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华兴小学校
摘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和工作中以及学习当中,人们难免遇到困难和挫折,挫折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如何更好应对,并将挫折当做进步的机遇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当代著名儿童教育专家李玫瑾认为,人在遭受到挫折的时候,及时进行教育,教育的效果会更好。本文以挫折教育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机制探析为重点写作内容,探讨了挫折教育的价值,并根据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实践,提出在小学数学教育当中挫折教育的对策,主要包括:创设挫折情境,提高学生的耐受力;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磨练学生的抗挫折意志;加强师生互动,更好应对挫折和挑战。
关键词:挫折教育;小学数学;教学;价值
1.序言
小学数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旨在帮助小学生奠定数学学科基础,并且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新课改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开展数学学科教育除了注重基本数学知识之外,还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由于所处学龄段的关系,再加上现代社会家庭生活的物质条件普遍优越,导致小学生普遍抗挫折能力较差。在当前,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当中,对小学生实施抗挫折教育,不但有利于学生耐挫能力的提升,而且对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和探索能力、钻研精神的发掘有着重要的作用。
2.挫折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
小学生作为未成年人,在个人情感和注意力等方面均不稳定,情感波动较大,个人掌控能力和自律能力相对不足,小学数学教育当中实施抗挫折教育,有利于学生情感的稳定,减少冲动与喜怒无常的状态,让小学生能够平静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小学生有着较强的争胜心,在学习上和生活上不甘心落后,他们希望通过比较证明自己的价值,但是,小学生在思维发展、个人情感等方面均不完善,在失败的时候,很容易心理上受挫,而他们往往对打击的承受能力不足,表现出易怒、急躁、失去理智、信心丧失以及情绪低落等特点。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当中,实施抗挫折教育,有利于学生性格的完善和思维的发展,能够促进小学生个人情感控制,促使小学生通过常规渠道表达自我和展示自我。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实施抗挫折教育,还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利于学生良好数学思维的形成,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十分有益。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是一门系统性较强的学科,集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于一体,小学数学教师通过日常教学引导,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激发小学生的独立思考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勇气,让小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当中,通过遇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有利于学生体验到挫折并不可怕,让小学生认识到,只要积极面对,解决问题总是有办法。
3.挫折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对策
3.1创设挫折情境 提高学生的耐受力
首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主动营造多样性的挫折环境,促使学生在挫折环境当中不断淬炼,在克服困难的过程当中,学生的信心就会不断增强。在数学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可以由简单到复杂,问题设置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小学生能够先解决容易的问题,再逐步解决稍微有困难的问题,逐步深入,提升难度,让小学生在不知不觉当中,提高自信心和抗打击能力。
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因此,教师需要建立对学生持久培养和锻炼的意识,在日常教学当中多设置受挫情境,不断提高学生受挫能力。其次,教师需要引导小学生放弃“面子”问题,注重抓住问题的本质,对小学生实施良好的思维训练。学生只有不断经历挫折,才能够不断得到磨练,学生的视野也会不断拓展,耐受力才能得以锻炼。
3.2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磨练耐挫意志
科学家认为培养一个习惯需要21天,并形象地称之为“21天法则”,这样看来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相当容易,其实不然,在实际教学当中,笔者发现,培养小学生一个好习惯需要更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到小学生的行为特点和个性特点,坚持21天做类似的事情,对小学生而言是十分困难的,并且,在21天之后,好习惯并不一定形成,如果教师或者家长疏于管理,学生还会出现反复,导致执行困难。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培养小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就有了抗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当学生出现倦怠心理或者产生不适感、情绪低落或者感到沮丧等,都需要注意,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家长,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个人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培养计划,逐步培养小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小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力品质。
3.3加强师生互动 更好的应对挫折和挑战
小学生抗挫折能力差,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一些小学生往往不是一往无前,而是不断退缩。教师需要分析小学生特点,充分掌握小学生实际需要,利用能力发展规律,在计算教学等教学活动当中,加强师生互动,多鼓励和激励小学生,提高对小学生抗挫折教育的针对性,提高小学生心理素质。例如,一些考试成绩差或者胆小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相对简单的问题,在课堂上对其进行提问,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会获得自信,教师需要及时进行表扬,增强小学生的荣誉感。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下,教师都需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互动了解学生之所以消极的原因,通过交流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好感,培养小学生不怕犯错误的良好习惯,形成敢于大胆发问和迎接挑战的习惯。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当中,实施挫折教育,有利于小学生个人性格的完善和情感的成熟以及情绪的稳定,有利于学生自我掌控能力的不断提升,促使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迎接挑战。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需要重视实施挫折教育,加强对小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培养,让小学生认识到只有不惧怕困难,勇敢面对挫折,才能够不断进步和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琰玲.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J].甘肃教育,2020(23):146-147.
[2]武慧琴.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11):54-55.
[3]缪智慧.小学数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方式[J].读写算,2020(31):32-33.
[4]王明东.论挫折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必要性[J].新课程,2020(26):132..
作者简介:吴波,女,1972.1.6,山东,大学本科,小学数学教学,一级教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华兴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