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冠堂
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高岭镇江中小学 530705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的互动性对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也可以在互动的过程中得到锻炼。笔者在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不足的表现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主动性、优化教学思路、优化教学设计、开展有效互动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师生互动
引言:教育转型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参考,为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评价提供了新的标准。课堂互动的程度决定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动机,也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广度和深度。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努力,使互动过程更加成功,积累课程改革过程中营造良好氛围的经验,经常检查课堂设计中的不足,积极研究,为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办法。
一、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不足的表现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也是当代教育改革倡导的课堂人文关系,体现了数学思维对人的思维能力的塑造作用。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是课堂的重要参与者,他们具有主观性,而教师作为指导者和组织者,起着主导和辅助的作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必须充分互动,使学生得到有效的智力发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效果不断优化课堂设计,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实现更高质量的教学。
(一)教师有严重的形式化备课倾向,缺乏创造性。课堂教学前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很多数学老师在备课时一味追求形式,忽略了备课的初衷。有的教师的教学设计局限于锻炼训练,或者照搬别人的教案,按照固定的模式应用,没有考虑到班里学生的特点和对课程内容的接受能力;在整个备课过程中,很少把精力用在学习教材和分析学习情况上,主要精力是如何尽快完成写教案的任务[1]。
(二)学习中心不够明确,课堂教学也不太重要。有些教师热衷于使用多媒体,从整体上创造非常丰富的课堂体验,却忽略了数学学科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局限于感受愉快的氛围,而没有获得实质性的知识,也没有学习有效的技能。
(三)教学形式单一,缺乏活力。小学生的情感思维相当活跃,恰好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如果老师只是习惯在讲台上教课程,让学生老老实实听,整个班级就会死气沉沉,学生的朝气和活力都得不到激发。
二、小学数学教学实现有效互动的策略
(一)为学生产生互动意愿创造友善的氛围。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互动行为需要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应该运用一定的手段缓解课堂紧张的气氛,同时在日常注意塑造的良好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在教学和评价中使用适当的语言语调和肢体动作来指导学生,让学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愿望,表达发现的问题,勇敢地完成动手体验,根据教学指导进行尝试和创新。只有营造更具包容性的课堂,营造开放的学习氛围,才能保证互动课堂设计的有效实施。
(二)合作学习的设计。互动模式多种多样,数学课堂上可以进行分组教学,采用合作交流模式,通过建立任务环节,引导分组自主合作学习、学习、分配教师位置任务。例如,在培养估算和及时检查习惯的时候,可以利用学生之间相互检查,判题的方法,两个相互判题的学生分别做不同的体,然后交换检查,这样负责检查的一方就需要自己能够会做或会判断。教师运用这个机会培养学生估算能力,可以大大提高检查效率。如题62.4÷2.6=?可以让学生先估算,后计算,得出计算结果后与估算范围进行对比。该体结果估算范围为20左右。这样对学生提升计算精度具有积极意义,学僧在计算后就结果与估算范围进行比较,判断是否符合估算范围,如果计算结果与估算范围之间的差异很大,就可以知道结果错误[2]。这不仅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估计价值,也可以培养良好的习惯。
(三)组织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数学竞赛、游戏,引导实践经验。组织有趣的手工、统计、调查、测量,通过管理数学教具,鼓励学生在自己的经历过程中自主实践能力;或者将数学与其他课程知识结合起来,进行丰富的实践活动,进行现场指导和互动交流与合作。组织知识竞赛游戏、问题解决技能竞赛,设立实物奖励,激发学生在竞赛中自我超越的意识和情感[3]。例如,开展动手实操活动,首先让学生动手,独立思考,然后再加以引导,帮助学生验证自己思维,这样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如题:把两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实心长方体磁铁叠放在一起进行抽真空塑封。请问怎样叠放才能保证使用的塑料膜最少?这是一道探索规律的题目,锻炼学生对数学语言的阅读能力和数学转化思维。“最少”是抽象的,好像没有标准,但“最少”可以理解为组合体的表面积最小。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纸张自制空心长方体来进行实验,进行分情况叠放试验,验证每一种情况,最后得到答案。
结语:任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要想有效,都离不开师生之间的密切互动。因此,努力探索有效的课堂互动形式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措施之一。教师应把握这一切入点,深入学习教材,全面了解学生特点和内心想法,加强交流,更好地发挥互动的程序功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宝军.增强课堂互动,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20(18):141-142.
[2]韩晓俊.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20.
[3]李世轩.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影响因素及微观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9(S2):28-29.