱好、学习需求的同时,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后期教学活动的顺利化开展创造良好条件,与此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要给予学生表达的空间和机会,并通过肯定学生回答中正确的部分,委婉指出学生理解的片面性内容,由此在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的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由此推动学生全面化发展。除此之外为实现高质量的教学目标,在“互动式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还要对教学策略进行不断调整,具体来讲就是教师可通过采取“小组合作”、“团队协作”的教学手段,通过合理化安排探究任务,在帮助小组内部学生明确本文重点和难点课程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认知和理解,具体来讲就是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提前布置学习内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之后在正式授课时鼓励小组就学习成果进行展示(组员可每节课轮流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在倾听小组观点后通过进行总结、归纳、补充,在不断提高学生情感认知的同时,促进他们的全面化发展。
在《桃花源记》授课时,为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认知和理解,教师可在课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并通过对文章的阅读来了解文章的主旨内容,而后在课文正式教学时,教师可先倾听各小组的观点,了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为后期教学方案的及时优化调整提供重要战略指导。
三、结语
综合而言,不同于其它现代化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在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对教师引导作用的重视,即在课堂实践教学中,只有保证师生间良好互动交流,才能为后期高效化教学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由此来推动学生的全面化发展,故此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不断优化调整,是现阶段初中语文课程教学高质量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战略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小元,徐海洋,张建伟.互动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3):236.
[2]陈玉春,徐涛涛,高建军.多元互动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引文版:社会科学,2015,12(001):241-242.
[3]孙志红,刘元成,张文东.多元互动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2(2):319.
[4]邵芬,高挺,韩文华.师生互动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外交流,2019,26(15):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