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6期(下)   作者:席浩
[导读] 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史的渗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

        席浩
        重庆市第七中学校      400030
        摘要: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史的渗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审美能力与道德素质等发展,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高中数学教师要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充分利用数学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挖掘教育资源,不断优化数学史渗透方法;同时利用好课后活动时间,利用传统讲座、校园文化与网络等进行有机渗透,扩大数学史教育价值。
        关键词:高一数学;教学;有效策略
        高中教育决定着高中生未来的发展情况,尤其是影响着高中生以后的事业、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形成。而高一是高中初始阶段,是由初中过度到高中的学习过程,不仅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思维,同时需要高中生适应现有的教学模式。本文以高一数学教学为研究内容,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方法提高高一数学教学有效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创设情境教学法、实践教学法、信息化教学等,不仅有助于增强高中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同时满足了高中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识学习需要。
        一、高一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任务目标化
        高一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以教学目标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刻板,高中生仍然有一部分人停留在以往初中的教学模式中,对高一数学更加抽象的知识接受速度比较慢。而在高一数学繁重的教学任务下,高中生需要在短时间内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忽视了高中生数学兴趣的培养。
        2.教学方法单一
        高一数学课程内容涉及函数等比较抽象的知识内容,不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而教师通常采取讲授式模式为主,教学方法单一。高中生在步入高中后对这一抽象的内容理解难度大,教师则比较关注于完成教学任务,在任务式教学模式下,使得高一数学课堂教学局限于讲授式模式下,不利于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培养。
        3.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高一数学教学模式缺乏创新,主要体现在教师的创新意识不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能力不足,教师本身投入到教学中的经历不够。作为高一数学教师需要完成高强度的教学任务,需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课题研究,使得教师投入教学研究的时间减少,不利于高一数学课程创新发展。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更加符合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更加多元化。但由于高一数学教学模式缺乏创新,使得高一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落实速度缓慢。


        二、加强学生的数学思想培养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应该注重以下两个方面:
        1.在知识形成过程中培养数学思想。培养数学思想与教学数学知识是同步进行的,不能脱离数学知识的教学来进行数学思想的培养。例如,在讲解函数的单调性时,通过观察图形,对函数是否具有某种性质作出猜想,然后通过推理的方法证明这种猜想的正确性,这里面就包含解题中常用的“数形结合”思想。在其后的奇偶性的图形特征、互为反函数的图像关系、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性质等,也都是通过对图像变化特点进行观察、归纳得出的。在这些内容的教学中,要注意突出并引导学生逐步领会“数形结合”思想。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反复强化、及时总结,使学生领会知识形成和演变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内涵。
        2.在知识的应用中培养数学思想。理论联系实际,能让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刻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如高一的研究性课题“数列在分期付款中的应用”,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强化转化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数学思想。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已不容置疑,但如何培养?实践证明,下面的方法是有效的:
        1.注重情感投入。古贤曰:“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在师生间建立深厚的师生情谊。一旦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信任老师,自然就会产生对这位老师所教科目的兴趣。
        2.活用教学手段。新的事物总是容易引起人的兴趣,教师的教学手段常变常新,就能吸引学生对学科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灵活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生用电脑软件做数学实验来验证课本上的数学定理、性质,指导学生探索推广数学定理等。
        四、结论
        高一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通过调整教学模式提高高中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让高一数学教学更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新课改背景下高一数学教学的重要性。高一数学教学教师通过转变思维方式,提高创新教学能力,可以极大的提高高一数学教学的效果,并提高高中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高中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吉宝,李树臣.新课程标准下中学数学教学之特征[J].数学教育学报.2009(03)
        [2]乔建中,陶丽萍,张丽敏,史瑞瑞.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青年教师.2008(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