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晓明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八字桥中心小学,365117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人们逐渐的意识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对于学生来讲,知识点的记忆可能只是一时的,但如果能够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今后的学习就会变得容易很多。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并就如何培养小学数学课堂思维进行了探析,希望可以为相关教学人员带来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本身就浅,逻辑思维能力还比较弱,对很多事物的认知都是模糊的,自身的独立分析和理解能力等都在形成的初级阶段,因此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就会遇到一些困难。所以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只有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其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才会变得更加的轻松和容易,教师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才会得以提升。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数学是一门包含很多复杂理论知识的学科,想要学好数学学科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但对于小学生来讲,思维能力还正处于发展的初期,因此在进行数学学习的时候就会存在一定的困难,更不用说将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了。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来讲一定要在教会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在进行数学学习时就能够自主的进行问题分析、探究以及解答。而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要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和创新,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就会使原本单一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为学生创建出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如何培养小学数学课堂的思维能力
(一)要注重对网络教学资源的挖掘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之下,网络中有着大量的学习资源,对教师进行教学有着很大的帮助。现阶段多媒体设备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学科的教学当中,其集视频、动画、图片、声音、文字为一体,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化和具体化,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地对数学知识进行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利用在网络上搜寻到的优秀教学案例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学生自身能够具有严密的数学知识逻辑体系,而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会在网络上搜索数学资源信息,也可以将自己收藏的一些优秀学习网站分享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学习逐渐的提高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位置,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对学生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能够通过思考对所学知识真正的进行理解,从而逐渐形成严密的数学逻辑思维。
(二)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为了能够对教学目标进行完成,很多教师为了能够尽快完成教学目标就会采用灌输式讲解的方式进行数学教学,很少留给学生自主思考和尝试的机会,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无法独立的进行思考,也不能将自身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因此学生就会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在学习中一旦遇到问题就会选择求助教师,并不会自主去进行数学问题的主动探究和解决,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如果教师不能对学生潜在的数学思维进行引导,学生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就会变得愈加困难,严重的话还会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出现抵触情绪,因此说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一定要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三)要注重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也是其思维能力的一种,如果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能够自主的将实际问题和自身多学习的数学知识联系起来,并解决现实问题,这也是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种体现。而想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关联,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媒体教学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材内容选择相应的真实数学录像片段进行放映。通过观看这些真实数学案例,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到生活中碰到的种种实际情况,学生对此也很感兴趣,不但可以提升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兴趣,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自然也就会联想到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并熟练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学会利用数学知识也是逻辑思维的基础所在,也是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提升的一种表现。
(四)注重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其是利用“地图”的形式来将小学数学的学习方式呈现出来,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教师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数学教学,可以让学生及时进行数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并发现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掌握。学生在能熟练运用思维导图之后,再对其他知识进行学习时也能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理解和记忆,逐渐的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此外,学生通过思维导图中关键词的引导,会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串联,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知识迁移能力。
三、案例探讨
案例一:比如说在进行《认识图形》数学课堂教学时,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进行灌输式讲解,学生在学习时就会觉得抽象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就可以将学生能够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物品带入到数学课堂上,比如说杯子、橡皮、书本等,学生就能够快速地对各种图形进行认识。之后教师在引导学生去将这些图形动手制作出来,教师首先利用圆规画出一个圆形,之后将其剪下来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也根据教师的做法,自己动手完成图形的制作,之后教师在引导学生制作出其他的图形。而通过这系列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但快速掌握了课堂所学图形知识,还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观察动手以及思考能力。
案例二:在进行“统计”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段超市购物视频,在学生观看完购物视频之后,教师按照座位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再让每一个小组自行选择一个统计主题,最后在共同完成选择的统计任务。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但能够将学生的主体位置凸显出来,激发出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以及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案例三:如在“圆柱”的学习中,包含的数学概念还是比较多的,像圆柱底面积、侧面积、周长、表面积等,在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圆柱”设置为中心词,之后再根据这一中心词进行其他知识点的扩充,直到将本章节中所有的数学概念填充完整。再根据中心词扩充的时候学生也可以对思维导图进行一定的变更,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设置,比如说设置成为组织框架图等,之后学生再根据思维导图灵活的进行圆柱知识和公式的学习,从各个分支进行数学概念的补充,提高自己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发散自己的数学思维。
结语
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社会阅历较少,因此自身的思维能力较差,所以教师一定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数学教学氛围,激发出学生自主思考、分析和解答数学问题的兴趣,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实践和探索中去,逐渐的提高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应用能力,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雪燕.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考试周刊,2021(15):81-82.
[2]吴远菲.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读与写,2021,18(7):215.
[3]瞿佳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考试周刊,2021(3):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