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外作业的有效性探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6期(下)   作者:梁英琼
[导读] 高中数学作业作为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梁英琼
        重庆市铜梁中学校  402560
        摘要:高中数学作业作为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有助于对学生学习知识的巩固。但是目前在数学课外作业的布置上,教师还是喜欢布置大量的数学课外作业,作业的方式也比较单一,对于学生来说没有什么用。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高中数学作业的布置存在的问题,其次根据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数学课外作业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高考背景;高中数学;课外作业;有效性
引言
        在应试教育中,数学教师一般是讲完每节课以后,开始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掌握。然而,教师布置作业不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程度来,只会按照自己的想法给学生布置量多的数学作业,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本来学习的科目就多,再加上作业多,学生就感觉很烦躁,不愿意花更多时间和心思在课外作业上,导致课外作业达不到一定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布置数学课外作业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布置课外作业,不要求数量,只要求质量,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在题目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数学作业的布置存在的现状
(一)数学作业量大,学生有负担
在高中教学中,高中生的学习比较紧张,要学习的科目也很多,数学教师在讲课后,怕学生听不懂或者怕讲完以后学生忘了,就喜欢布置一大堆数学课外作业给学生做,但是并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考虑,学生压力大,各学科作业多,堆积的量多,学生看见就头疼,就会存在很多作业抄袭的现象,作业量多给学生造成了更大的压力,不利于学生学习和休息,给学生的身心都带来很大的影响,学生在烦躁的情况下会出现不认真上课和认真写作业的状况,这样大量的课外作业对学生来说并没有什么用,还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负担[1]。
(二)数学作业不合理,学生完成效率低
数学课外作业设置不合理,导致学生完成率低,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目前很多数学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不按照课堂教学的知识来进行布置,没有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来合理安排数学课外作业,教师布置作业喜欢布置一些很难的题目让学生去做,导致根本没有几个学生做的出来,很多学生在复杂的题目上思考又思考,但是做不出来。导致学生应付课外作业,不管解题思路对不对。数学教师对题目设计的不合理性,导致学生做无用功,根本没有时间花费在一道解不出来的题目上,耗费学生的时间,学生也会因为作业的问题晚睡,不利于第二天的课堂教学率。


(三)布置的课外作业单一性
数学教师布置的作业,对于学习好的学生来说很简单,但是对于学习差的学生来说,可能琢磨很久都无从下手[2]。数学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学生就像个木偶一样,教师让做哪一题,学生就写哪一题,完全没有考虑学生的掌握程度,没有考虑到学生会的题目可以不用写,不会的题目再去深入挖掘,布置的作业都是一样的类型,都是书本上的课后题,题目还比较难,简单的基础的题目没几个。教师没有从基础到高端题的趋向布置,也没有从简单复杂的方向去思考,学生没有真正掌握解题思路,教师也没有更细致的分析题目,布置的作业很单一,没有多方面为学生考虑,不利于学生对数学提高兴趣。
二、提高高中数学作业的有效性策略
(一)布置数学作业要适量
数学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的时候,不能一味地讲求量多,而应该做到在适量的基础上,还能保证学生做题的数量,减轻学生的负担,布置少量的作业,但是学生愿意花时间在解题上,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课外作业,突出题目的重点,从基础的题目开始,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从学生的时间方面考虑,设计有用的能发挥价值的课外作业,打好学生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合理的布置课外作业
在高中生写课外作业的时候,有的学生觉得题目很简单,没有什么难点,但是有的学生连基础的都觉得有些难,这就很明显的突出各个学生的接收能力和差异性。那如果教师布置难的数学作业,对于学习不好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麻烦的,没有办法更好的解题,所以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合理的布置数学课外作业,达到一定的效果。教师可以采用层次性的方式布置数学作业,激励学生解题的心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能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发挥每个学生的特点,让每个学生在合理的课外题目上都能体会到解题的乐趣,在数学作业上找回属于自己的信心,根据学生对知识不同的掌握程度布置不同的课外作业,从而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课外作业的有效性。
(三)多样类型布置课外作业
单一性的题目设置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所以教师要布置多样类型的课外题目,让学生有想做题的兴趣,灵活的掌握数学知识[3]。教师布置课外作业要以提高学生解题思路,掌握基础知识为目的,让学生把掌握的知识运用在解题中。例如教师可以以单选题的方式为学生布置不等式的课外作业,让学生更好的辨别正确的不等式的写法,以填空题的形式给学生布置函数的课外作业,加深学生对函数的印象,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以多种类型的方式,让学生能参与进去,提高学生解题的兴趣。
结束语
总之,课外作业与课堂是不可分割的,课堂知识需要通过课外作业的形式进行巩固和增强。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能力,设置不同的课外作业,设计丰富多彩的并且类型比较多的课外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去,并且提起写作业的兴趣,发挥课外作业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崔海燕.提升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7,(16):94.
[2]杨西梅.提升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20,(24):16-17.
[3]史莺.高中数学课堂作业的有效性研究[D].江苏:南京师范大学,2011.y19226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