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因材施教——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6期(下)   作者:童磊
[导读] 分层教学法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常用方式

        童磊
        湖北省黄石市第十八中学
        摘要:分层教学法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常用方式,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必须做到以学定教、因材施教,从而保证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本文基于数学学科特点,对分层教学法的应用策略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数学;应用策略
        一、设置多元化的分层标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教师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科学的层次规划,确保学生所处的学习状态与分层结果相对应。学习能力是分层的基本标准,在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判断时,教师不能仅仅凭借一两次的成绩对学生学习能力作出判断,而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学习表现,学习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自我学习方面,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此外,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部分学生原本天赋不错,但是在学习态度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不够积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综合以上两个因素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分别对应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的好、中、差三个层次。
        二、基于分层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在分析和讲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优化,基于分层的结果,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小组合作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常用方式,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所处层次对学习小组进行科学的划分,将A、B、C三个层级的学生划分在同一个小组,从而实现组内的互补,在A类学生的带领下营造良好的小组学习氛围。此外,教师还应根据初中数学知识布置相应的合作学习任务,一方面对学生合作学习活动进行指导,同时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以人教版初中数学《数据的分析》这一章节为例,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源,要求学生在小组内部做好分工,数据收集、数据整理、绘制图表等等,每个环节都需要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此外,教师还应重视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互动和交流,除了以小组为单位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之外,教师还应关注学生个性的凸显,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和沟通,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得到表达的机会。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小组成员之间能够实现互助互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三、基于分层布置课外练习任务
        课后练习是巩固课堂学习内容的重要途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布置具有层次性的课后练习。在完成教学大纲中提到的基本教学要求之后,教师应当对课后练习的形式进行优化,根据A、B、C三类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作业形式和难度作出调整。课后练习的数量必须足够精简,在5道习题中,前3道习题需要所有学生都需要完成,后2道习题则应根据学生所处层次不同做出差异化的调整,对于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较强的A类学生,教师应当采用一题多解的练习形式,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锻炼,对于学习基础较为一般的B类学生,教师则应关注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学习能力较差的C类学生教师更应关注对学生学习自信的培养,练习应当尽量简单。通过布置分层次的课外练习任务,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够得到有效满足,在完成任务时学生能够获得较强的成就感,为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四、基于分层开展教学评价活动
        教师评价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在组织和实施评价活动时,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对不同层级学生做出差异化的评价。从制定评价标准的角度来看,在开展评价活动时,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差异,以动态发展的眼光制定评价标准,将学生取得的进步作为实施评价的重要依据。此外,教学评价活动还应与学生学习目标相匹配,教师应当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大致的预估,并与学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对完成学习目标的学生进行表扬。教师还应结合不同层级学生的性格特点调整评价策略,比如A类学生由于学习能力较强,在各学科都容易受到教师的表扬,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减少表扬的次数,而是从整体的角度出发,表扬学生为班集体带来的荣誉,避免学生产生自负心。对于C类学生,教师在实施评价时则应关注学生的自信心建立,对学生取得的成果进行表扬,尽可能的采用鼓励和赞美的语言。通过差异化的评价活动,学生能够始终处于积极向上的求学状态,从而有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这是数学教学质量的保障,同时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首先需要设置多元化的分层标准,并根据学生学习表现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对课后练习活动进行调整,并且开展有针对性的评价活动,最终实现分层次的教学和管理。
        参考文献:
        [1]孔庆龙.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的路径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04):61-62.
        [2]张威.分层次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21):75-76.
        [3]王成斌.基于分层教学视角下初中数学提问教学策略分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08):2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