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倩
成都高新区菁蓉小学 610041
摘要: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相互交流,让学生在集体氛围中获得更好的数学解决技能。课堂合作学习要有效实施,必须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主体与实践相结合,合作小组内部分工清晰有序。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在阐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原则的基础上,探讨了具体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合作;教学
引言:数学教学采取合作的方式,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合作能力给予足够的重视,这要求教师既要关注合作群体的运行环境、学习过程,也要关注群体中每个学生的工作和需求。这样才能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优化学生结合学习的行为,提高合作效率。
一、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开展原则
(一)教师要掌握分组的科学性。教师要在充分调研每个学生成长和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制定适用的分组、合作策略。这样有利于保证不同学习水平、性格和习惯的学生能够获得较好的分组,以便他们可以互相沟通,分享学习经历,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二)教师要为学生小组分工和合作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指导。在课堂上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独立的机会和空间,并在尊重学生的增长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任务的设计,探索数学知识,并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合理地安排合作过程,突出活动的重点,并保持小组中学生的学习和合作的热情。教师需要将内容和组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并与教师的指导过程密切联系在一起[1]。
(三)优化教材中内容与学生主动性发挥形式的组合。在合作小组中,知识、技能的训练和问题的探究都要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教材只是教学的参考,教师要准确把握小学教育的整体性,为每个阶段和每个领域的数学知识、技能设计好教学策略。这些策略要体现对学生站在数学视角探究生活现象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团队合作中获得对超出认知范围的数学的现象的理解,对数学知识的消化和对数学能力的应用,最终促进数学实践能力的发展。
二、增强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
(一)要在群体中营造良好的氛围,注意纪律。教学计划和课堂纪律相辅相成,促进学生成长和社会化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目标。学生的合作是自由与规范的结合,教师要制定协作标准,是他们在规则中自由发挥。这样将责任分配给每位学生,并要求他们在特定时间内完成该任务,从而遵守纪律和管理法规的要求。老师必须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
教师也要使学生认识到要尊重他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批判性地思考和探索老师和其他学生的意见是非常重要的[2]。
(二)教师应创设合作场景,增强学生的参与。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采用,许多教学设备逐渐更新和智能化,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和问题都可以移至课堂讨论数学抽象,从而实现方便的问题讨论。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装置来创造一个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场景,让学生能够从多方面思考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根据所学内容来探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而制定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3]。比如, “圆柱的表面积”这一部分,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实践操作的方式,动手剪一剪、加深学生对圆柱侧面积展开图与圆柱之间联系的理解,掌握知识的熟练度,强化他们对圆柱表面积知识的理解深度。
(三)合作过程中注意学生参与的平衡。合作学习中的学生状况要求教师关注和调整时间,抓住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思维特点。根据教学内容,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使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取得最佳效果。比如,在《比例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复习课前布置了绘制校园平面体图的数据测量作业,了解学生对比例尺的实际掌握能力和灵活应用能力,在课堂上进行合作绘制平面图的时候,就会比例尺不同的情况,有的小组使用的是1:50,有的选择的是1:100的,有的习惯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建筑占地,有的习惯用同一颜色不同的线迹来进行表示。这样就产生了分歧,教师对此要引导不同小组的学生进行交流,合作探究最适合在A4纸上绘画的比例尺范围,为活动的探究结果谋求生活中的实用性。
结语: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不仅要注重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还要注重学生在合作中的成长,增强学生对自身能力的理解和重视。教师不仅要在教材中挖掘合作学习的内容,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内容、任务和材料,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不断总结合作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今后合作学习的发展提供实证支持。
参考文献:
[1]何树明.浅谈通过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4):121-122.
[2]曹玮娜.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4):91-92.
[3]张秀玲.小学高年级数学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1(01):46.
[4]包春梅.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20(02):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