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中助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6期(下)   作者:肖艳1 杜华章2
[导读]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肖艳1   杜华章2
        1湖北省荆门市龙泉北校   448000; 2湖北省荆门市龙泉北校   448000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物理实验课为发展物理规律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可检验物理理论假说的正确性,还可以开拓物理应用的新领域。物理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原理和定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合作的能力,可使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学的思想方法、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遵守纪律、爱护仪器的优良品质。
        传统实验课中主要以教师分组安排、学生动手形式为主,能力强的学生动手较多,部分学生无法全身心投入,无法做课堂和学习的主人,不能充分发挥主动性和自主性。 “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中助学研究”课题,是响应学校开展的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的“五步六学,同桌互助”教学策略的研究,能更好的提高实验课的效率。本校推行“五步六学,同桌互助”的教学模式,助学环节是检评讲解,对于自学、互学环节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检测巩固,而针对没弄懂的重难点进行学法指导。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我们选取了三个有代表性的实验进行研究,讲课,听课,评课,讨论,总结出实验课中的助学环节要确保以下几点:
        1明确实验目的和方法,理清实验流程。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实验是要测量测出一个具体数值,还是测出一些数据,观察实验现象,并总结得出实验结论。明确实验目的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顺利进行实验设计,如何处理实验数据等等。例如《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实验目的时通过测量F浮和G排的大小,找出两者的关系,为避免偶然性,需要进行多次测量,得出普遍性的实验结论。
        物理实验中大多会用特定的物理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最常用,类比法,理想实验法,等效替代法等也在一些实验中有应用。实验中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具体怎么用,都要引导学生分析清楚。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电流的大小与电压和电阻都有关,所以一定会用到控制变量法: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控制电阻一定,如何保持电阻不变?如何改变电压?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要控制电压一定,如何保持电压不变?如何改变电阻?这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其中电压改变和保持电压不变都是要用滑动变阻器,而目的和操作却是完全不一样,所以实验前要引导学生理解,实验结束后更是要重点强调,同桌互助检测。


        接着了解整个实验按什么流程进行,先后顺序能否随意调整,预期分析或者带着疑问去做实验,思考调整顺序后的影响。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中,课本上把测空桶的重力安排在最后一步,这样安排会导致较大的误差。在助学环节可让学生分析这样安排是否合理?有没有更好的安排?也可让学生带着思考,在实验中加以验证,得出如何安排才最合理。
        2重要仪器要重点介绍。
        物理实验中会用到各种各样的实验仪器,有些仪器前面的章节学过,可回顾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例如沸腾实验中用到的温度计、阿基米德原理探究实验中的弹簧测力计。也有些仪器是第一次涉及,例如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中用到的溢水杯,学生是第一次看到,教师需要给学生详细介绍溢水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我们可让学生先观察其外形,刻度,讨论如何使用?由于是第一次使用,教师必须演示,强调要点:a装水装满的标准是有水溢出,稍等,直到水不再溢出。b将物体放入溢水杯中时,不能碰到溢水杯壁和杯底.c用小桶收集溢出的水时,应待水不再溢出为止。
        3进行合理细致的分工。
        实验任务分工要细致,组长可根据组员特点进行合理分工,也可由组员自行选择合适的任务。我们在助学环节要确定整个实验具体有哪些任务,随着实验的推进每个责任人应如何顺利出色地完成任务,确保每个人都有事做,相互协调,互相配合,有条不紊。在《探究水沸腾时的特点》的实验中,需要小组长将组装仪器,计时读数,记录,观察气泡等实验任务合理分配到个人。A负责组装仪器的同学要稳重,首先得弄清安装的顺序,各部分高度要调节合适。在水沸腾后,再测几组数据,移开酒精灯,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总结沸腾发生的条件。b观察气泡的同学要很专注,观察气泡产生的部位,上升过程的变化,从而确定沸腾发生的部位。在沸腾前出现少量气泡,上升时由大变小,这个现象不易观察到,观察气泡的同学需要及时提醒组内同学共同观察这个微妙的现象。c计时读数的同学需要每隔半分钟读取一次温度。d记录的同学除了将数据记在表格内,还要在坐标纸上描点画出温度变化的图像,为后面的分析总结打好基础。
        4实验过程要加强管理和指导,实验结束要引导学生交流总结。
        实验过程教师要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指正,保证实验有序进行。实验过程中,每个组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各不相同,实验结束的时候要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分享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
        一堂好的实验课能让学生掌握实验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验基本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促使学生合理分工,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提高课堂效率。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践行本次研究的成果,为学校的教育教学事业添砖加瓦,为学校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