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起越
连环湖中心学校 166200
现在提倡素质教育,其实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也就是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独立思考是一种能力,是一种需要从小养成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需要从小抓起,落实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想方法来诱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思考。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的同时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独立思考
1.用微笑目光来流露你的关注。要经常用目光或微笑与学生交流,是实现普遍关注的前提。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从你的微笑和目光中看到一种关注:产生一种心灵感应,看老师在看着我呢!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从教师关注的微笑和目光中,感受到一种温暖,获得一种支持,让学生敢于独立思考。
2.用欣赏、夸奖的手段来体现你的关注。对学生的欣赏、夸奖、鼓励往往表达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老师器重我。一定要找到欣赏、夸奖的理由,找到欣赏、夸奖的方向,找到欣赏、夸奖的那些“点”。让学生习惯独立思考。
3.建立学习信心“增强学习的的内动力!”比如他说,“我就是不会独立思考!”你打断他这种固有的想法,告诉他,你想法很好,只要努力思考你就是学习的主人。老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的重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不再产生自我贬低、自我矮化的想法和行为,这时学生自然会爱上独立思考的。
二、精心提问,让学生主动独立思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打开创新之门的钥匙,可以激起学生独立的思考与积极的思维。我们教师习惯把每个知识点讲得非常详细透彻,可以说是一口一口地咀嚼后喂给学生,学生根本就没有思考的时间,可谓“填鸭式”教学!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提问艺术,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能够“跳一跳,摘桃子”来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在探究中展开主动而积极的独立思考。如,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时,以问题来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思考。1.数一数长方形与正方形有几个角、几条边?2.量一量长方形与正方形各个角的度数、各条边的长度。
3.比一比长方形与正方形的每个角与每条边,你发现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既能激起学生情感上的裢漪,又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动机,展开主动思考。各小组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主动思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分析、去解决,进而得出结论。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参与、消极接受,而是要在积极的思考与思维中主动构建新知。
三、引导质疑,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生学习上的进步,孩子的能力在从有疑到无疑的变化中得到提升的。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师生平等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及时鼓励,让学生爱上独立思考
一位著名的儿童教育学家曾经说过:孩子都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心理特征,那就是喜欢被称赞、嘉许和鼓励,而禁止、惩罚、抑阻等却很容易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也就是说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重视评价,要善于运用科学有效的正面肯定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与进步,这样才能激起学生更大的思考热情,让学生真正地爱上思考,享受到智力角逐的乐趣。营造能够让学生自我管理的氛围。在这样的课堂里,每个学生都能觉得自己属于这个集体,都觉得在这个集体里,自己被认同,被认可。他们能够彼此聆听,彼此认同,彼此尊重。没有取笑,没有冒犯,没有孤单,没有抛弃,没有边缘人物,没有陷入自私自利的泥潭。
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时不能只是单纯地看重学生的学习结果,不能只是关注学生的书面成绩或者看学生对公式定理的熟记程度,而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将学生的学习态度、思考方向等纳入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评价、积极鼓励,这样才能让鼓励成为学生漫漫途中的加油站。
鼓励并不是笼统的一句你真棒就可以的,而是真实而具体,富有感情,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评价的激励效应,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信心,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帮助学生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爱上独立思考。
总之,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培养来的,而是需要落实于每一节课中,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教师应当扮演一个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是前提、基础,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是根本,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保证。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独立思考,拥有创新能力,真正体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