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模块的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6期(下)   作者:孙艳红
[导读] 作为高中数学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三角函数”教学活动的规范化开展在提高学生逻辑思维的同时,

        孙艳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高级中学  830000
        摘要:作为高中数学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三角函数”教学活动的规范化开展在提高学生逻辑思维的同时,也有利于强化他们的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可由于当前教学中学生对概念认知不清晰、教师理念传统化及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欠缺等教学问题的普遍化存在,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性培养。鉴于此,本文主要立足高中数学课程中的“三角函数”模块,就有效性教学策略展开了深入探究,由此在改善当前教育教学水平的前提下促进学生的全面化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有效性教学策略
        
        引言:与高中阶段其它基础性课程相比,逻辑性和系统性是数学学科的显著特点,作为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三角函数”教学理念伴随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经调查现阶段“三角函数”教学中,教学成效不容乐观的影响因素具有多样性,为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以及确保高质量教学目标的实现,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不断调整现已迫在眉睫。
一、革新教育教学理念,将三角函数教学与函数教学进行有机结合
        “三角函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开展,是现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问题分析能力的重要渠道,但由于课程教学内容涉及众多公式和变形技巧,在教学中倘若教师仍秉承应试化教学理念,采取“照本宣科+解题教学”的手段,以及通过大量练习来强化学生记忆力和理解力,在削减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化发展。为保障高质量教学目标的达成,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秉承着“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现代化教学理念,要想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概念性知识,教师还要将三角函数教学与函数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借由函数知识体系的总体性和系统化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三角函数”和“函数”间紧密联系的同时拓展学生思维,强化学生记忆力。比如在“三角函数中未知变量x与y取值范围”探究时,倘若教师采取应试化教学,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有效性培养被忽视的同时,也不利于他们对于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因此教学中教师首先需带领学生剖析“三角函数”与“函数”之间的内在关联,并在确定解题大致方向的前提下指导学生利用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进行合理假设、推导,然后通过三角换元法等方式将复杂的式子进行简化,从而加深学生对三角函数的概念性认知。
二、找准课程知识切入点,提高学生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与高中数学其它课程相比,知识复杂化是“三角函数”模块的显著特点,再加之三角函数变形公式的多样化,学生在理解过程中往往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久而久之对于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性培养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目前来看为改善当前教学现状,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需指导学生找准题目中的切入点,在易化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后期再通过增加适当的压力来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学生主体作用是否充分发挥,对课程教学成效具有重要影响,为此在解题教学中教师需要在明确题目考查知识点的前提下帮助学生明确解题的思路和方向,并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探究时间和空间,从而在有效提升学生逻辑思维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比如在三角函数课程知识求解中,以“tana=3,求cosa+sinacosa-sina的值”为例,首先教育工作者需明确题目重点考察的是学生对于三角函数变化公式的掌握程度,在指导学生进行求解时,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根据已知条件和 tana函数的性质对 sina和 cosa的取值范围进行判断,然后指导学生根据取值范围的不同来进行求解,由此在确保题目解题成功率的同时来强化学生的解题思维和解题能力。
三、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模式的传统化从某方面来讲,也是影响教师教学成效的重要因素,因此为有效改善当前教学现状,在“三角函数”模块教学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现已迫在眉睫。经调查在三角函数课堂教学中,为构建一种轻松愉悦教学氛围来帮助学生加深对三角函数图像和对应知识的认知度,教师除了可借助当前先进多媒体等辅助性教学工具,在将抽象内容具象化,静态知识动态化的基础上,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可通过借助“数形结合”的教学思维,通过让学生根据方程式画出函数图像亦或是根据函数图像来将其转化为函数代式,在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认知和理解的前提下提高学生数学推理能力。
四、结语
        综合而言,“三角函数”作为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的重点模块,由于课程知识与后期教学内容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开展,是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教育部门提出的新要求。经调查在教学中由于教师理念传统化、学生认知不全面以及手段落后性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在影响教学质量的同时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也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故此为全面提高学生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现下教师需在秉承现代化教学理念下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找准题目的知识切入点,并借助多样化教学手段来开展课程教学工作,以此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世科 . 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探讨—— 以“三角函数”教学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9,12(9):238.
        [2]邓楠 . 高中数学自主探究教学策略研究——基于《三角函数》的实证分析[J].好家长,2018,12(13):29—30.
        [3]钟兴文 . 关于高中数学“三角函数” 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研究[J].读与写(教师),2019,12(6):255-256.
        [4]邓小娟 .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之我见——以三角函数部分为例[J].数学大世界,2020,12(2):59-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