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荣华
南部战区空军直属机关幼儿园 510000
摘要: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发展迅猛,为了能够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和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引入了许多新型的教学方法,例如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就是其中较为创造性的教学突破。作为一名学前教师,我们应当适当采取有效策略实施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认识到游戏活动和师生互动等在学前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将儿童的真实需求与教学二者紧密结合,寓教于乐,使学前教育的质量水平和班级的环境得到一个有效的提升。在名为“水果自助餐”的游戏活动中,幼儿游戏教学法就与平时的水果餐很好地融合,允许孩子自由开放、自主创意,把游戏主动权还给孩子,让孩子真正成为游戏活动的主人。
关键词:水果自助餐;幼儿游戏
教师对于教学方式的选择应该要符合学龄前儿童成长的需要和心理发展特征,这样才能对当前的学前教育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还可以加快幼儿接受新知识的,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现阶段学前教学活动的核心价值,是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培养其探究兴趣,引导幼儿对陌生的事物进行不断探索和追问,并全面发展幼儿的核心素养和各方面能力。水果餐与幼儿游戏活动的完美融合,既能够让幼儿自己动手感受拼盘的艺术,又能够让幼儿在情境创设中提高活动兴趣、提升与其他小朋友的合作能力和交流沟通的能力。
一、创设趣味环境:“欢迎光临水果商店!”
学龄前儿童的心智发展尚未成熟,对于一些陌生的、新奇的事物抱有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老师可以利用他们的这一突出心理特征,在游戏活动中加入一些这样或那样的生活情境。在开展游戏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不应该遵循同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而是要对于幼儿有一定的启蒙性和趣味性,提高幼儿的活动成效,推动幼儿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比如情景教学法。为了建立幼儿的角色意识,教师要学会创设情景性的游戏环境作为游戏活动的导入,投放情景性的游戏材料,让幼儿在这种特定的游戏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得到角色的体验,最终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在“水果自助餐”教学活动的游戏设计导入环节,我就用“水果商店”这一生活化的场景引导幼儿渐入佳境。首先,我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中的角色扮演,两个当“老板”,剩下的当“客人”,即兴表演在水果商店里买卖水果这一幕。在这种生活化的情景之中,小朋友们显得特别兴奋,同时其表情和动作也十分自然,好像身临其境一般。小朋友们在游戏中学会用礼貌用语沟通,提高了生活实际的社交能力,在水果的分辨和打包过程中也对日常生活中“买水果”一事有了更深的认识和兴趣。
二、提高动手能力:大家一起来拼盘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在游戏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有意识地进行对于幼儿求知欲的培养,使幼儿对活动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愿意主动动手去创造、发现和探索,并从中获得更深一层的体验和感受。例如,在“水果自助餐”游戏活动的第二环节,我让幼儿自由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自己动手用“买来的水果”制作水果拼盘。在这个过程中,我采用“分组活动”的方式,让小朋友们合作设计和摆放水果拼盘。幼儿在互相沟通和交流中提出自己对于拼盘摆放的想法,在一次又一次实践中积累经验、修改和完善,最终完成了完美的拼盘作品。通过这种游戏中的接触和交流,老师就能全面地把握幼儿的兴趣倾向,并在下次的游戏教学活动安排中选择幼儿可能会感兴趣的趣味性游戏,以便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去,达到预期的良好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
三、挖掘深层含义:从游戏中学习......
教师应该认清游戏与教育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入手,用与儿童的现实生活密切相连的教育价值规范和引导他们的游戏行为,与此同时,也是更加重要的,是要通过恢复和开发教育的游戏内涵,即教育的游戏性来激起教育的活力与热情。在“水果自助餐”的最后,孩子们一起品尝自己动手拼盘的成果,在大家吃水果的时候,我会循循善诱地询问孩子们“今天在水果拼盘的活动中学到了什么?”,“以后和妈妈去买水果你能不能帮妈妈和店员沟通呢?”,“在家里能不能给家人们做一个今天这样的水果拼盘呢?”等等。从活动之后的反思中,幼儿会对生活中的事情有更加深刻的体会,从而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也会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教育的角度来审视游戏活动,就要求我们既要把游戏视作是儿童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行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又要充分地认识到和挖掘出它的教育教学价值与功能,用与幼儿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教育价值与目标规范和引导游戏活动。
总而言之,游戏在学前教育中对于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作为教师,应该积极探寻如何才能让幼儿在游戏活动创设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从而让游戏充满趣味和意蕴,让活动创设回归幼儿、回归课程、回归现实。
参考文献:
[1] 苏菊燕,以材料诱发幼儿生活经验推进游戏——记小班角色游戏“水果沙拉店”的生成[J].福建教育,2016(Z3)
[2] 刘素萍,自主演绎“玩转水果”——一组幼儿自主游戏的观察与思考[J].山东教育,2017(Z2)
[3] 严英,幼儿游戏中教师的“介入”与“不介入”[J].学前课程研究,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