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玉君
浙江省兰溪市聚仁中学 321100
摘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写作训练,有利于充分利用文本学习之间的各种空白点,实施有序教学。这能将读和写融为一体,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也可以减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负担,灵活开展教育教学。同时,基于阅读理解的写作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写作;教学
引言:阅读和写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密切相关。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阅读和写作的表达统一起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语言中的情感,学会精神的表达。在写作训练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阅读来提高学生解读思路和材料的能力,使后面的写作更加流畅。
一、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读写结合的积极意义
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语言组织能力。作业式的作文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要求。一般的作文教学方式和集中训练方式存在费时、费力、效果差的问题。随堂创作是作文教学的新思路,打破传统级作文教学的缺乏策略的困惑。各单元设置的作文训练与本单元阅读相结合,可以逐渐增强学生对语言理解和语言运用过程的熟悉感,有助于打破写作习惯,从而打破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脱节的现象。阅读课文时,除了掌握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外,更重要的是重视课文的写作方法研究,并灵活运用于自己的作文中,以教科书中的每篇课文或某些文段为“短文”,研究、评价、从中提炼文章的表达独特性,文章的表达思维长期受到训练。
语文教材中,阅读理解占的比重最大,作文每单元一两节课。但是对于整个语文教学来说,阅读和作文同等重要。如果每个单元的只安排一两次作文训练,就违背了语文教材编写的宗旨,也不会体现教材的最大价值。在阅读写作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文,让学生在理解后再次展示已经内化的东西,运用所学知识,锻炼语言技能,提高语用能力[1]。比如,我教学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让学生模仿“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这一句式练习作文,学生就有写成:不必说钟南山、李兰娟、陈薇是怎么夜以继日,不辞辛劳地工作着;也不必说普通医护人员在自己岗位上默默无闻坚守着,忙碌着,单是小区门口临时搭建的帐篷里的志愿者们,就有为我们的家人健康提供了一份保障,为我们的生活绽放一朵朵美丽的鲜花……
可想而知,课堂教学读写结合,具有较高的实践意义。
二、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读写结合策略的应用
(一)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句式、谋篇布局技巧。学生作文要实现语言到位,内容丰富多彩,必须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巧和语言素材。初中语文课文中存在一些可借鉴的词、句和写作手法,需要教师进行挖掘,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在他们面前。在阅读教学中开展写作练笔,可以让学生认识、熟悉这些内容,并有序的开展仿写。
仿写包括仿写句式,仿写段落,仿写篇章。在仿写句式的时候,需要首先让学生认识到课文语句的一切美感和在文章中的作用,然后再去训练学生去如何拆分语句、段落,学会替换其中关键词,认清句子逻辑。
(二)在文章空白处进行联想练笔。在面对阅读理解内容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文章中某些空白点进行合理联想,结合文章结构,做一些任务性格、经历、行为、情绪、心理的判断,以及情节的延伸,或对古诗的背景、结果、影响进行推测,以此来作为写作的内容,为课文填补空白。例如《皇帝的新装》的结尾,学生比较关注两个骗子和小男孩的结局,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皇帝的性格进行预设,然后试写下不同的结局。
(三)从课文赏析过程中,让学生牢记作文的评价标准。很多学生在写完作文了之后,没有养成反过头来重新阅读的习惯,他们有的只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字数而拼凑的作文,或者只是为了完成作业并没有很好的思考,缺乏协作的目的性。同时,学生也不了解评价作文的标准,对此,教师需要端正学生的心理态度,指导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创作,并通过赏析范文和对比来使学生将评价标准内化于心[2]。
(四)运用对课文读写结合的过程,培养学生写作思维能力。写作思维能力包括概括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和生活性思维。概括性思维主要表现在学生能够将思维中分散无序的抽象观点和思路进行重新统计归纳和总结,逐渐形成写作提纲。发散性思维主要是指引导学生对同一个话题的不同角度来进行分析和写作。生活性习作是将生活情境转化为文字的过程,教师要教会学生一定的文字表现技巧。初中生对材料的意识存储很少,有些人对事物的记忆主要是一些特定的画面或场景,要把大脑中的图片变成文字,需要一个有效的语言组织,从特定的到抽象的语言转换。课文阅读理解过程中的写作训练,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运转,学生的语言组织过程,是将词语、句子、段落、大纲和细节进行整合运用的过程,可以促成语言表达思维的形成[3]。例如,学了《阿长与山海经》,我们理解了作者鲁迅在文中是以“小鲁迅”儿童口吻和“大鲁迅”成人口吻交换出现的,让我们理解了身边人的爱。于是让学生写了一篇《读懂身边的爱》生活性习作便自然好写多了。
结语:综上所述,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对于丰富初中语文课堂、优化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学生理解的加深,当他们对阅读材料感兴趣时,这有助于学生学习写作方法。同时,有计划的课堂写作可以提高阅读写作密度,优化读写教学在语文整体布局中的作用发挥。教师应引导学生分解和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阅读材料,重点从教材语言知识的应用出发,让学生在产生语言表达兴趣的基础上进行写作,实现从模拟到自主创作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李小余. 读写共生,提升素养——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A]. 四川省科教创客研究会.2020科教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七辑)[C].四川省科教创客研究会:四川省科教创客研究会,2020:3.
[2]李燕霞.浅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策略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20(18):95-96.
[3]马梅香.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A].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南昌会场)论文集(二)[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